搜索到3780篇“ 药效物质“的相关文章
- 一种党参根中药入血药效物质质谱成像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中药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党参根中药入血药效物质质谱成像方法和应用,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党参治疗疾病的药效学研究及血清药物化学分析,(1)动物模型的建立:以脾虚模型为例,(2)血清药物化学分析,S2、入...
- 许晋芳吴昕洁李彤彤童通何惠卢晓林
-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的芪蛭益肾胶囊抗糖尿病肾病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2025年
- 本研究以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芪蛭益肾胶囊(Qizhi Yishen Capsules,QYC)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药效物质基础。应用UPLC-Q-Exactive-Orbitrap MS/MS技术分析芪蛭益肾胶囊的入血成分,以入血成分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QYC抗DKD的关键药效化合物及核心靶点,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关键药效化合物及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为进一步确认筛选得到的药效化合物的活性,本研究通过构建两种模型进行实验:一是体外模型,即通过高糖刺激诱导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模拟DKD的细胞病理状态;二是体内模型,通过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DKD大鼠模型。通过这两种模型对筛选得到的关键药效化合物进行验证。最终共鉴定QYC中23种入血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对入血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大黄酸、黄芪甲苷、大黄素、梓醇等9个关键药效成分,EGFR、HSP90AA1等5个核心靶点,成分与靶点分子对接结果良好;细胞及动物实验表明各药效成分可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损伤,改善DKD大鼠的肾损伤水平。本研究揭示了QYC抗DKD的关键药效物质,为其进一步的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临床应用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 刘欣商桂春张永清张传香崔志明王迪刘玉红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药效物质基础
- 一种基于PLS-SEM挖掘中药药效物质群与药效指标群的关键路径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LS‑SEM挖掘中药药效物质群与药效指标群的关键路径的方法,以中药的药效物质与药效指标的实验数据作为基础构建PLS‑SEM模型,选取中药中若干药效物质作为自变量,若干药效指标作为因变量,优化变量分组...
- 聂斌杜建强徐国良饶毅陈银芳屈飞余日跃
- 避瘟解毒颗粒主治“寒湿束表、热郁津伤”证呼吸系统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2025年
- 目的:利用UHPLC-Q Exactive Focus MS/MS技术分析避瘟解毒颗粒(Biwen Jiedu Granules,BWJD)的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其治疗“寒湿束表、热郁津伤”证呼吸系统疾病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hermo Accucorea Q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2.6μm),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鉴定BWJD的成分,利用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获得BWJD潜在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成分-靶点预测,采用Gen‐e Cards数据库以发热、咳嗽、咽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为“寒湿束表、热郁津伤”证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检索疾病靶点,运用STRING和DAVID数据库进行成分与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c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采用Autodock软件进行潜在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共鉴定出BWJD成分102个,筛选获得潜在活性成分40个,相关潜在靶点513个,主治病症靶点367个,取成分与病症交集靶点76个进行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主要涉及肿瘤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活性成分与相关靶点结合良好。结论:BWJD中木犀草素、大黄素、汉黄芩素、橙皮素等成分可能通过干预AKT1、EGFR、ESR1等靶点,进而调节AGE-RAGE、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寒湿束表、热郁津伤”证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
- 张笑颜张红支文冰龙凯花王晓婷崔妮卫向锋刘洋
- 关键词:药效物质基础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八味沉香散治疗冠心病的药效物质基础被引量:1
- 2025年
- 目的探究八味沉香散治疗冠心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TCMSP、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八味沉香散16种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查找冠心病疾病靶点,获取药物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筛选关键成分;运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运用Amber20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UPLC-Q-Exactive混合四极杆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大鼠血浆中药物关键成分含量;构建H9c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检测关键成分对H9c2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结果检索到八味沉香散16种入血成分的靶点514个,冠心病靶点1716个,得到交集靶点192个,关键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去氢二异丁香酚,核心靶点为ALB、IL6、TNF、GAPDH、AKT1、IL1B、TP53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八味沉香散治疗冠心病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均有较低的结合能;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TNF与槲皮素结合紧密且稳定,结合能为-20.2633kcal/mol;4种关键成分的血浆浓度分别为槲皮素(15.65±1.76)ng/mL,山柰酚(10.58±0.96)ng/mL,柚皮素(3.07±0.69)ng/mL,去氢二异丁香酚(4.90±1.18)ng/mL;细胞实验结果表明,4种成分可明显提高缺氧/复氧条件下H9c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LDH活性。结论八味沉香散中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去氢二异丁香酚等成分可能为治疗冠心病的药效物质基础。
- 李莹环祁雅琼李永芳
- 关键词:八味沉香散冠心病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药效物质基础
-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分析技术的诃子制草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2025年
- 目的 采用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和体外活性验证方法,阐明诃子制草乌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首先,基于液质联用分析技术采集诃子制草乌炮制前后水提物的高通量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单变量分析方法筛选炮制前后的差异化学成分。其次,基于所筛选差异化学成分采用生物信息分析和模拟分子对接技术,对诃子制草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潜在药效成分、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体外细胞抗炎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实验进行药效学验证。结果 草乌炮制前后共筛选得到包括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和糖类成分等64个差异化学成分。诃子制草乌可能通过调控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 TP53),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 ESR1),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alpha, HSP90AA1)和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hosphoinositide-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1,PIK3R1)等蛋白的异常表达,经癌症信号通路,代谢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and 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信号通路发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炮制前后的草乌水提物均能显著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炎症因子的释放量,同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 hydrazine, 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具有显著的清除能力。结论 明确了诃子制草乌的药效物质基础,为草乌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马广平焦慧平莲花布仁朱晓伟白文明
- 关键词:生物信息分析抗炎活性抗氧化活性
- 经典名方人参五味子汤治疗脾肺气虚证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分析
- 2025年
-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挖掘经典名方人参五味子汤治疗脾肺气虚证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UPLC-Q-TOF-MS/MS系统表征与鉴定人参五味子汤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潜在活性成分筛选,收集成分靶标与脾肺气虚证相关证候基因集,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使用Cytoscape 3.9.1构建“方-证”关联网络并计算拓扑特征值,对核心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索潜在药效环节,计算方药靶标网络到药效环节基因网络之间的平均最短路径以发现优势药效环节,使用MCODE插件从优势药效环节中辨识出核心基因簇,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对其进行验证,并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在负离子模式下鉴定了137个成分,正离子模式下鉴定了80个成分,去重后共有185个成分,主要由三萜皂苷类(49个)和黄酮类(54个)化合物组成。基于“方-证”关联网络分析,确定“能量代谢”是人参五味子汤治疗脾肺气虚证的优势药效环节;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源于该方剂中人参、白术、甘草、茯苓4味药材的腺苷、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人参皂苷Rg1、甘草皂苷B2、甘草皂苷E2、菜油甾醇7个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TNF)、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白细胞介素(IL)-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核转录因子-κB1(NF-κB1)6个靶标发挥对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从而改善脾肺气虚证相关疾病症状。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快速表征和鉴定人参五味子汤水煎液中化学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拓展了对该方的物质组成的认识,并发现7个成分可能通过6个靶标作用�
- 李珊珊钟余特向小梅康伟周书繁王萍许海玉
- 关键词:人参五味子汤经典名方药效物质
- 当归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2025年
- 当归是大宗主流中药材之一,主产于甘肃岷县,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当归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体内外药理活性、谱效关系、方剂配伍、药效物质含量测定、全面质量表征及快速分析、安全性指标等方面。本文对近十年来当归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当归药材的资源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张建雨高鑫余河水李正宋纹赵亮章顺楠李文龙
- 关键词:当归谱效关系
- 黄芪抗病毒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5年
- 黄芪是扶正补气的中药,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黄芪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多糖类、黄酮类和皂苷类等,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其中抗病毒作用突出。黄芪抗病毒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直接杀灭病毒、阻滞病毒对细胞的吸附穿入、抑制病毒的复制和释放、抑制病毒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与表达,还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增强先天免疫、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及调节相关信号通路等。黄芪抗病毒具有安全、低毒、高效等特点,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总结了黄芪抗病毒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其开发利用及其中药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苏海潇侯建刘启峰侯林
- 关键词:抗病毒免疫调节
- 一种基于时间剂量动态分析药效物质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剂量动态分析药效物质方法,涉及药效物质分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基于UPLC‑Q‑TOF/MS测定中药及复方经时含药血清或大孔吸附树脂溶剂洗脱液,获取时间因素时序量矩阵(X,自变量);采用相...
- 徐国良尚广彬崔红静张启云姜丽李冰涛曾治君
相关作者
- 张铁军

- 作品数:552被引量:7,420H指数:44
- 供职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
- 研究主题:标志物 中药 化学成分 指纹图谱 药物组合物
- 秦雪梅

- 作品数:932被引量:6,590H指数:39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
-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逍遥散 柴胡 抗抑郁 抑郁症
- 孙晖

- 作品数:196被引量:1,777H指数:22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代谢组学 血中移行成分 刺五加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茵陈蒿汤
- 张艺

- 作品数:840被引量:3,578H指数:28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藏药 化学成分 翼首草 指纹图谱 藏医
- 郭立玮

- 作品数:475被引量:1,99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药 陶瓷膜 中药水提液 无机陶瓷膜 黄连解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