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0篇“ 菊花诗“的相关文章
- 千古高风说到今:《红楼梦》菊花诗浅析
- 2024年
- 《红楼梦》中的十二首菊花诗,是小说中的大手笔。咏菊诗出自小说第三十八回。写菊花诗的前一天,史湘云来到贾府,写了两首咏白海棠的诗。当晚,湘云住在了薛宝钗处。湘云计划如何设东拟题,最后,湘云、宝钗共同拟出了十二个诗题。十二首诗中,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被评为前三名,其次是探春的《簪菊》,湘云的《对菊》和《供菊》,宝钗的《画菊》和《忆菊》。本文主要鉴赏四首诗:黛玉的《咏菊》,探春的《簪菊》,湘云的《对菊》,宝钗的《画菊》。
- 秦兰勇
- 关键词:菊花诗宝钗黛玉《红楼梦》探春
- 阐释翻译理论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大卫·霍克斯译本《红楼梦》中菊花诗为例
- 2024年
- 本文从乔治·斯坦纳的译者主体性理论出发,以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四步骤为模式,分析了大卫·霍克斯对《红楼梦》中十二首菊花诗的翻译中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霍克斯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他的翻译活动产生了影响,而他对中、英语言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则让他选择了更加灵活、归化的翻译策略。
- 吴双
-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红楼梦》菊花诗
- 林黛玉菊花诗的生命意识与审美观照
- 2023年
- 古典小说名著《红楼梦》不仅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的文学艺术形象,还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系列贵族青年男女自发组织的精神文化活动,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大观园内的几次诗社。在第三十八回的菊花社中,“潇湘妃子”林黛玉凭借《问菊》《咏菊》《菊梦》三首诗被公推为菊花诗魁。这三首诗不仅是林黛玉杰出诗才的突出反映,更融入她个人的幽微情感和隐曲心思。黛玉的形象气质与“菊花”意象的文化内涵关系密切,通过赞美菊花的生命、歌颂菊花的精神,反映出强烈的自我生命意识。诗中巧借陶渊明称许的“千古高风”,抒写了菊花“孤标傲世”的风骨节操。林黛玉菊花诗的创作过程符合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审美方式,反映了凝神静观、物我两忘的独特审美观照。
- 杨铭硕
- 关键词:林黛玉菊花诗生命意识审美观照
- 《红楼梦》菊花诗的拟题、分配与意象被引量:4
- 2021年
- 《红楼梦》爱写菊,第三十八回中的菊花诗是最集中的体现。在菊花诗的书写上,作者大有深意存焉:一是通过菊花诗的拟题,作者创造了“作诗人-诗中人-菊花”三层平行空间,三层空间的相互映射,对小说描人叙事起到很大帮助;一是通过菊花诗作的分配,曲折表明自己对笔下这些人物的定位与评价;一是借助菊花意象丰富的内涵,在菊花诗里,写出不同小说人物笔下对菊花不同的隐喻,也道出了作者自己对“真”的哲学内涵的思考;菊花意象存在感伤、哀怨的特点,菊花诗中大量清冷意象的使用在《红楼梦》感伤叙事的基调上增添了一抹悲凉之色。
- 吴丽娜
- 关键词:菊花诗拟题意象
- 新见冯春晖《和红楼梦菊花诗用元韵》考证——兼论《椿影集》的文学史料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清人冯春晖《和红楼梦菊花诗用元韵》是尚未被学界关注和使用的《红楼梦》史料。组诗继承了咏菊诗隐逸出世的抒情传统,亦体现出冯春晖对《红楼梦》的浓厚阅读兴趣。《椿影集》具有较为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冯春晖与晚年张问陶有密切往来,《椿影集》保存了一部分尚未见于今人辑佚的张问陶晚年佚诗、轶事;同时,冯春晖的仕宦交游及其对小说、戏曲的关注,从评点缘起、评点内容、阅读旨趣等方面,影响了其长子冯喜赓的《聊斋志异》评点。
- 朱姗
- 关键词:张问陶
- 苏轼错改菊花诗
- 2020年
- 张念无
- 《红楼梦》菊花诗翻译对比研究
- 2019年
- 文章选取《红楼梦》第三十八回的菊花诗对诗歌的节奏和音律等方面与两个英译本展开对比讨论,明确译者在翻译诗词作品时要忠实准确地再现这些诗词作品的艺术价值。
- 肖锦华
- 关键词:菊花诗翻译节奏音律
- 《红楼梦》中的“菊花诗”及诗学精神被引量:1
- 2019年
- 自《诗经》《楚辞》、汉乐府起,"温柔敦厚""吟咏情性"等便逐渐构成了中国主要的诗学传统,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清代小说《红楼梦》中所蕴含的众多诗作,在破旧立新的基础上对由来已久的诗歌传统进行了承继,尤以十二首"菊花诗"和三首"螃蟹咏"为代表。这些诗作表现出"为情作""为事作"的诗学精神以及特有的诗学理想,在创造《红楼梦》自身艺术世界的同时,更将《红楼梦》的诗歌艺术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精神高度。
- 任煜
- 关键词:《红楼梦》君子人格
- 《红楼梦》菊花诗概念隐喻英译研究——基于两个译本比较分析
- 2018年
- 《红楼梦》菊花诗中包含了大量的隐喻,提升隐喻的翻译质量有助于译语读者体味原诗的意境和内涵,加深对原著人物和情节的了解,真正体会这部著作的经典所在。基于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的角度出发,对菊花诗中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进行举例分析,对比两个译本在隐喻传达方面采取的不同策略。相比霍译,杨译倾向于保留意象,采取异化策略,完整地再现了原诗的隐喻和意境,更有利于传达诗歌主题和人物思想情感。
- 宫亦苇贾欣岚
- 关键词:《红楼梦》菊花诗概念隐喻意象
- 清代女性诗人对《红楼梦》“菊花诗”的接受被引量:6
- 2017年
- 《红楼梦》诗歌对清代女性诗人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以大观园十二首咏菊花诗为例,它前承宋元咏物传统,在乾嘉以来的闺秀诗人中反响强烈。总结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一是诗题数量上的增拟,呈现出一定的叙事性;二是出现了较多的唱和诗,比小说中的诗歌更具有组诗性质;三是家庭的分题吟咏的变化,体现了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的转变;四是用组诗变组词的形式,表现出诗词间的相通性。这些形式上的变化,对《红楼梦》咏菊诗而言,既是一种模仿,也是一种超越。清代女性的咏菊诗接受现象,是《红楼梦》广泛传播和阅读下的产物,应该纳入《红楼梦》文化研究的视野之中。
- 胡健
- 关键词:红楼梦女性诗人菊花诗
相关作者
- 周颖

-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意象 《金瓶梅》 《红楼梦》 源流 金瓶梅
- 李明洁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学院外语系
- 研究主题:《红楼梦》诗词 《好了歌》 《葬花辞》 封建社会末期 封建伦理道德
- 张雨

- 作品数:1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标点 妙用 妙趣 幽默 议论文
- 李晶晶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奔月》 反讽 互文性 解构主义 解构
- 吕婷

-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意识形态 阿多诺 文化殖民主义 文化工业 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