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篇“ 营养体亲和群“的相关文章
- 小田块中稻瘟菌营养体亲和群复杂性研究
- 2023年
- 2021年9月采集稻瘟病穗颈瘟样本,分离得到46株稻瘟菌单分生孢子菌株,并通过配对培养法分析不同稻瘟菌菌株间的营养体亲和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稻瘟菌菌株间的亲和性配对培养结果可明显区分为营养体亲和(vegetative compatible,VC)与不亲和(vegetative incompatible,VIC)两种反应类型,其中发生VC反应的菌株间的菌落交界处没有明显的抗衡带,而发生VIC反应的菌株间的菌落交界处则出现明显的白色抗衡带,且有部分菌株沿白色抗衡带边缘出现色素加深的现象。通过对46株不同单孢菌株间的亲和性测定结果所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配对菌株间发生不亲和反应的比例占配对组合总数的77.3%,根据真菌营养体亲和群(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VCG)的定义,可将46个单孢菌株中的20个归入16个不同的VCG之中,另有26个菌株因为能够与多个VCG内的全部或部分成员亲和,不能划归任何VCG。研究结果提示,在小田块中,稻瘟菌群体有非常复杂的VCG结构,不同VCG菌株间的VIC反应可能会严重限制真菌病毒的水平传播并影响弱毒相关真菌病毒对稻瘟病的生防效率。
- 王谣丁航李聪邓清超
- 关键词:稻瘟菌真菌病毒
- 香蕉枯萎病菌24个营养体亲和群(VCG)毒枝菌素生物合成及致病力的比较研究
- 香蕉具有赏食俱佳的特点,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定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依次位于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然而,我国乃至世界香蕉产业的发展正遭受到香蕉枯萎病的严重威胁,该病由土传真菌尖孢镰刀菌...
- 石佳佳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镰刀菌酸
- 文献传递
- 瓜类尖孢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群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应用营养亲和性方法研究了尖孢镰刀菌菌株抗氯酸盐突变体和nit突变体的诱发规律及分布特性,以及菌株营养体亲和群(VCG)的划分。研究表明,不同寄主(黄瓜、甜瓜和西瓜)分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形成的抗氯酸盐突变体数目差异不显著,平均为每个接种点产生0.89~0.98个;但寄主不同部位(根部、茎基部和茎中部)分离的菌株间差异显著,形成的数目分别为1.27、0.75及0.76个。菌株产生的nit1突变体比例(75.40%)显著高于nitM突变体比例(13.17%);nit1突变体数目会因菌株的寄主及菌株寄主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寄主为黄瓜、甜瓜和西瓜的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67.73%、83.71%和77.50%,根部、茎基部及茎中部分离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81.82%、78.48%和68.64%,而在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74.43%和79.63%;nitM突变体数目受菌株寄主影响较小,所占比例在11.17%~13.92%之间;而在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及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差异显著,分离自茎基部的菌株所占比例最高为15.97%,茎中部菌株所占比例最低为9.87%,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4.08%和9.26%。供试菌株分为7个VCGs,其特点为来源于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互不亲和,同一寄主的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均不亲和,同一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可亲和。
- 肖荣凤刘波张绍升朱育菁陈璐
-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NIT突变体营养体亲和群
- 新疆南疆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丝融合群及其营养体亲和群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从采自南疆主要植棉区的4地(州)18县(市)的棉花立枯病病株上分离得到455个病原分离物,从中鉴定出345个立枯丝核菌(Rhizotonia solani Kühn)菌株。采用菌丝融合性判定方法判明345个立枯丝核菌菌株分属于AG-1,AG-4和AG-5三个菌丝融合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3.76%,91.88%,4.35%。其中AG-4在所有立枯丝核菌菌株中出现频率最高(91.88%),是南疆棉花立枯丝核菌的优势菌群。营养体亲和性判别结果表明,各菌丝融合群均有营养体亲和群分化,其中判定为AG-4的317个菌株分属于3个营养体亲和群,判定为AG-1的13个菌株和判定为AG-5的15个菌株各自分属于2个营养体亲和群。
- 玉山江.买买提郭庆元迪娜热.甫拉提
- 关键词: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营养体亲和群
- 新月弯孢菌营养体亲和群研究
- 本文对新月弯孢菌营养体亲和群进行了研究。文章选用5个新月弯孢菌菌株分别接种在WAC、KPS、MMC、KNI、KAS5种诱导培养基上,观察各菌株在培养基上受抑制和产生抗氯酸盐突变体的情况。结果表明,WAC培养基比其它培养基...
- 余霞
- 关键词:玉米病害新月弯孢菌
- 文献传递
- 新月弯孢菌营养体亲和群鉴定方法探讨被引量:10
- 2004年
- 采用菌株直接配对、显微镜观察菌丝融合和硝酸盐缺陷型 ( nit)突变体互补测试法 ,对 4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叶中的新月弯孢菌 ( Curvularia lunata)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性分析。在野生型菌株的两两配对中 ,C.lunata菌株接触产生 4种反应类型 ,但无明显的抗衡反应产生。在菌丝融合显微观察中 ,光学显微镜下只见大多数菌丝反应为一菌丝向另一菌丝无限靠近 ,未见融合 ,但在电子显微镜下 ,发现两菌丝细胞已不再是独立的。这些结果表明 ,因两菌落间的抗衡反应和菌丝融合特征都不明显 ,故不宜采用直接配对和显微观察来划分 C. lunata的营养体亲和群。在 nit突变体互补测试中 ,菌株在 KCl O3 浓度 1 .5 %~ 3.0 %的 KPS中诱导表明 ,2 .0 %~ 3.0 % KCl O3 适宜于大多数菌株。抗氯酸盐突变体在 Czapek培养基中能鉴定出 nit突变体 ,但在 MM上却不能。全部 364 0抗氯酸盐突变体在 Czapek中共鉴定出 2 40个稳定的 nit突变体 ,其中 nit1占 5 9.2 % ,nit3占 39.2 % ,Nit M占 0 .8% ,nit D( 3种氮源都不能利用 )占 0 .8%。44个菌株中 ,2 4个 ( 5 5 % )获得了 nit突变体 ,2 0个 ( 45 % )还没有 ,仅 2个菌株 ( 1 2 4和 1 5 5 )各获得了 1个 Nit M突变体。各菌株突变体类型间只有 Nit M与 nit1或 nit3是异?
- 龚国淑余霞叶华智唐志燕张敏刘萍陈希芹
- 关键词:新月弯孢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营养体亲和性菌丝融合
- 棉花黄萎病菌营养体亲和群的RAPD图谱特征被引量:3
- 2002年
- 条引物对 10 3个Verticilliumdahliae菌株进行RAPD扩增 ,根据RAPD图谱计算出的菌株间遗传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 ,可将棉花黄萎病菌分为 2组 (RPG1,RPG2 )。RPG1包括了所有VCGI菌株 ,RPG2包括VCGⅢ和VCGⅣ等 2个营养体亲和群 ;RPG1内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小 ,遗传变异量为 0 .0 996 ;RPG2内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大 ,遗传变异量是 0 .15 92。对已划分RPG而其营养体亲和群归属未知的 15个菌株进行营养体亲和性测定验证 ,结果表明 ,除 1个菌株 (V4 93)外 ,归在RPG1的菌株都属于VCGI,归入RPG2的菌株均属于VCGⅢ。有 5条RAPD扩增带在VCGI内的出现频率大于 0 .96 ,而其在VCGⅢ的出现频率均小于 0 .1,这 5条带可以看作VCGI的特征条带 ;
- 王克荣陈瑞辉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营养体亲和群RAPD落叶型
- 尖孢镰刀菌致病菌营养体亲和群研究被引量:29
- 2001年
- 在分离、鉴定侵染黄瓜的尖孢镰刀菌的基础上 ,测定 30个尖孢镰刀菌菌株 (包括 6个专化型 )对黄瓜的致病性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 ,侵染我国黄瓜的尖孢镰刀菌至少有 5个以上的营养体亲和群 (VCGs) ,除来自黑龙江的 990 9 1菌株与希腊的黄瓜根茎腐专化型 (Fusariumoxysporumf.sp .radicis cucumerinum ,FORC)菌株属同一亲和群外 ,其它菌株均与希腊的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 (F .o .f.sp .cucumerinum ,FOC)和FORC不亲和 ,本文所测定的的尖孢镰刀菌非致病菌株均与致病菌株不亲和 ,不同专化型的尖孢镰刀菌菌株归属于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
- 王政逸李德葆
-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营养体亲和群黄瓜枯萎病菌
-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营养体亲和群及互补指数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从采自新疆 2 3个不同县 (市或团场 )的棉花枯萎病菌 ( 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 52个菌株上获得 785个不能利用硝酸盐的突变体 ( nit) ,其中 nitl 占 70 .57% ,nit M占1 9.75% ,nit3( 8)占 9.68%。将 52个菌株分别与已知的 4个 7号小种菌株、一个 3号小种菌株和一个 8号小种菌株的突变体按 nit1或 nit3( 8)配nit M的方式等距离配对 ,(各对菌株间的配组数为 1 1~ 1 54) ,进行营养体亲和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 ,52个待测菌株与 7号小种的 4个标准菌株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体亲和性 ,而与 3号小种和 8号小种的标准菌株均不亲和 ,因此 ,它们属于7号小种营养体亲和群—VCG70 1。但各菌株与 7号生理小种的 4个标准菌株间的互补指数存在着差异 。
- 王雪薇王新华喻宁莉孙文姬丁之铨
- 关键词:棉花枯萎病菌株亲和性
- 尖孢镰孢霉萎蔫专化型与营养体亲和群间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5
- 1997年
- 测得两个采自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棉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萎蔫专化型菌株不能利用硝酸盐的营养突变体nit间亲和指数为100,而二者与分别属尖孢镰孢甜瓜专化型、西瓜专化型和黄瓜专化型的另4个菌株间亲和指数均为零——属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由此证明,尖孢镰孢霉萎蔫专化型与其归属的营养体亲和群VCG高度相关。
- 周刚
- 关键词:营养体亲和群棉花
相关作者
- 王克荣

- 作品数:74被引量:28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 研究主题:栗疫病菌 大丽轮枝菌 营养体亲和性 栗疫病 栗疫菌
- 肖荣凤

- 作品数:203被引量:677H指数:15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尖孢镰刀菌 生防菌 青枯雷尔氏菌 枯萎病 病原菌
- 朱有勇

- 作品数:478被引量:2,199H指数:27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稻瘟病菌 稻瘟病 三七根腐病 水稻品种
- 王雪薇

- 作品数:25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新疆棉花 毛壳属 真菌 葡萄酒 苜蓿
- 刘波

- 作品数:1,304被引量:3,757H指数:27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芽胞杆菌 青枯雷尔氏菌 微生物发酵床 尖孢镰刀菌 生防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