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02篇“ 萨缪尔森“的相关文章
贸易理论演进中的“萨缪尔森循环”与国家博弈
2024年
自由贸易会增进各国福利,长久以来这一观点毋庸置疑,直到2004年萨缪尔森对此提出挑战。他认为在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自由贸易有时候会损害一国福利,即自由贸易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尽管一国生产率的提升对该国有帮助,但同时会因降低了两国间的潜在贸易收益而持久地伤害另外一个国家。该文对此情景的存在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对萨缪尔森模型进行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第一,贸易国家之间有可能出现“自给自足—自由贸易—自给自足”的“萨缪尔森循环”。第二,自由贸易之后重回“自给自足”的状态无异于“经济脱钩”。第三,“经济脱钩”可进一步分为“自然脱钩”和“人为脱钩”。第四,为了防止“自然脱钩”而最终掉入“人为脱钩”的情景称之为“脱钩悖论”。第五,交易成本、投资和规模报酬等现实因素会加速或延缓“萨缪尔森循环”的出现,但未改变“萨缪尔森循环”和“脱钩悖论”的存在性。第六,在“萨缪尔森循环”中,国家会在经济实力层面和贸易权力层面展开激烈的双重博弈。技术赶超大国可在国际市场价格控制权、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由贸易权力衍生而来的货币权力等方面不断获得优势,甚至撼动既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张宇燕白洁
关键词:贸易理论中美博弈
经典经济学轻松读 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活动
经济是由什么构成的企业在经济运行中担任什么角色国家的经济活动又是怎么样的而家庭是如何参与经济活动的呢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蕴藏着世界运转的根本规律!在本书中,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
(韩)朴信植作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最后一位通才——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引量:1
2021年
他提高了经济科学的整体分析和方法论的水平,研究涉及经济学各个领域,是经济学界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保罗·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是凯恩斯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将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融合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他的研究几乎包含了经济学的所有领域,是世界罕见的多能学者。
关键词:保罗·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出口分散化、巴拉萨缪尔森效应与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是国际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其衡量了两国商品篮子的相对价格。从企业的视角看,实际汇率升值意味着本国商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相对昂贵,企业缺乏竞争力;相反实际汇率贬值则意味着企业具有竞争力。实际汇率升贬事关企业在国...
亢宇君
关键词: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际汇率
中国部门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巴拉萨缪尔森效应被引量:3
2021年
在传统巴拉萨缪尔森模型框架下,考察了可贸易品部门与不可贸易品部门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巴拉萨缪尔森效应(巴效应)的抑制作用。利用中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1995-2015年)展开的经验研究发现:巴效应在中国是存在的,但是,可贸易品与不可贸易品部门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削弱了两部门相对生产率变动对内部实际汇率的影响,抑制了巴效应的发挥;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越高,对巴效应的抑制作用就越强。
刘晓辉吴建利
关键词:生产率
论技术进步对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的影响——一个不同于萨缪尔森的分析框架被引量:3
2021年
本文通过对萨缪尔森有关中美贸易的李嘉图—穆勒模型与广义价值论分析框架的比较,认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部门的技术进步虽然会使中美两国共同受益,但中国的受益程度要大于美国;而中国具有比较劣势部门的技术进步虽然短期内会在增进中国贸易利益的同时使美国的贸易利益减少,但这种贸易利益的再分配完全是根据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的结果,两国的实际人均收入与自给自足相比仍然是提高的,当这种持续的技术进步导致中美两国比较优势发生逆转时,新的自由贸易模式会使两国的实际人均收入再度提高,美国实际人均收入并不会受到"永久性"损失。按照广义价值论的分析,无论上述情况发生在哪个国家,也无论哪国贸易利益增加或减少,更无论是回到各国自给自足状态还是重启国际分工交换,都与贸易保护无关;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仅源于本国相关产业技术的相对落后,而非他国的技术进步。
蔡继明陈臣王勇高宏王康
关键词:技术进步贸易模式贸易利益比较优势广义价值论
走出萨缪尔森陷阱——打造后全球化时代的开放经济被引量:10
2020年
“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是近年来人们讨论中美关系的一个关键概念。[1]但是,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我们已经来到一个历史十字路口的当下,去掉中美贸易战激发出的民粹主义喧嚣,直面后特朗普时期的两国关系,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既不能揭示问题的症结所在.
高柏
关键词:国际贸易脱钩
中美“脱钩”论与“萨缪尔森陷阱”被引量:8
2019年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关于中美'脱钩'的声音越来越大。实际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美'脱钩'这个话题就逐渐热起来。中美'脱钩'的前提必然是中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脱钩'意味着人为限制双方关系,使之不那么紧密。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层面,中美之间最紧密的莫过于经济层面的关系,也即经贸关系。
苏庆义
关键词:中美经贸关系全球价值链
萨缪尔森到期日效应的实证检验——来自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证据
2019年
到期日效应是探讨衍生市场对现货市场冲击的重要课题。本文选取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合约从2010年1月到2011年11月的数据,对每个样本合约建立ARMA-GARCH模型,然后在模型中加入虚拟变量D来代表到期时间,确定参数的正负值来检验大连大豆期货价格是否存在到期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大豆合约在临近交割日20日左右具有明显的到期日效应。到期日效应的存在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具有重要意义。
吴翠宇涂序平黄浩雯卢鹏程
关键词:大豆期货ARMA-GARCH模型到期日效应
非位似需求对巴拉萨缪尔森效应的影响
2019年
巴拉——萨缪尔森效应(简称巴效应)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该命题认为高速增长的开放型经济体实际汇率会逐渐升高。本文从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角度对巴效应进行扩展。消费者的需求是非位似的,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花费在非贸易品上的比例越来越高。如果整体价格是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加权平均,并且以消费者花费在两种产品上的比例作为权重,那么随着花费在非贸易品上比例的提高,整体价格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进而提高实际汇率水平。
孙树强
关键词:汇率

相关作者

丁堡骏
作品数:69被引量:261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转形问题 转形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生产价格 劳动价值论
卢锋
作品数:291被引量:2,289H指数:2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经济增速 结构性改革 失衡 入世
周俊仰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劳动生产率 实际汇率 货币政策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产业结构
谢朝阳
作品数:54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方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贸易条件 P2P 信用风险 评价指标 金融稳定
赵艳
作品数:42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萨缪尔森 社会信用体系 市场化 操作主义 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