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97篇“ 蒂皮瓣“的相关文章
蒂皮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带蒂皮移植术用于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新沂市人民医院治疗的4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均采取带蒂皮移植术治疗。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皮成活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6例患者中,采取邻指皮25例,腹部皮21例;手术时间为(3.77±1.58)h,术中出血量为(785.45±125.34)mL。患者术后3 d的血流速度、血流灌注量相对值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带蒂皮移植术治疗后,皮成活率100.00%(46/46);并发症总发生率13.04%(6/46)。结论采取带蒂皮移植术进行手部软组织损伤修复的效果确切,术后手部血流动力学恢复快,皮成活率高。
潘艳丽夏小飞李鑫尹文涛曹佳音
关键词:手部软组织缺损带蒂皮瓣移植术邻指皮瓣
游离股前外侧改良桥式血管蒂皮修复小腿复杂软组织缺损
2025年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改良桥式血管蒂皮移植修复小腿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7月-2023年7月应用游离股前外侧改良桥式血管蒂皮联合VSD负压引流术修复小腿复杂软组织缺损创面9例,均伴主干血管损伤,创面污染严重。一期清创后行VSD覆盖术,待感染控制后实施股前外侧皮游离移植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创面。术后4~6周行断蒂术,同时对皮进行修整。结果术后皮均成活良好,皮片包裹的血管桥均通畅良好,可见明显的动脉搏动。待皮成活稳定后,二期行断蒂+健侧胫后动脉吻合术,术后均恢复良好。9例均获得随访,皮均成活良好,未见明显渗液,皮的颜色及皮温正常,毛细血管反应可,皮柔软,外形也接近正常,且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皮供区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形成,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结论游离股前外侧改良桥式血管蒂皮是修复小腿复杂软组织缺损创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邢新风周树萍郑立武王焕鹏常超楠陈俊杰黄原宁李士民
关键词:小腿感染创面
股后V形筋膜蒂皮联合股二头肌肌修复坐骨结节压疮Ⅳ期
2025年
目的探讨股后V形筋膜蒂皮联合股二头肌肌修复坐骨结节压疮Ⅳ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0月-2023年12月对9例9处坐骨结节压疮Ⅳ期患者行清创术+VSD负压引流5~7 d,设计并切取股后V形筋膜蒂皮联合股二头肌肌修复创面。术后给予扩血管、补液、间断氧疗,定时更换体位。结果9例皮均成活,其中1例皮远端三角处受大腿部松弛的肌肉重力牵拉致皮远端供血障碍,皮肤青紫,部分切口裂开,经换药治疗2~3周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皮无色素沉着,质地柔软,外形满意,无再次破溃。结论股后V形筋膜蒂皮联合股二头肌肌修复坐骨结节压疮既覆盖创面又填塞深腔,损伤性小,手术操作简单,皮抗压、耐磨效果好。
赵伟羊继明谭佳妮秦岐峰王强
关键词:股二头肌
揿针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修复术后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修复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手足外科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手外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41例。两组均行腹部带蒂皮修复术,术后给予常规干预,联合组加用揿针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肩部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干预后联合组患者肩部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WHOQOL-BREF量表中生理及心理领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两组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揿针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能够改善手外伤腹部带蒂皮修复术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李红潘锡君金伟伟
关键词:揿针手外伤肩关节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度
基于蒂皮修复的手外伤腹部术后护理路径设计与实践探讨
2025年
本研究以手术后的手外伤患者为对象,对比分析基于蒂皮修复的护理路径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的110例手外伤术后患者,其中55例为强化组,采用了基于蒂皮修复的护理路径,另55例为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结果 通过徒手肌力检测可以看出,强化组患者的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出院时及出院后两个月的肩关节功能对比中,可以看出强化组在正常和基本正常的比例皆高于对照组,且手术诱发的肩周炎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比出院时及出院后两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强化组患者的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蒂皮修复的手外伤术后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后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刘璞
关键词:手外伤护理路径生活质量
“S”形组织蒂皮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82例
2025年
目的:探讨“S”形组织蒂皮在颜面部各种病变组织切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医院2017年8月-2022年8月共收治82例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在缺损部位一侧,沿皮肤纹理设计“S”形组织蒂皮,以皮下组织为蒂,以斜形方向移位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供区牵拉缝合,随访6个月~1年,观察术后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结果:本组8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80例患者皮成活,未发生坏死;2例患者术后创口边缘裂开,经重新缝合、局部换药、抗感染后皮存活。术后6个月复查本组82例患者面部非对称率为5%~16%,平均为(10.72±1.38)%,颜面部器官未见明显牵拉或移位,局部外形良好。术后6个月,术区质地、颜色接近正常皮肤,皮外形美观,瘢痕不明显,达到良好的形态学和美学效果。结论:对于面部器官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S”形组织蒂皮修复简单易行,损伤小,皮血运稳定,修复外形满意,是一种值得选用的方式。
冯珺张学良刘兵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面部美学效果
交腹带蒂皮在手残端不规则缺损创面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交腹带蒂皮修复手不同平面毁损离断后,残端不规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21例手不同平面毁损离断伤患者病例资料。根据离断平面及残端创面大小、形态、累及部位的不同,而采用不同切取方式的交腹带蒂皮修复残端缺损创面,腹部供区不植皮直接缝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3个月。21例交腹带蒂皮均成活良好,其中1例皮术后感染,经伤口换药2周后感染控制,无皮坏死。结论交腹带蒂皮作为一种任意皮,腹部供区切取面积大,无固定营养血管限制,供区隐蔽,能修复手各个平面毁损离断后形成的各种不规则创面,最大程度保留肢体残端长度及手的功能,是一种实用、有效、容易开展的手术。
赵伟超范红旗陶忠生魏斌考树均任路通刘晋阳
对比分析穿支皮修复术与胸腹部带蒂皮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2025年
评估穿支皮修复技术与胸腹部带蒂皮修复技术在治疗手部外伤导致的软组织损伤方面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外伤软组织损伤患者总共有80名均等划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了穿支皮修复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了胸腹部带蒂皮修复术。本项研究旨在对比探讨两种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指标和皮修复效果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穿支皮修复技术在治疗手部外伤所致软组织缺损方面展现出更佳的临床疗效,因此具备显著的临床应用潜力与价值。
孙全壮
对比分析手指腹部带蒂皮术和岛状皮修复术治疗手外伤患者对其皮存活率、修复优良率的影响
2025年
分析对比手指腹部带蒂皮术与岛状皮修复术在手外伤患者治疗中对其皮存活率、修复优良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3.5-2024.4月,1年内创伤外科骨一科、骨二科收治的87例手外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手指腹部带蒂皮术治疗)和观察组(43例,实施岛状皮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血流动力学、手术时间、皮存活率、修复优良率、手指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手外伤患者实施岛状皮修复术治疗比手指腹部带蒂皮术治疗更佳,可显著降低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为皮存活、修复创造有利条件,有助于手指功能尽快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王奇龙
关键词:手外伤
神经血管蒂皮联合抗生素硫酸钙治疗踝周感染创面
2025年
[目的]介绍神经血管蒂皮联合抗生素硫酸钙治疗踝周感染创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16年4月—2022年6月对21例踝周感染创面采用神经血管蒂皮联合抗生素硫酸钙治疗。术前高频彩色超声标记创面周围隐神经及胫后动脉穿支。清创后切开皮一侧皮缘,在轴线及旋转点附近找到隐神经及胫后动脉穿支,保留轴线两侧1.5~2.0 cm宽筋膜组织。将皮通过开放隧道转位覆盖创面。将制备好的抗生素硫酸钙颗粒填塞于皮深层空腔内。在显微镜下将皮携带的隐神经与供区可吻合皮神经行端-端吻合。供区创面直接闭合或取大腿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21块皮及供区植皮全部成活,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5.2±4.9)个月。皮外形良好,耐磨、质地柔软。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并恢复正常生活。末次随访足踝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5.2%。[结论]神经血管蒂皮联合抗生素硫酸钙治疗踝周感染创面,操作简单,效果良好。
王辉戴江平周彤刘玉杰马铁鹏刘英张一晗
关键词: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硫酸钙创面修复

相关作者

张功林
作品数:435被引量:1,199H指数:16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阔筋膜瓣 吻合血管 股前外侧
巨积辉
作品数:996被引量:2,293H指数:2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外科皮瓣 皮瓣修复 皮瓣 第二趾 指损伤
张世民
作品数:370被引量:4,369H指数:4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穿支皮瓣 远端蒂 外科皮瓣 静脉回流
张发惠
作品数:343被引量:1,782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研究主题:解剖学 解剖学基础 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瓣 移位术
董忠根
作品数:94被引量:33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研究主题:腓肠神经 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腓动脉穿支 远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