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篇“ 蒙养教育“的相关文章
朱熹与王阳明教育观之异同及现代启示被引量:1
2020年
朱熹和王阳明都非常重视教育,在教育观上,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体现在:重视德行教育、重视教学的刚性和规范性、读书贵在精熟、德育与日常生活融合。不同点体现在:朱、王的教育观分别体现了“道问学”和“致良知”的不同学术旨趣。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比较二者教育观的异同,认取传统教育价值,一是重视立德树人;二是培学生的自律精神;三是教育要与儿童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进行。
范国盛
关键词:蒙养道问学致良知
辽朝教育述论被引量:3
2010年
辽朝教育是启迪幼童心智,熏陶幼童自化的起步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既要施行识字诵书、接受文化知识教育,也要接受儒学思想中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在教育模式上,既有家学教育,又有教育;在教材使用上,多承继隋唐之学教材,主要有《求》、《孝经》、《千字文》、《开要训》、《太公家教》等。教育作为官学教育和私学教育的前期基础教育,在辽朝教育体系中发挥了相当重要作用,对辽朝各族民众的文化知识普及和道德水准提高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高福顺陶莎
关键词:蒙养教育儒学思想文化普及教育模式
试析我国古代教育及其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中国古代向来注重对儿童进行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私学教育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阶段的教育和教学,主要由私学教育来承担,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对我国古代教育进行阐述和分析,探索我国古代教育对我国现当代教育的作用及借鉴价值,对于新时期我国青少年儿童启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及价值。
刘颖马华
关键词:蒙养教育
我国传统教育智力发展的心理学内涵研究
中国传统教育是指中国特有的,对0岁到15、16岁的儿童少年实施的,着重于成习惯、开启智慧、形成个性,具有初级性、早期性、普遍性、成性等特点的教育。它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基础上产生的。对传统教育从现代心理学的...
杜高明
关键词:智力发展教学实践
试论古代教育与科举被引量:2
2009年
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举制长期并存。科举考试使教育目的与其接轨,使教材渗透强烈的功名利禄思想。特别是一些科场的失意者,做师便成了他们临时的选择和人生过渡,这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在科举考试的推动下,古代学的确有了长足发展,在识字、写字、读书和作文训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科举考试推动、促进并保护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田建荣
关键词:科举背诵塾师
简论中国古代教育的演变被引量:2
2008年
中国古代的教育是指针对于儿童的教育活动。它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并伴随着文化知识的传授。教育在古代属于私学,在培人才方面起着主要的奠基作用,后来受到了官方和朝廷的影响与控制,这样就造成了教育在提高全民族文化道德水平的同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但其原则与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黄宝权张凤响
关键词:道德教育蒙养教育
我国古代的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被引量:2
2007年
我国历代重视教育,旨在对少儿实施知识和道德启,依此规定教育内容多为识字和习惯的培,还编写出一系列教材。无论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教材编写,有许多经验值得当前教育改革所借鉴。
王庆
关键词:蒙养教育蒙养教材教育内容
教育教材(上)——关于《三字经》《弟子规》的评析被引量:6
2006年
黄济
关键词:蒙养教育《弟子规》《三字经》《易经》神圣
教育教材(下)——关于《三字经》《弟子规》的评析被引量:4
2006年
黄济
关键词:《弟子规》《三字经》蒙养教育蒙学读物
朱熹《小学》的教育思想被引量:9
2005年
朱熹为儿童编写的启教材《小学》一书中蕴含着许多合理性的教育思想,如: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重视道德规范教育的思想,重视道德榜样教育的思想,重视道德榜样教育的思想以及重视儿童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的思想等。朱熹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道德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姚郁卉
关键词:《小学》蒙养教育道德教育

相关作者

李琳琦
作品数:74被引量:279H指数:11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徽商 明清 述论 书院 明清时期
吴霓
作品数:27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古代私学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史 私学 农村留守
王庆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 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 范仲淹 心理问题
田建荣
作品数:117被引量:663H指数:1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高考 自主招生 高等教育 高考改革 应试教育
华启航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学前教育 甲午战争 教育研究 明清时期 蒙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