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4篇“ 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相关文章
- 1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诊断
- 2024年
- 患者,男,40岁,上海市居民。2018年7月因“急性腹泻”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急诊内科。患者自述水样便腹泻1 d。患者发病前1个月有巴拿马旅行史,无饮生水和食生肉史。血常规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升高(16.17 mg/L),其余指标正常,提示感染。患者粪样涂片镜检查见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和滋养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被患者血清(1∶50)识别,虫体表面有较强的荧光染色。提取患者粪样DNA,PCR扩增出147 bp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特异性18S核糖体基因片段,该片段序列与蓝氏贾第鞭毛虫集聚体A(GenBank登录号:KY706490)的序列一致性为100%,在邻接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与蓝氏贾第鞭毛虫集聚体A聚在同一分支上。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诊断患者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临床给予患者甲硝唑(每日20 mg/kg,分3次口服,连服7 d)治疗。2周后复查血常规和粪便常规,均恢复正常,患者病情好转。
- 闵向阳冯萌赵旭鸿翁文浩李汉华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旅行者腹泻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 1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病例报道
- 2024年
- 对1例久治不愈的腹泻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粪便样本直接涂片和苏木素染色镜检查找病原体,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为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进行相应治疗,预后较好。建议高校大学生规律生活,改良不良饮食习惯,出现腹泻及时就医,必要时复查粪便常规。
- 董媛张峰何立娟马萍张秀梅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包囊
- 使君子提取物体外抗蓝氏贾第鞭毛虫效果的研究
- 2023年
- 为了观察中药使君子提取物体外抗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的作用效果,试验分别采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对使君子进行提取,得到使君子醇提物和使君子水提物,设置使君子醇提物组、使君子水提物组、甲硝唑对照组(3组各分别设置0.312 5,0.625,1.25,2.5,5 mg/mL5个药物浓度)及空白对照组(TYI-S-33培养基),分别在37℃厌氧培养滋养体浓度为8.0×10^(5)~4.2×10^(6)个/mL的贾第虫24 h,收集贴壁虫体,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用IC_(50)的使君子醇提物、使君子水提物和甲硝唑分别作用于贾第虫,依次培养0,2,4,6,8,12,24 h,同时设空白对照,计算出药物达IC_(50)的最短作用时间;对作用时间分别为6 h和12 h的使君子醇提物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分析使君子醇提物对贾第虫滋养体超微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药液对贾第虫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君子醇提物、使君子水提物和甲硝唑的IC_(50)分别为1.060,8.145,0.325 mg/mL,达IC_(50)的最短时间分别为5.28 h、5.95 h和3.85 h。IC_(50)浓度下,培养6 h及以上时,使君子醇提物组与甲硝唑对照组虫体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使君子水提物组虫体浓度均显著高于甲硝唑对照组(P<0.05)。使君子醇提物作用6 h后滋养体虫体变形,鞭毛受损;作用12 h后引起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外溢,吸盘微管部分结构崩解,滋养体开始死亡。说明使君子具有抑制贾第虫生长的作用,且醇提物比水提物抑制效果更强,呈浓度依懒性。IC_(50)浓度的使君子醇提物与甲硝唑对虫体抑制效果相当。
- 曹晓琴童杨方振峰施璐房辉刘骥才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
- 1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的虫种分子鉴定及基因溯源
- 2023年
- 对1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进行虫种分子鉴定并分析其感染来源。收集患儿与其父母、保姆的新鲜粪样,碘液染色后镜检,提取粪样DNA,采用巢式PCR扩增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pi)、谷氨酸脱氢酶(gdh)、β⁃贾第素(bg)基因并测序,通过BLAST、ChromasPro和MEGA 11.0等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判断其集聚体类型。结果显示,镜下可见患儿粪样中有贾第虫滋养体和包囊。巢式PCR均扩增出约500 bp的条带,与贾第虫属tpi、gdh、bg基因片段一致,确认该患儿为贾第虫感染;患儿父母和保姆均无腹泻症状,但在其父亲粪样中发现贾第虫包囊,结合巢式PCR与测序结果分析,其父为贾第虫带虫者。基因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父子二人粪样扩增出的tpi、gdh、bg基因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8%、100%和98.5%,其中tpi基因序列与贾第虫集聚体AⅡ型(GenBank登录号:LC183963)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100%、99.8%,gdh基因序列与贾第虫集聚体AⅡ型(GenBank登录号:KF843931)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6%、100%,患儿bg基因序列与集聚体AⅢ型(GenBank登录号:LC183968)的序列一致性为99.2%,患儿父亲bg基因序列与集聚体AⅡ型(GenBank登录号:LC183975)的序列一致性为100%。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与其父亲所感染的贾第虫均与集聚体A型虫株聚在一支,且以tpi和gdh为靶基因进行亚型分析均与贾第虫集聚体AⅡ型聚在一支。由此判断患儿为贾第虫集聚体AⅡ型感染,且可能为家庭内部传播导致的家庭聚集性感染。
- 王丹贺志权刘颖刘灵芝刘灵芝蒋甜甜纪鹏慧钱丹钱丹张红卫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系统进化分析
- 上海某宠物医院犬猫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及基因型鉴定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宠物医院犬、猫隐孢子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感染情况,并对感染虫种或基因型进行分析。方法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采集在上海市某宠物医院就诊的犬、猫新鲜粪便样本145份(犬粪99份、猫粪46份)。采用巢式PCR方法分别扩增隐孢子虫核糖体小亚基rRNA(SSU rRNA)基因和贾第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基因,对阳性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利用Clustal X 2.1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采用BLAST软件进行分析比对,使用MEGA 11.0软件基于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鉴定寄生虫虫种或基因型。结果共检测145份犬、猫粪便样本,隐孢子虫和贾第虫总检出率为20.00%(29/145);其中隐孢子虫检出率为0.69%(1/145),贾第虫检出率为19.31%(28/145)。在犬粪便样本中仅检测到贾第虫,检出率为18.18%(18/99);在猫粪便样本中,隐孢子虫和贾第虫检出率分别为2.17%(1/46)和21.74%(10/46)。经核苷酸序列分析,1份隐孢子虫阳性样本鉴定为猫隐孢子虫;28份贾第虫阳性样本均为贾第虫集聚体A,与人源贾第虫序列同源性为100%。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获得的贾第虫基因序列与人源贾第虫集聚体A属同一分支。结论上海市某宠物医院就诊的犬和猫存在隐孢子虫和贾第虫感染,相关虫种和基因型均有人兽共患风险,有必要加强宠物及其饲养者隐孢子虫和贾第虫感染监测,并加强宠物饲养管理。
- 张璟秦源沈玉娟王雅雪曹建平苏雅馨刘华
- 关键词: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基因型
- 粪便样本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双重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同时检测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双重TaqMan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方法设计针对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引物对和探针,建立双重TaqMan RT-PCR的扩增体系,将PCR扩增产物序列导入pUC57质粒,测定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并通过临床粪便样本对该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双重TaqMan RT-PCR法对溶组织内阿米巴最低检测限为31.6 copies/μL,蓝氏贾第鞭毛虫最低检测限为32.0 copies/μL。总共纳入212例临床粪便样本,3例溶组织内阿米巴镜检阳性患者样本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209例溶组织内阿米巴镜检阴性的患者样本1例PCR扩增结果阳性,其余为阴性。8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涂片镜检阳性样本PCR扩增结果均阳性,204例蓝氏贾第鞭毛虫镜检阴性患者样本中1例PCR扩增结果为阳性,其余为阴性。通过扩增产物测序和Blast分析确定了镜检阴性PCR阳性患者样本中扩增序列属于目标病原体,且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也支持该诊断。其他致腹泻病原体PCR扩增结果阴性,不存在交叉反应。结论建立的双重TaqMan RT-PCR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及蓝氏贾第鞭毛虫镜检阳性样本,还能检出两者镜检漏检的样本,敏感度高于镜检法。并且与其他腹泻病原体包括布氏嗜碘阿米巴、人芽囊原虫、邻单胞菌、气单胞菌、沙门氏菌、痢疾志贺菌菌株、球虫以及哈门氏内阿米巴不存在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 敖科萍孟妍明袁余张春莹马莹
- 关键词: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
-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一例
- 2022年
- 终末期肾脏病(ESRD)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进入该阶段的患者需要血液透析治疗。蓝氏贾第鞭毛虫又叫肠贾第鞭毛虫,已被列为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寄生虫之一。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未发现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的病例报告。人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后由于感染的部位、机体抵抗力等因素差异,也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临床医生第一时间很难想到该虫的感染,容易漏诊。本文报告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1例,提示临床医生对于ESRD患者如出现急慢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要想到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感染。
- 范晶晶赵文燕王靖奇段文慧霍莉霞
- 关键词:肾透析
- HIV合并人芽囊原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1例
- 2022年
- 患者,女,64岁,农民,以“腰部间断性疼痛不适”入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粪样常规生理盐水涂片显微镜镜检检出人芽囊原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人芽囊原虫包囊呈圆形、卵圆形,大小不一,1~2颗颗粒状核;碘液染色虫体中间有空泡,在空泡与胞膜之间有不规则、闪亮、似月牙状的边缘,其内见多个小亮点;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呈椭圆形,囊壁较厚,与虫体间有明显的间隙,碘液染色囊内轴柱明显,可见2~4个核,核位于轴柱两侧,苏木素染色后包囊内可见明显的4个紫红色的核。巢式PCR从患者粪样DNA中扩增出511 bp的条带,与蓝氏贾第鞭毛虫基因序列TSA417(GenBank登录号AF065606)的一致性为99%;用人芽囊原虫BhRDr和RD5特异引物PCR扩增核糖体小亚基基因,扩增出约600 bp的条带,测序结果为人芽囊原虫ST1型。结合患者饮生水史、使用非水冲式厕所、饲养猫、犬等流行病学史,诊断为HIV合并人芽囊原虫和蓝氏贾第鞭毛虫混合感染。给予甲硝唑(0.2 g/次,3次/d)治疗4 d后,患者症状缓解并出院。
- 朱名超朱娅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河南省结直肠癌患者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结直肠癌患者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2021年3—7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河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收集其粪便样本,采用巢式PCR法扩增蓝氏贾第鞭毛虫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基因以确定感染虫种基因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结直肠癌患者307例,其中男性176例(占57.3%)、女性131例(占42.7%)。巢式PCR检测粪样基因组DNA发现,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为8.1%[25/307,95%可信区间(CI):(0.056,0.117)],其中男性感染率为9.1%[16/176,95%CI:(0.057,0.143)]、女性感染率为6.9%[9/131,95%CI:(0.037,0.125)](χ^(2)=0.495,P=0.482)。不同年龄组结直肠癌患者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4,P=0.675)。多因素分析发现,使用粪池[比值比(OR)=3.336,95%CI:(1.201,9.267)]、日常使用水井水[OR=3.042,95%CI:(1.093,8.465)]及饲养家畜[OR=3.740,95%CI:(1.154,12.121)]是结直肠癌患者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危险因素。结直肠癌患者中,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腹痛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感染者(P=0.017)。25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者中,24例(占96.0%)为聚集体A型感染、1例(占4.0%)为聚集体B型感染。结论河南省结直肠癌患者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相对较高,感染的蓝氏贾第鞭毛虫主要基因型为聚集体A型;使用粪池、日常使用水井水及饲养家畜是结直肠癌患者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危险因素。
- 陈慧慧邓艳李智王振雷润增慈张颋蔡玉春张红卫胡主花陈军虎田利光李剑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结直肠癌基因型
- 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与蓝氏贾第鞭毛虫混合感染病例分析
- 2022年
- 报道1例HIV/AIDS患者人芽囊原虫与蓝氏贾第鞭毛虫混合感染病例,通过显微镜下的形态学特征结合巢式PCR方法证实,分析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寄生虫感染及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HIV/AIDS患者及免疫力低下的这类易感人群提供病原防治策略。
- 朱名超朱娅孙莉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HIV
相关作者
- 卢思奇

- 作品数:121被引量:292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 研究主题:蓝氏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虫 贾第虫 微小隐孢子虫 动物模型
- 田喜凤

- 作品数:123被引量:568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 研究主题: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超微结构 体外 双氢青蒿素
- 冯宪敏

- 作品数:88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医药学院
- 研究主题:蓝氏贾第鞭毛虫 教学改革 棘阿米巴 棘阿米巴原虫 人体寄生虫学
- 余源

- 作品数:21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
- 研究主题:蓝氏贾第鞭毛虫 C2 原核表达 双氢青蒿素 同源性分析
- 沈海娥

- 作品数:22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
- 研究主题: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 染色体 有丝分裂 H-FA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