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8篇“ 藏族居民“的相关文章
- 四川高海拔藏族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参与筛查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四川高海拔藏族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参与筛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癌症防治宣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四川高海拔藏族居民489名,自行设计问卷。收集居民的一般情况、癌症防治知识及参与筛查情况。应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1.3%,大于45岁者知晓率(63.7%)高于45岁及以下者(58.6%),大专及以上者(71.3%)高于高中及以下者(58.9%),医疗卫生行业(66.1%)高于非医疗卫生行业(60.3%),乡镇居民(62.4%)高于农村居民(6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2.4%的居民认可定期癌症筛查,86.3%的居民愿意听从和采纳医师的建议,但实际定期参加癌症筛查的居民为15.5%,筛查比例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居住地相关;主动获取癌症相关科普知识的居民为32.3%,与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文化程度和居民个人月收入是影响癌症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居民定期筛查和主动获取癌症相关科普知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在四川省高海拔藏族居民中开展的癌症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癌症防治知识及参与筛查水平仍较低,应进一步加强癌症防治宣传。
- 陈萍傅晓花薛康李昌林
- 关键词:藏族居民癌症防治
- 高原地区藏族居民DVT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高原地区藏族居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筛选本院2017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藏族患者492例,按照DVT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DVT组197例、非DVT组295例。就DVT组发病特点,(发病因素、血栓风险评分、血栓形成部位等),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总结影响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DVT组发病因素以高Hcy血症、外科手术、瘫痪或卧床为主;血栓形成部位集中于左下肢,以混合型为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D-二聚体≥0.5 mg/L、血红蛋白异常、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卧床时间≥3 d均是影响高原地区藏区居民DVT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原地区藏族居民DVT发病存在明显特点,且受D-二聚体、血红蛋白异常及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长期卧床等因素影响。
- 强巴德吉米玛
- 关键词:藏族居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特点
- 阿里极高海拔地区藏族居民血液学指标特点及慢性高原病现况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阿里极高海拔(海拔5000 m以上)地区藏族居民进行体检并分析结果,阐明该人群血液学指标特点及慢性高原病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样本,选择250名藏族居民进行血常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测查。根据血红蛋白(Hb)水平及血氧饱和度(SpO)判断是否为慢性高原病。结果海拔5200 m地区藏族居民红细胞(RBC)、Hb、红细胞压积(HCT)均高于我国正常生理参考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位于参考值上限。男性藏族居民RBC、Hb、HCT、MCHC均高于女性,PLT低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V、MCH、WBC在藏族居民不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该海拔地区居民SpO约为正常值的85%,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藏族居民SpO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无统计学差异;该海拔地区慢性高原病患病率高达16.4%,且重体力劳动者患病率明显高于轻体力劳动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海拔缺氧环境引起当地居民血液RBC数量、Hb及SpO等指标变化,慢性高原病患病率明显增高。劳动强度是高海拔地区慢性高原病的患病风险因素之一。
- 邹远妩袁志敏刘小星兰隆辉次仁拉姆宋春燕史二丽曾令霞
- 关键词:藏族居民慢性高原病红细胞血红蛋白
- 藏族居民常用木制茶具微生物卫生学评价
- 2022年
- 目的 调查藏族居民常用木制茶具表面微生物(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滋生情况,为藏区居民饮食健康行为宣教和制定餐具消毒制度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拉萨市和林芝市采集79个木制茶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789.2-2016和GB 14934-2016对木制茶具进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采样,并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9个木制茶具采样结果显示,大肠菌群不合格率为15.2%,菌落总数不合格率为49.4%;木制茶具的清洗、使用时长和存放方式不同菌落总数超标情况不同。结论 藏族居民常用木制茶具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滋生情况,相关部门需要提高藏族居民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 普珍白玛旺久旦增顿珠
- 关键词:微生物卫生学评价
- 西藏自治区藏族居民社会资本与睡眠障碍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了解中国西藏自治区藏族居民社会资本对睡眠障碍的影响,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5月—2019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 737名西藏藏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睡眠障碍以及健康相关社会资本(家庭资本和社区/社会资本)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西藏藏族居民社会资本对其睡眠障碍的影响。结果 西藏藏族居民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1.41%(2 430/7 737),家庭社会资本和社区/社会资本得分均值分别为8.2和10.0分。在控制人口学特征及健康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家庭社会资本越多的西藏藏族居民睡眠障碍发生风险越低(OR=0.97,95%CI=0.95~0.99);社区/社会资本对睡眠障碍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层后,≥50岁西藏藏族居民的家庭社会资本越多,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越低(OR=0.95,95%CI=0.92~0.99);而<50岁西藏藏族居民中的家庭社会资本和社区/社会资本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藏藏族居民的社会资本与睡眠障碍具有相关性,应增加其社会资本以改善睡眠质量。
- 付瑶次德吉尼玛曲措王勤俭余宛琪杨淑娟
- 关键词:社会资本睡眠障碍
- 西藏四个不同海拔地区世居藏族居民体质指数现况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调查体质指数(BMI)在西藏不同海拔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及BMI随海拔的变化趋势。方法:随机选取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纳西乡(2 516 m)、昌都市八宿县郭庆乡(4 500 m)、拉萨市(3 660 m)、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5 018 m)世居藏族居民共872人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同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以海拔4 500 m为参照,与2 516 m和3 660 m海拔人群的BMI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海拔5 018 m人群BMI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BMI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且在海拔4 500 m处显著降低。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在海拔5 018 m最低,为21.3%,在其他3个海拔地区分别为50.4%、56.2%和46.9%。结论:世居藏族人群的BMI受海拔影响,海拔超过4 500 mBMI呈现显著下降趋势。
- 次仁卓玛张浩天玉珍吴天一边巴
- 关键词:海拔藏族BMI
- 基于藏族居民生活行为规律的现代住宅空间尺度优化研究—以拉萨市为例
- 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千百年来,世代劳作生息的藏民,在生态脆弱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西藏民居作为西藏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藏式传统的居住...
- 罗晗瑞
- 关键词:现代住宅藏族居民优化设计
- 文献传递
- 高原地区(西藏)藏族居民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分析西藏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的特点,为该地区尿路结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43例藏族患者的泌尿系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进行结石成分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对结石成分与性别、年龄、部位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3例尿路结石共检出7种成分,草酸钙结石占92.6%;上尿路占92.2%,其中肾结石201例(82.7%);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79∶1,男性患者中二水草酸钙和无水尿酸结石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中六水磷酸铵镁结石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5);尿路结石高发于1~30岁年龄段。结论西藏地区泌尿系统结石以草酸钙结石为主,发病年龄早,且主要发生在上尿路,不同结石成分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存在差异。
- 斯郎江村李传洪王峰张宝鹏罗锋王晋龙谷亚龙郑雷
- 关键词:尿路结石结石成分分析藏族
- 2018年日喀则市成年藏族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了解2018年日喀则市成年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9—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日喀则市2个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点1124名18岁及以上成年藏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高血压相关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Excel 2016和SAS 9.4进行方差分析、SNK法两两比较、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平均收缩压为(131.9±20.2)mm Hg,平均舒张压为(81.2±13.7)mm Hg,高血压患病率为35.2%,其中男性(38.6%)高于女性(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6.7%、8.8%和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5岁年龄组(OR=1.765,95%CI:1.256-2.482)、60岁及以上高年龄段(OR=4.737,95%CI:3.010-7.455)、超重(OR=1.809,95%CI:1.343-2.437)、肥胖(OR=4.365,95%CI:2.839-6.713)、血脂异常(OR=1.547,95%CI:1.040-2.300)、高血糖状态(OR=1.896,95%CI:1.216-2.957)、钠钾比≥1(OR=1.554,95%CI:1.146-2.108)与高血压的高患病风险相关,女性(OR=0.685,95%CI:0.524-0.894)与高血压低患病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日喀则市藏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应加大全人群高血压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高血压防控体系。
- 张高辉陈良侠石大春梁静巴桑片多晋美扎巴
- 关键词:藏族高血压患病率
- 旅游影响下甘南藏族居民经济伦理变迁研究——以夏河县桑科镇为例
- 藏族的传统经济伦理对藏区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旅游为藏族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影响着其经济伦理的重构内化,旅游社区藏族居民的经济伦理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本文以夏河县桑科镇作为案例地,研究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
- 胡镜斌
- 关键词:旅游业藏族居民经济伦理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德吉

- 作品数:137被引量:308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
- 研究主题:多样性 酵母菌 高原湖泊 青藏高原 水体
- 次央

- 作品数:40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图书馆
- 研究主题:大骨节病 二胡 预防医学专业 藏族居民 作品演奏
- 崔超英

- 作品数:36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藏族 世居 乙肝病毒 基因型 患病率
- 次仁卓玛

- 作品数:13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
- 研究主题:体质指数 藏族居民 世居 高校 BMI
- 杨建英

- 作品数:22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血脂 甲状腺激素 藏族 血糖 职业健康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