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9篇“ 虎跳峡“的相关文章
虎跳峡
2024年
虎跳峡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一条两日徒步路线。虎跳峡是以一个古老的传说命名的,传说中有一只老虎为了躲避猎人而跳过河。虎跳峡是一组锯齿状的山峰,被金沙江——长江的一条支流戏剧性地切断了。
Noelle Mateer任新超(译)
关键词:虎跳峡金沙江
虎香公路下虎跳峡隧道变形监测及其规律研究
2024年
本文通过现代监测技术,对虎香公路下虎跳峡隧道进行全方位的变形监测。利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高精度仪器,对隧道内部和周边地质进行定期测量,获取隧道变形的三维数据。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准确记录了隧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变形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系统统计和分析,揭示了虎跳峡隧道变形的规律。考虑到地质条件、气象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数据模型的建立,深入挖掘了隧道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这有助于为今后的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教训,提高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工程的稳定性。根据变形规律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建议。针对监测中发现的异常变形情况,制定了及时有效的修复方案,并建议在隧道运营过程中进行定期巡检和监测,以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王向稳
地雕(虎跳峡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地雕(虎跳峡)。;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地面装饰。;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5.请求保护的外观设计包含色彩。
舒启兴杨彩珍谢武林
金沙江虎跳峡古堰塞湖溃坝洪水研究
科学研究表明,在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地形多为深切峡谷,地质构造活动频繁,极易形成滑坡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形成后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并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对下游沿...
谢浩范念念刘兴年聂锐华
关键词:金沙江溃坝洪水水力学模拟
一种基于倾斜摄影三维建模的水面分段修复方法——以金沙江虎跳峡为例
2024年
针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中存在的水面空洞问题,以金沙江虎跳峡景区三维建模为例,利用大势智慧建模软件的水面分段约束模块功能,采用几种不同的分段方案对空洞进行修复对比,通过对比分析,最终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江面空洞修复效果。
杨舒化
关键词:三维建模
虎跳峡河段梯级对下游梯级电站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补偿作用
2024年
为了给虎跳峡河段梯级开发方案和工程规模的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工程早开工、早见效,基于考虑控制性水库调蓄、已建在建跨流域引调水工程和河道外新增耗水量的边界条件,建立了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模型,计算分析了虎跳峡河段梯级不同调节库容方案时水库自身库容的利用情况,以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和平枯水期发电量指标为代表分析了对下游梯级电站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补偿作用。通过分析论证认为:结合汛期需要预留58.6亿m^(3)防洪库容的要求,虎跳峡河段设置60亿~120亿m^(3)调节库容,即可在充分利用本河段水力资源的同时,增加下游梯级电站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6.2亿~119.4亿kW·h,多年平均平枯水期发电量161.5亿~294.0亿kW·h,继续增加调节库容,虽然对下游梯级电站的补偿效益更为显著,但库容利用率较低,边际效应递减较快。
傅巧萍张佳梅曹辉
关键词:调节库容控制性水库联合调度
虎跳峡金沙江大桥索鞍吊装施工技术
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特大桥全长1 017m,丽江岸主索鞍鞍体采用铸焊组合结构,鞍槽、纵肋、横肋和底板用铸钢铸造,侧板由钢板焊成。鞍体下设不锈钢板-聚四氟乙烯板滑动副,以适应施工中的相对移动。散索鞍同样为铸焊结合的结构方案...
李同贵
关键词:金沙江大桥
虎跳峡至香格里拉
2022年
前期准备顺着机翼滑坠的眼睛,最先看到的是地球上数不清的小点,山脉的几何状阴影,小点相互关联就成了放射线——版块与版块之间的褶皱。有那么一瞬间,我习惯性地想把这些山脉都连起来,像平时对着手机上的谷歌卫星图,随手绘制一下就是一道深红色的直线,但眼下的地球正是把电子卫星图无限摊开了,一直扩散到我眼角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它将我击醒的片刻,我的意识撇清了两者间的熟悉感。
星芽
关键词:虎跳峡放射线版块
虎跳峡金沙江大桥索塔上横梁支架施工方案比选被引量:3
2022年
以云南香丽高速公路虎跳峡金沙江大桥索塔上横梁支架施工为例,分别介绍了托架式支架和钢管桩贝雷片梁柱式支架,并对支架型式从现场地形、设备起重能力、支架结构、施工周期、施工安全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同类型索塔横梁施工支架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
胡俊魏家旭刘斌李官勇
关键词:索塔
长江第一弯虎跳峡的贯通——来自于地表地貌和弹性挠曲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以往注入南海的古金沙江的袭夺及其相关的长江第一弯的形成不仅造成了南海一系列盆地内部充填物质的急剧变化,同时还记录了与南海北部边缘海扩张相关的构造活动机制的重大变革。尽管如此,由于缺乏直接证据,对于金沙江东流和长江第一弯形成的时间和机制还存在较大分歧。鉴于此,本研究通过TTLEM和LIFFE模型直接对虎跳峡的贯通和下切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虎跳峡现今深切峡谷的形成是两阶段地表快速侵蚀的产物。而其初始的贯通应形成于中新世中期(~15 Ma)前后,和虎跳峡背斜的形成同期,与大理断裂系大规模走滑兼具逆冲运动直接相关。随后,进入第四纪(~2 Ma)以来,大理断裂系的构造活动由压扭转变为张扭性。虎跳峡由于地壳的弹性挠曲变形再次快速下切,剥蚀厚度达到~3 km,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地貌样式。结合区域的其他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伴随着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持续的俯冲,青藏高原东南缘南东向的物质运移曾发生过一系列构造活动机制的重大转变,不仅引起了区域内断裂系统活动性质的转换,造成了大型水系的袭夺和重组,同时还与南海海盆的扩张和最终形成紧密关联。
郑勇李海兵李海兵杨少华潘家伟
关键词:金沙江数值模拟

相关作者

胡瑞林
作品数:254被引量:2,806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主题:土石混合体 膨胀土 虎跳峡 滑坡 非饱和土
谭儒蛟
作品数:54被引量:589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虎跳峡 数值模拟 金沙江 边坡工程 土石混合体
曾如意
作品数:11被引量:25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虎跳峡 土石混合体 水平推剪试验 滑坡稳定性评价 滑坡
刘衡秋
作品数:25被引量:234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虎跳峡 煤层 滑坡 淮南煤田 地质灾害
徐文杰
作品数:108被引量:1,181H指数:2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土石混合体 细观结构 岩土力学 强度折减法 离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