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2篇“ 蛋白印迹技术“的相关文章
- 基于过程优化探索蛋白印迹技术的实验教学设计
- 2023年
- 为了提高蛋白印迹实验的成功率及缩短蛋白印迹实验的周期,探索符合实验教学的过程方案,以蛋白印迹法实验操作为模板,以β-actin(48 kDa)为目的蛋白,以GAPDH(36 kDa)为标准蛋白,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计算β-actin与GAPDH显影后灰度值的比值,进行实验过程的优化。并对优化前后实验过程中在制胶、加样、电泳、转膜、封闭以及孵育等环节的成功率、离散度、所用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免疫印迹法能有效地提高成功率、降低离散度、缩短实验时间,β-actin与GAPDH显影后灰度值比值更接近1,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
- 葛家祥尚佳琪刘江邓仕婧林牒杨琳
- 关键词:蛋白印迹实验教学
- 蛋白印迹技术的优化被引量:4
- 2014年
- 蛋白印迹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种实验技术。利用蛋白印迹技术可以检测细胞或组织裂解液中的特异性蛋白,特别是微量蛋白的检测,并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分析。自1979年科学家发明了将蛋白质通过凝胶电泳移植到生物膜后,蛋白印迹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科学界有各种形式的印迹方法。我们就如何优化蛋白印迹提高成功率做一介绍。
- 李涛朱玉楠韩延杰王芳芳贺雅静曹承华施中东程相树姬新颖何敏
- 关键词:蛋白印迹蛋白转印
- 一种测定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BP2a的蛋白印迹技术
- 2010年
- 目的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临床MRSA分离株所产的PBP2a蛋白。方法用超声破碎法提取细菌总蛋白,利用PBP2'胶乳凝集试剂盒内的PBP2'抗体胶乳试剂,以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离株所产的特异性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PBP2')的表达情况。结果3株MRSA的总蛋白样品在分子量约80kd的位置可见PBP2a的特异性条带。MRSA-2菌株的PBP2a表达量最大,而MRSA-4的PBP2a表达量最小。质控菌ATCC25923的菌蛋白未见PBP2a条带。结论本实验采用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PBP2a的蛋白印迹测定方法,不但可对MRSA表达的PBP2a蛋白进行定性检测,还可进行半定量检测,因此该方法不但能用于PBP2a蛋白克隆表达的检测,还可测定不同情况下MRSA的PBP2a的表达情况,是一种值得推荐的PBP2a蛋白定性及半定量方法。
- 彭青周树勤华德兴黄源春钱元恕
- 关键词:蛋白印迹技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
- 用蛋白印迹技术初步评价肝母细胞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肝母细胞瘤(pedo-hepatoblastoma)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C,VEGF-C)及其受体Flt4(又称VEGF-R3)蛋白的表达,初步评价其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检测的意义。方法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26例小儿肝母细胞瘤、瘤旁肝组织及2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蛋白的表达。结果19例肝母细胞瘤有明显的VEGF-C蛋白印迹(73.1%),7例瘤旁肝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VEGF-C蛋白印迹(26.9%);21例肝母细胞瘤有明显的Flt4蛋白印迹(80.8%),6例瘤旁肝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Flt4蛋白印迹(23.1%)。2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均不与VEGF-C和Flt4反应,而没有蛋白表达。结论VEGF-C和Flt4在肝母细胞瘤中呈高表达,可能在肝母细胞瘤分化、浸润及病理组织类型中起作用;其蛋白的检测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高红王贵新王维林张可仞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蛋白印迹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04年
- 李晓军秦浚川武建国
- 关键词:蛋白印迹技术免疫检测转印
- 用蛋白印迹技术初步评价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的反应性
- 2001年
- 目的 : 初步分析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反应性。方法 : 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与麦芽糖结合蛋白 (MBP)融合的 2种重组梅毒螺旋体蛋白 (rTP47和rTP17)与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的反应性。结果 : 30份二期梅毒患者血清均与MBP rTP47和MBP rTP17反应 ,反应强度与RPR试验测定的血清滴度无绝对一致性 ,但MBP rTP17与二期梅毒患者血清的反应强于MBP rTP47。 30份正常人血清均不与MBP rTP47和MBP rTP17反应。结论 : MBP rTP47和MBP
- 张良芬尹跃平吴勤学余艳华龚匡隆尤永燕
- 关键词:重组抗原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反应性
- 用蛋白印迹技术研究溶血性链球菌和结核杆菌蛋白与银屑病患者血清发生免疫反应的组分
- β-溶血性链球菌与点滴状银屑病的相关已为大多学者接受,有报道在银屑病患者血清中测出抗分支杆菌65-kDa热休克蛋白的抗体,有研究亦显示抗分支杆菌65-kDa热休克蛋白的抗体识别A族溶血性链球菌,本文用蛋白印迹技术研究银屑...
- 陈小红吴勤学刘训荃
- 关键词:结核杆菌分泌蛋白溶血性链球菌点滴状银屑病免疫反应
- 文献传递
- 急性髓系白血病A供O骨髓移植失败原因的探究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急性髓系白血病A供O骨髓移植失败原因的探究方法,拟从数据库计算生物学分析到样本蛋白组学测序验证,采用计算生物学和体内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数据库公开样本生物学分析到收集本院造血干细...
- 年青刘荣兴
- 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B7分子实验条件的探讨
- 杨权
- 关键词:B7分子免疫蛋白印迹肝硬化
- 分析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在幼羊颅缝发育中的作用
- 2022年
- 目前颅缝处硬脑膜在颅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缝处硬脑膜相较于普通颅骨下硬脑膜的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差异,为临床上颅缝早闭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只51日龄的小尾寒羊。分别取其颅缝与非颅缝部位下方的硬脑膜,通过探究其差异性表达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通过对颅缝处硬脑膜与颅骨下方硬脑膜共有的差异表达PI3K-AKT信号通道上的PI3K与AKT表达差异,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表达量在颅缝处下方硬脑膜较普通颅骨下方硬脑膜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缝处硬脑膜相对于颅骨下方硬脑膜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表达量显著升高,这种情况可能与PI3K-AKT细胞信号通路所具有的增殖与迁移功能有关。
- 王孟辉高岩高岩张春阳吴启润
- 关键词:颅缝硬脑膜蛋白印迹技术
相关作者
- 王维林

- 作品数:249被引量:86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肛门直肠畸形 儿童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先天性巨结肠 直肠
- 高红

- 作品数:251被引量:88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研究主题: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症 基因表达 放射性支架 新生大鼠
- 孙宇

-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蛋白印迹技术 巨噬细胞分泌 小鼠腹腔 CD86 CD80
- 张楠

- 作品数:14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
- 研究主题:蛋白印迹技术 M2型丙酮酸激酶 胆管癌细胞 胆管癌 家系
- 段昕所

- 作品数:134被引量:327H指数:9
-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黑素瘤 黑素瘤细胞 钙黏蛋白 灵芝多糖 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