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篇“ 蛛网膜下池“的相关文章
- 颅底蛛网膜下池CT改变对颅脑损伤诊疗的指导意义
- 2020年
- 中、重度颅脑损伤可以导致颅内出血、脑肿胀或外伤性脑梗死,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现代影像学除了观察中线结构和血肿体积这些较为宏观的因素,还能显示颅底蛛网膜下池等更为细微的结构,从而提供更为敏感和精确的诊断线索。对此类患者的头部CT等影像学检查,可见某些病例的脑沟和蛛网膜下池变窄,这是机体为维持相对稳定的颅内压而发生的代偿反应之一,即脑脊液吸收加速和生成下降。
- 朱先理王守森
-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
- 哈萨克族人蛛网膜下池CT测量值年龄组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获取哈萨克族人蛛网膜下池CT测量值年龄组变化的资料。材料与方法:选择哈萨克族人正常头部CT片200份(男100例,女100例),将20~69岁的200例头部CT片分为七个年龄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组,A组为20~49岁,B组为50~69岁。把七个年龄组脑池的测量数据分别输入计算机,计算出每个年龄组5项脑池CT测量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并进行了各年龄组间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做了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五项脑池CT测量值从30~69岁四个年龄组中均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则增加的。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60岁以前四个年龄组中除50~59岁组与40~49岁组的鞍上池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四个年龄组中的鞍上池、环池和四叠体池均无显著性差异。50~59岁与60~69岁这两个年龄组的五项脑池相比较,环池、四叠体池、外侧裂池、前纵裂池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P<0·001),即这四项脑池在50岁后增大显著。五项脑池在A组与B组之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t值均大于2·58,P<0·001)。结论: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50岁以后明显增大,大脑外侧裂池和大脑前纵裂池从40岁后就显著增大。
- 栾立陈嘉麟田素良范育龙艾自胜
- 关键词:哈萨克族蛛网膜下池CT测量年龄组
- 鞍区蛛网膜下池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4年
- 鞍区蛛网膜下池是鞍区手术的重要路径,对其清楚的辨认和正确利用有助于有效开展鞍区显微手术操作;掌握其显微解剖知识是成功实施手术的必要条件。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已经初步形成,本研究就有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促进这方面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 王守森王如密
- 关键词:显微解剖神经外科交通性脑积水
- 壮族人蛛网膜下池的CT观测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获取壮族人蛛网膜下池的CT解剖数据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对 2 5 4名健康壮族 (男 12 7,女 12 7)的头部CT片进行了测量 ,测量项目为 6项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头部 6项指标平均值男大于女 ,性别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壮族脑池测量值 ,各年龄组间比较 ,大脑纵裂池和鞍上池各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鞍上池的 5 0~岁除外 ) ;环池除相邻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外 ,各年龄组间均存在差异 (P <0 0 5 ) ;四叠体池 2 0~岁组与各年龄组及 30~组岁与 6 0~组岁间差异有显著性 ;大脑外侧窝池 5 0岁以前 3个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壮族人蛛网膜下池各年龄组间变化有自己的特点和一定的规律性 ;蛛网膜下池的解剖数据男大于女 。
- 黄秀峰黄昌辉莫锦丽韦荣耀
- 关键词:壮族蛛网膜下池解剖数据
- 颅内蛛网膜和蛛网膜下池的划分、分布及特点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划分、分布和一般特点。方法 :对颅内蛛网膜和脑池进行显微镜下的解剖和观察。结果 :( 1)颅内蛛网膜分为凸面蛛网膜、颅底蛛网膜和小梁蛛网膜 ,小梁蛛网膜是脑池之间的真正间隔 ;( 2 )脑池分为上方脑池和颅底脑池 ,以Liliequist膜间脑叶为界可将颅底脑池分为Lilieq uist膜前、后两组 ;( 3 )几乎所有的颅神经均有各自的蛛网膜鞘 ,动眼神经是颅内蛛网膜最集中的结构 ;( 4 )颈内动脉池与后交通动脉池或相互独立 ,或融为一体。结论 :了解颅内蛛网膜和脑池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更充分、合理地利用蛛网膜和脑池所提供的解剖标志和操作空间。
- 吕健朱贤立
- 关键词:蛛网膜蛛网膜下池神经外科蛛网膜下腔
- 颅内蛛网膜和蛛网膜下池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 目的,显微神经外科强调有序地解剖蛛网膜,开放蛛网膜下池(简称脑池),利用颅内天然存在的解剖间隙形成无创伤的手术操作通道.然而,关于蛛网膜的显微解剖鲜有报道;脑池的解剖学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池内的血管和神经,对各池毗邻关系的描...
- 吕健
- 关键词:蛛网膜蛛网膜下池蛛网膜下腔显微外科神经外科
- 文献传递
- 汉族和哈萨克族人蛛网膜下池CT测量值的比较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获取汉族和哈萨克族人蛛网膜下池CT测量值的比较资料。材料与方法 :选择汉族正常头部CT片 2 0 0例 ,男 10 0例 ,女 10 0例 ;哈萨克族CT片 2 0 0例 ,男 10 0例 ,女 10 0例。进行五项脑池的CT测量研究 ,统计其平均值和标准差 ,做了汉族和哈族同性别之间的脑池平均值比较及t检验。结果 :哈族男性鞍上池比汉族男性的略大 ,但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 ,而汉族和哈族女性之间鞍上池比较 ,哈族鞍上池比汉族的大 ,两者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环池、四叠体池、大脑外侧窝池 ,大脑纵裂池男性 :汉族~哈族之间和女性汉族~哈族之间脑池的平均值相比较 ,汉族男性和女性脑池均比哈族的大 ,经显著性检验 ,汉族男性和哈族男性 ;汉族女性和哈族女性之间这四项脑池测量值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即汉族脑池大于哈族。结论 :鞍上池CT测量值哈族大于汉族。环池、四叠体池、外侧窝池、大脑纵裂池汉族男女性均比哈族的大 ,即族别之间其CT测量值有高度显著性异。
- 栾立田素良范育龙艾自胜
- 关键词:汉族哈萨克族蛛网膜下池CT测量
- 哈萨克族人蛛网膜下池的CT解剖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作者对 2 0 0例正常哈萨克族人的头部CT片进行了测量研究 ,其中男性 10 0例 ,女性 10 0例。年龄 2 0~ 6 9岁。结果显示脑池 7项测量项目的均值男大于女 ,经过 7个项目男女均值的显著性检验 ,鞍上池 ,四叠体池和大脑纵裂池男女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 ,t值大于 2 5 8,p <0 0 1;环池 ,左右外侧窝池及其左右外侧窝池平均值 ,男女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t值大于 1 96 ,p <0 0 5。该研究结果提示我们 ,在评价脑池大小的时候 ,不但要考虑其年龄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性别因素。
- 栾立田素良范育龙艾自胜
- 关键词:哈萨克族蛛网膜下池CT
- 鞍区蛛网膜下池、相关结构及手术间隙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 该文用15具成人防腐尸颅,通过逐步分块剔除脑组织,显露鞍区自然形态,从上面逐 步对诸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观测,并探讨其在显微外科中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1.嗅 池、外侧裂池蝶部、终板池、视交叉池、颈动脉池、环池前部、脚池及...
- 王守森
- 关键词:鞍区蛛网膜下池显微解剖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入路手术间隙
- 文献传递
- 国人蛛网膜下池的CT观测被引量:8
- 1999年
-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池大小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延边地区311名健康成人(男192、女119名)的头部CT片进行了5种蛛网膜下池测量,并做了方差分析和u检验。结果50岁以前测量值的差异无显著性,50岁以后大脑纵裂池和大脑外侧窝池的CT测量值明显增大,而其他3种脑池的测量值在各岁年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50岁以后大脑纵裂池和大脑外侧窝池明显增大。
- 韩东日金昌洙沈海今沈海今
- 关键词:蛛网膜下池CT
相关作者
- 王如密

- 作品数:516被引量:1,21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显微解剖 外科手术 垂体腺瘤
- 章翔

- 作品数:1,138被引量:5,426H指数:2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胶质瘤 脑肿瘤 颅脑损伤 脑胶质瘤 脑损伤
- 艾自胜

- 作品数:77被引量:6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人 CT测量值
- 张锡增

- 作品数:166被引量:5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解剖 放射外科 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切除 显微手术
- 王守森

- 作品数:761被引量:1,581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垂体腺瘤 手术治疗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