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6篇“ 蟾毒灵“的相关文章
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涉及式(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防治结急性胰腺炎的药物中的应用:<Image file="ZY_1.GIF" he="635"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GI...
姚广涛 牛小龙 陈佳靓 孙伟李一飞 郑华群 杨桂媚
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的分子式C<Sub>24</Sub>H<Sub>34</Sub>O<Sub>4</Sub>;在制备治疗癌症中抑制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增殖,IC5...
徐可王紫怡黄标通杨佳华李炜
一种碳酸钙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钙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碳酸钙纳米颗粒包括包裹的内核与碳酸钙外壳。所述内核以硬脂酸与月桂酸为载体,所述固定在所述载体内部。所述内核的外部通过酸的...
李铤轩余永康梅林
在制备抗伪狂犬病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属于抗病药物制备领域,提供在制备抗伪狂犬病药物中的用途;当应用浓度为0.12μM时,可显著抑制伪狂犬病在PK15细胞上的增殖;当按照5mg/kg剂量注射BALB/c小鼠时,可提高伪狂犬病感染小鼠...
薄宗义曹永忠朱进进郭梦娇张成成张小荣吴艳涛
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年
(bufalin)是中药材酥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又称素,其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关于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且在中国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治。可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迁移和侵袭,增敏化疗药物以及实现耐药逆转,有良好的抗卵巢癌效果。通过回顾近年来在卵巢癌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认为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迁移和侵袭,且联合化疗药物起到增效减作用以及实现逆转耐药。
陈静平骆蕊韩泽刘天凤
关键词:蟾毒灵卵巢癌作用靶点分子机制
一种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前药自组装纳米粒通过二硫醇二羟基乙酸作为连接剂,通过简单酯化反应将和脂肪酸乙二醇酯偶联形成前体药物,通过纳米沉淀法可自组装形成纳米粒。该纳米粒粒径范围...
张辉云祁刚魏顺如张宇
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结直肠癌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BU)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方法用佛波酯(PMA)诱导人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M0型巨噬细胞,48h后用含有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3的培养基处理M0型巨噬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形态学、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实验观察其表面标志物和形态变化,RT-PCR和ELISA实验检测M2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通过ELISA实验比较M2型巨噬细胞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上清液中IL-6分泌水平,通过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条件培养基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的影响。在条件培养基中加入BU后,通过Western blot、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RT-qPCR实验观察可以HCT116中AKT/PI3K蛋白以及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将THP-1成功诱导成为M2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IL-6激活了HCT116中AKT/PI3K蛋白磷酸化,促进了其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BU可以抑制M2巨噬细胞介导的HCT116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结论M2型巨噬细胞释放IL-6激活了结直肠癌细胞AKT/PI3K信号通路,促进了其迁移和上皮间质化。此外,BU可以抑制其促迁移和上皮间质化作用。
唐东豪陈进宝贾琳琳沈东晓尚靖冯月娇卢佳豪肖增友何钰洁王杰
关键词:蟾毒灵M2型巨噬细胞结直肠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了解(bufalin)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相关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得到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搜索骨肉瘤相关疾病靶点,对两个数据库中的靶点进行Venny分析,随后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运用Cytoscape 3.7.2及Origin 2020软件构建“化合物-通路-靶点-疾病”网络图。最后利用CCK-8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药理学分析一共获得与骨肉瘤共同靶点107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相关信号通路34条,涉及到肿瘤信号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将其进行PPI网络分析表明,MYC、CCND1、IL6、ESR1、CDKN2A、IGF1、CAT、CDKN1A、ANXA5、PTGS2为连接度最高、权重最大的靶点。CCK-8实验证实具有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作用;Western blot发现增殖相关蛋白MYC、CCND1蛋白表达下降。回复实验进一步证实,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骨肉瘤的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以及相关实验发现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骨肉瘤的生长。
方波丁晓蕾
关键词:蟾毒灵网络药理学骨肉瘤抗肿瘤作用
靶向CAMKK2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和进展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在肝内胆管癌的抗肿瘤作用和分子机制,寻找的相互作用靶点,为在肝内胆管癌的抗肿瘤作用提供理论意义和实验依据,使其更好地适用于临床。方法:细胞实验:CCK-8实验确定在不同时间的半...
张虎虎
关键词:蟾毒灵肝内胆管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基于人类蛋白质组微阵列数据筛选抗癌作用靶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人类蛋白质组微阵列数据,探究互作蛋白之间的潜在联系,预测在癌症中的作用靶点。方法使用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进行关键蛋白筛选。下载TCGA数据库数据进行关键基因的泛癌分析;使用survival包绘制关键基因在肺癌、肝癌和胃癌中的K-M曲线,评估其预后效能。结果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潜在互作蛋白显著富集于细胞内的各类囊泡的腔和膜以及核糖体等细胞组分,与鸟苷核苷酸结合、GTP结合、钙黏蛋白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氨基酸及衍生物代谢、糖代谢、核糖体、真核细胞翻译起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复制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筛选出前10位的核心蛋白,分别为RPL6、RPL8、RPL14、RPL24、RPL31、RPL36、RPS4X、RPS16、FAU和GNB2L1,其中除GNB2L1外均为核糖体蛋白。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核心蛋白中的9种核糖体蛋白在大多数癌症中差异表达且与我国死亡率前3位的癌症肺癌、肝癌和胃癌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可能通过与核糖体蛋白直接相互作用调控癌细胞中核糖体的组装与发生,阻碍其蛋白合成从而发挥抑癌作用。
陈光刘畅颖宋庆航孙福林杨丽娜李冰
关键词:蟾毒灵蛋白质阵列分析计算生物学

相关作者

殷佩浩
作品数:246被引量:1,00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研究主题:蟾毒灵 结直肠癌 结肠癌 大肠癌 肿瘤
顾伟
作品数:195被引量:981H指数:1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
研究主题:蟾毒灵 肝癌 多药耐药 腕踝针 中药组合物
凌昌全
作品数:523被引量:3,080H指数:2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肝癌 原发性肝癌 蜂毒素 肝肿瘤 糖皮质激素受体
邱艳艳
作品数:39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研究主题:蟾毒灵 大肠癌 裸鼠 结肠癌 健脾补肾方
陈腾
作品数:102被引量:5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蟾毒灵 急性胰腺炎 结直肠癌 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