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5篇“ 蠕虫感染“的相关文章
- 湖南省永兴县人体重点肠道蠕虫感染监测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湖南省永兴县人体重点肠道蠕虫感染情况,为寄生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20年在湖南省永兴县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分别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连续5年开展监测,每个监测点每年调查3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至少20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肠道蠕虫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虫种,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3~9岁儿童蛲虫卵。采用WPS Excel 2021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感染率的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粪检5 066人,检出人体重点肠道蠕虫感染136人,感染率为2.68%,其中蛔虫感染率为1.99%、钩虫0.24%、蛲虫0.20%、鞭虫0.18%和肝吸虫0.08%,未检出混合感染。钩蚴培养12份,结果均为美洲钩虫。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9岁儿童1 500人,蛲虫感染率为0.33%。2016-2020年永兴县人体重点肠道蠕虫总感染率分别为4.08%、1.97%、3.24%、1.10%和3.00%。结论 湖南省永兴县人体重点肠道蠕虫感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感染因素依然存在,仍需加强分类监测和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 朱韩武阳慧何德彪黄军校
- 关键词:监测分析
- 用于治疗蠕虫感染的喹啉衍生物
- 本发明涵盖通式(I)的喹啉化合物,<Image file="383694DEST_PATH_IMAGE001.GIF" he="86"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GIF" inlin...
- N.格里贝诺夫庄伟D.库尔克C.伯姆H-G.施瓦茨W.许布施T.伊尔格
- 蠕虫感染影响宿主胆汁酸代谢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寄生蠕虫在全球广泛分布,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均有较大影响。蠕虫感染可影响宿主的代谢、免疫等过程,最新研究表明蠕虫感染后会显著改变宿主的胆汁酸代谢,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宿主健康和免疫稳态。本文就线虫、绦虫和吸虫对宿主胆汁酸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张莹王玉桂时志琪王帅
- 关键词:蠕虫感染胆汁酸代谢
- 2023年山东省人体肠道蠕虫感染监测分析
- 2024年
- 分析山东省人体肠道蠕虫感染情况,为寄生虫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监测方案》要求开展调查,选取济南、青岛、潍坊、济宁、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9个地级市共14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以地理方位划分东、南、西、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选取1个街道的1个行政村开展监测,每个调查村选择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至少20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检查肠道蠕虫虫卵,每个调查村3~9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感染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共调查14 507人,检出人体肠道蠕虫感染者45人,总感染率为0.31%(45/14 507),其中蛔虫、鞭虫、华支睾吸虫等3种肠道蠕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01%(2/14 507)、0.30%(43/14 507)、0.01%(2/14 507),蛲虫的感染率为0.82%(15/1 832)。临沂的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为4.16%(42/1 010);其次为济宁,感染率为0.10%(1/1 014);青岛和潍坊的感染率均为0.05%(1/2 050,1/2 115);4个市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906,P<0.01)。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的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96%(2/208)、3.00%(3/100)、1.57%(6/382)、2.78%(4/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6,P>0.05)。男性和女性的肠道蠕虫感染率分别为0.28%(19/6 805)、0.36%(28/7 702);19~40岁组人群的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为0.40%(12/2 988)(χ^(2)=2.837,P>0.05);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群的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均为0.41%(18/4 427,16/3 933)。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蠕虫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96、2.837、5.251,P>0.05)。职业为学生的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为0.56%(11/1 970),不同职业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7,P<0.01)。山东省人体肠道蠕虫的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传播风险,需继续开展监�
- 吕文祥卜灿灿李曰进王龙江王用斌孔祥礼张本光闫歌许艳
- 关键词:肠道蠕虫
- 四川省甘孜州棘球蚴病流行区家犬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 2024年
- 目的调查四川省甘孜州棘球蚴病流行区家犬肠道蠕虫感染情况,为当地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4月在四川省甘孜州的道孚县,白玉县,德格县和石渠县四个棘球蚴病流行县的18个自然村养犬户院内收集新鲜家犬粪便,提取粪样DNA,通过PCR扩增核糖体的18SrRNA基因、线粒体的cox 1基因和nad 1基因进行虫种鉴定,产物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以鉴定虫种,统计家犬粪便的蠕虫检出率。结果本次调查采集家犬粪样道孚县48份,白玉县46份,德格县49份和石渠县47份,190份家犬粪便中有20份检出寄生虫DNA,寄生虫总检出率为10.53%。不同年龄段的犬只蠕虫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39,P<0.05),其中5~10岁的犬只蠕虫检出率最高,为10.87%(10/53)。虫种检出率为:狮弓蛔线虫4.74%(9/190),狭首钩刺线虫2.63%(5/190),Chronogaster typica和蛇形毛圆线虫检出率均为1.05%(2/190),Leidynema portentosae,四翼无刺线虫,Diplogasteroides luxuriosae和食道口线虫检出率均为0.53%(1/190)。190份家犬粪便均未检测出棘球绦虫DNA。虫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2,P<0.05)。其中同时检出2种蠕虫的占10%(2/20)。家犬粪便蠕虫检出率德格县为14.29%(7/49),石渠县检出率为12.77%(6/47),道孚县检出率为10.42%(5/48),白玉县检出率为4.35%(2/46)。不同采样点的检出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χ^(2)=3.851,P=0.415)。狭首钩刺线虫在四县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9,P<0.05),德格县的狭首钩刺线虫检出率最高,为8.16%(4/49)。结论四川省甘孜州棘球蚴病流行区家犬肠道内存在多种蠕虫感染,且部分地区检出率较高,棘球绦虫感染率为0,当地居民依旧存在一定的犬源性寄生线虫感染风险。
- 邓雪莹王旭蒉嫣韩帅张凯歌廖沙丹巴泽里官亚宜谢宜陈齐鲁伍卫平
- 关键词:家犬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黑龙江省淡水动物蠕虫感染调查及五种人兽共患吸虫囊蚴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李犇
- 蠕虫感染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
- 2023年
- 探讨蠕虫感染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方法 拟从本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作者医院就诊的患者60例开展研究,按照是否感染将其分为观察组(蠕虫感染)、对照组(未感染),分别为22例、38例,采取改良加藤氏方法,检查各种虫卵,对蠕虫感染的类型进行调查,比较两组肠道菌群指标。结果 60例调查者当中,共查出感染22例,总感染率为36.67%,其中蛔虫14例(63.63%)、钩虫5例(22.73%)、鞭虫3例(13.64%)。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肠内的EC、SB、BL、SP、PS、BD的数量明显上升,而ES数量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肠内的BL、SB、PS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蠕虫感染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患者感染后会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其肠道菌群各种数值均有所变化,感染又会激发宿主免疫调节反应,对机体稳态产生影响。
- 李久双龙绍蓉
- 关键词:蠕虫肠道菌群
- 兰州市流浪犬蠕虫感染情况调查及复孔绦虫分子生物学鉴定
- 2023年
- 为了解兰州市流浪犬蠕虫感染情况及复孔绦虫的遗传变异情况,本实验采集兰州市四个区(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541份犬只粪便样本和5株犬复孔绦虫,使用粪检法调查蠕虫感染情况并利用线粒体cox1序列对兰州市犬复孔绦虫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兰州市流浪犬蠕虫感染率为25.69%(139/541),优势虫种为蛔虫和复孔绦虫,其感染率依次为17.37%(94/541)、5.17%(28/541)。将本次测得的犬复孔绦虫cox1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中国西南地区和日本的犬复孔绦虫cox1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兰州市与中国西南地区、日本的样本序列差异分别为4%、5%,同时构建遗传关系树发现三者具有高度同源性,但可能由于地域不同导致气候海拔等因素的变化,致使兰州市犬复孔绦虫的部分cox1碱基发生变异。
- 委磊李斌张勇叶得河李梅马永华
- 关键词:蠕虫犬复孔绦虫
- 2型固有淋巴细胞在蠕虫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2023年
- 蠕虫感染会诱发宿主产生固有及特异性免疫应答。2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2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2)是2型免疫反应的重要参与者,在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 25,IL-25)、IL-33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刺激下而产生大量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Th2)型细胞因子,从而在清除寄生虫及组织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蠕虫感染后,ILC2自分泌因子、肥大细胞、肠道神经系统、Th2细胞等均参与ILC2调控。探索ILC2在抗蠕虫免疫中发挥的作用极具基础研究与临床药物开发价值。本文就ILC2及其在蠕虫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杨玉轩王志鑫吴彬杰程时磊樊海宁
- 关键词:蠕虫免疫调控
- 杂环化合物及其用于治疗蠕虫感染和疾病的用途
- 本文提供了具有式(I)、式(II)、式(III)、式(IIIa)、式(IIIb)、式(IIIc)、式(IIId)、式(IV)、式(IVa)、式(IVb)和式(IVc)的杂环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互变异构体、同位素体...
- N·霍利卢克S·卡南K·R·康德罗斯基M·比多G·凯恩S·梅农
相关作者
- 杨维平

- 作品数:71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肠线虫病 钩虫 钩虫病 流行病学 鞭虫
- 卢德勋

- 作品数:499被引量:2,992H指数:28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绵羊 反刍动物 日粮 粗饲料 奶牛
- 王晓冬

- 作品数:8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VFA 放牧绵羊 挥发性脂肪酸 瘤胃液 蠕虫感染
- 蔺西萌

- 作品数:91被引量:39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丝虫病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 感染率 曼氏裂头蚴
- 王洪荣

- 作品数:340被引量:1,706H指数:20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反刍动物 瘤胃微生物 瘤胃 瘤胃发酵 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