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66篇“ 血吸虫病流行“的相关文章
-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
- 2025年
- 为了解日本血吸虫病的发展态势,从而为相关防控政策优化提供依据,综述了日本血吸虫病的全球流行病学特征,概述了我国当前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阐明了通过综合防控举措的有力实施,该病流行率已显著下降,但仍存在疫情反弹的潜在风险。基于对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能力,深入探讨了在我国“低水平、低度感染”的防控新形势下,继续广泛使用试纸条现场诊断和核酸检测的必要性。同时,针对我国血吸虫病的防控实际,提出强化监测预警、突破防控难点、检测驱动预防、加强部门协作与能力建设、强化科普宣贯教育等防控策略,旨在为血吸虫病的科学防控与最终消除提供信息支持与实践指导。
- 孙学强朱传刚孙荣钊李超甄岳张志李彦马帅尹斐斐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疫病防控公共卫生
- 安徽省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野鼠血吸虫感染状况调查
- 2025年
- 目的了解安徽省2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野鼠的血吸虫感染状况,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安徽省池州市2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贵池区和石台县),每个县(区)分别选择1个有感染性钉螺分布的村为观察村,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的村为对照村。采取夹夜法捕获野鼠,计算鼠密度。采用肝脏组织压片镜检、肠系膜组织镜检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测野鼠血吸虫的感染情况,并利用χ^(2)检验比较不同鼠种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率差异。结果贵池区观察村(栗坑村),共捕获黑线姬鼠、黄毛鼠、黄胸鼠、褐家鼠和社鼠5种野鼠,鼠密度为4.44%,日本血吸虫感染率为39.56%,不同种类野鼠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4,P=0.023);对照村(龙池村)的鼠密度为2.24%,未发现野鼠日本血吸虫感染。石台县观察村(东庄村),共捕获黑线姬鼠、黄毛鼠、褐家鼠和社鼠4种野鼠,鼠密度为11.73%,日本血吸虫感染率为46.90%,不同种类野鼠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37,P=0.014);对照村(七都村)鼠密度为8.78%,未发现野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结论安徽部分山丘地区野鼠种类多、密度高、血吸虫感染率高,其可能是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传染源,应加强监测。
- 汪峰峰章乐生尹晓梅朱海朱磊黄殷殷慈胜利陈雪峰汪天平
- 关键词:野鼠血吸虫病感染率
-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野鼠感染中华血吸虫状况调查
- 2024年
- 目的调查云南省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野鼠感染中华血吸虫状况,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云南省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情况,2022-2023年以7个历史疫情较重的县(市)(丽江市的永胜县、大理州的洱源县、南涧县、鹤庆县、巍山县、大理市、弥渡县)为调查范围,采用夹夜法捕获野鼠,取肝组织压片镜检、肠内粪便作Kato⁃Katz法和毛蚴孵化法病原学检测,其中一种方法检出阳性即判定为感染。结果共投放了8062个鼠夹,成功回收7893个,捕获1025只野鼠,其中1006只样本有效。捕获野鼠中涉及3目5科10属20种,以齐氏姬鼠332只(33.00%)、灰麝鼩191只(18.99%)、大绒鼠98只(9.74%)居多。野鼠密度平均为12.99%(1025/7893),各县间野鼠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04,P<0.05)。在5个县的49只野鼠中检出中华血吸虫,感染率为4.87%;其中永胜县、弥渡县野鼠中华血吸虫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4.41%、13.87%,各县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28,P<0.05);亚成年与成年鼠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6,P<0.05);KatoKatz法检出7种其他寄生虫虫卵,包括肝毛细线虫、膜壳绦虫、蛔虫、钩虫、鞭虫、肝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检出野鼠数分别为34、16、9、8、7、1、5只,感染率分别为3.38%、1.59%、0.89%、0.80%、0.70%、0.10%、0.50%;并存在混合感染(1.19%)。结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广泛存在野鼠感染中华血吸虫情况,且野鼠感染的寄生虫种类多。
- 孙佳昱王丽芳张云张宗亚周济华宋静袁敏维杜春红
- 关键词:野鼠血吸虫病
-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及防控措施被引量:1
- 2024年
- 经过70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取得显著成效,血吸虫病疫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23年底,全国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但血吸虫病流行因素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全面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仍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产生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消除血吸虫病防治进程。本文阐述了洪涝灾害对钉螺扩散、粪便污染、人群接触疫水、血吸虫尾蚴分布以及人群血吸虫感染的影响,并根据洪涝灾害不同阶段(洪涝灾害前期、洪涝灾害期、洪涝灾害后期)灾情、人群行为、血吸虫感染等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血吸虫病防控措施。
- 张世清
- 关键词:血吸虫病洪涝灾害钉螺防控措施
- 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传播阻断阶段疫情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期间血吸虫病疫情,为消除血吸虫病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方法:收集新建区2015-2020年湖沼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报表及相关资料,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其疫情纵向变化情况。结果:2015-2020年累计开展人群IHA筛查252430人·次,IHA阳性率0.59%~2.32%,各年间IH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446,P<0.001),IHA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73.928,P<0.001);2015-2020年累计耕牛存栏58302头·次,2015-2017年IHA阳性率0.14%~0.75%,2018-2020年IHA阳性率均为0,2015-2017年IH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58,P<0.001),且呈下降趋势(χ^(2)=16.290,P<0.001),2015-2020年人群、耕牛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2015-2020年累计查螺56023.46 hm~2,其中钉螺复现面积20.00 hm~2,各年间查出有螺面积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8.671,P<0.001),且呈上升趋势(χ^(2)=1605.851,P<0.001);有螺框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4.454,P<0.001),呈上升趋势(χ^(2)=1409.411,P<0.001),2015-2020年活螺密度由0.0303只/0.1 m~2波动下降至0.0003只/0.1 m~2,累计药物灭螺总面积为4944.05 hm~2;2015-2020年国家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IHA筛查3587人·次,IHA阳性率4.96%~20.38%,各年间IH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73,P<0.001),且呈上升趋势(χ^(2)=57.895,P<0.001),2016-2020年累计对1036名流动人群进行了IHA筛查,IHA阳性率为1.45%~6.33%,各年间IH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659,P=0.047),2016、2020年本地人群与流动人群IH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_(2016)~2=4.818,P=0.028;χ_(2020)~2=2.364,P=0.124),2017、2018、2019年本地人群与流动人群IHA阳性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_(2017)~2=16.106,P<0.001;χ_(2018)~2=18.428,P<0.001;χ_(2019)~2=15.763,P<0.001)。所有IHA阳性者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通过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已实现全区血吸虫病传播
- 艾丁华李佑兴章萍文雨松李召军余俐桦
-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传播阻断
- 2004-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2004—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4—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人、畜血吸虫病和钉螺调查等相关资料,采用Jio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血吸虫病疫情时间序列趋势变化,以及人、畜病情与螺情间的相关性。结果 2004—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年均变化率为11.91%[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11.91%,P<0.05],呈现3个阶段的波动,其中2004—2007年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95.20%,P<0.05],2007—2017年(APC=-34.52%,P<0.05)和2017—2022年(APC=–1.12%,P>0.05)均呈下降趋势。2004—2022年耕牛阳性率年均变化率为24.59%(AAPC=-24.59%,P<0.05),变化趋势有3个阶段,其中2004—2011年(APC=-29.23%,P<0.05)和2011—2014年(APC=-61.58%,P<0.05)呈下降趋势,2014—2022年呈上升趋势,但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2.66%,P>0.05)。2004—2022年武汉市实有钉螺面积年均变化率为2.47%(AAPC=-2.47%,P<0.05),其中2004—2013年和2013—2022年均呈现下降趋势(APC=-0.80%、-4.11%,均P<0.05)。2004—2022年武汉市活螺平均密度呈现持续下降趋势(APC=AAPC=-11.76%,P<0.05)。2004—2022年武汉市钉螺感染率年均下降18.62%(AAPC=-18.62%,P<0.05),呈现3个阶段的波动,其中2004—2011年和2011—2014年呈现下降趋势(APC=-14.97%、-60.73%,均P<0.05),2014—2022年呈上升趋势,但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2.93%,P>0.05)。2013—2022年武汉市无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例和家畜,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04—2022年,武汉市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与实有钉螺面积(r=0.67,P<0.01)、钉螺感染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耕牛阳性率与实有钉螺面积(r=0.60,P<0.01)、活螺平均密度(r=0.95,P<0.01)、钉螺感染率(r=0.60,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实有钉螺面积与钉螺感染率(r=0.67,P<0.01)也呈正相关。结论 2004—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血吸虫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且人、畜病情与
- 熊月琳王浩李洋左玉婷张佳京王帅刘聪罗华堂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村小学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及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评价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村小学生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并分析血防行为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11月-2022年3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中随机抽取2所农村小学为研究现场,分别设为干预点和对照点。再整群抽取上述学校的全部3~6年级学生共248例为研究对象,对干预组开展5个月以学校为基础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后问卷调查学生的血防知信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小学生血防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血防知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69.44%vs 43.61%,P<0.01)。在血防态度和行为方面,干预组“认为血吸虫病可以消灭”和“在有钉螺地带下水时会穿胶鞋、戴手套等”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59%vs 84.21%,89.81%vs 72.9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OR=0.401,95%CI:0.196~0.822)、五年级(OR=0.293,95%CI:0.091~0.942)、未接受健康教育干预(OR=0.256,95%CI:0.113~0.576)、血防态度消极(OR=0.361,95%CI:0.131~0.992)相对于女生、六年级、接受健康教育干预、血防态度积极更易出现不正确血防行为。结论以学校为基础的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对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农村小学生血防知信行有一定改善。正确血防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 熊月琳王帅王浩李洋罗华堂
- 关键词:血吸虫病知识健康教育小学生
- 2002—2021年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现况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江西省2002—2021年血吸虫病流行变化趋势和现况,为制定和优化该省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21年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疫情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血吸虫病疫情趋势进行分析,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评价人、牛血吸虫感染和钉螺面积变化;用SPSS 25.0软件对2021年度该省达标状况和人群血吸虫感染情况、钉螺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不同城市、不同流行类型地区的差异。【结果】2021年,江西省24个县(61.50%)实现消除标准,其中,山丘型和湖沼型流行县分别有82.60%和31.30%实现消除目标;全省人群血清学阳性率为3.51%,湖沼型流行区血清学阳性率(4.77%)高于山丘型流行区(1.23%)(χ^(2)=3827.51,P<0.001);全省实有钉螺面积84938.32 hm^(2),其中湖沼型82196.86 hm^(2),山丘型2741.46 hm^(2)。2002—2021年,人群和牛血吸虫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年均变化百分比分别为-48.70%和-39.70%,山丘型流行区降幅均高于湖沼型地区;实有钉螺面积呈上升趋势(AAPC=0.50),山丘型流行区的增长幅度(5.80%)大于湖沼型地区(0.40%)。【结论】2002—2021年江西省人群和牛血吸虫感染率持续下降,但钉螺面积增加,湖沼型流行区仍是防治重点地区,山丘型流行区风险不容忽视。应按照“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贯彻落实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 李宜锋李宗光何婷婷谢婧姿吕尚标袁敏林丹丹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2004—2020年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趋势Joinpoint回归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分析2004—2020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该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20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数据,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血吸虫病疫情趋势变化进行分析。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average percent change, AAPC)评价人、牛和钉螺血吸虫感染变化趋势,并应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牛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变化趋势间的相关性。结果 2004—2020年,安徽省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持续下降,年均下降14.8%[AAPC=-14.8%,95%置信区间(confidential interval, CI):(-18.9%,-10.5%),P <0.01]。2004—2015年,安徽省牛血吸虫感染率持续下降[AAPC=-31.3%,95%CI:(-35.1%,-27.2%),P <0.01],2016—2020年连续5年感染率为0。2004—2020年,安徽省有螺面积年均下降0.7%[AAPC=-0.7%,95%CI:(-1.2%,0.3%),P <0.05],活螺密度年均下降9.2%[AAPC=-9.2%,95%CI:(-18.3%,1.0%),P=0.08];2004—2012年感染性钉螺密度持续下降[AAPC=-35.6%,95%CI:(-49.2%,-18.3%),P <0.01],2013—2020年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04—2020年,安徽省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牛感染率、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性钉螺密度、牛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性钉螺密度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59、0.823、0.902,P均<0.01)。结论 2004—2020年安徽省人、牛、钉螺血吸虫感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且三者间显著相关;有螺面积下降幅度较小、钉螺分布范围仍较广,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仍需加强精准防控。
- 高风华丁宋军张世清汪天平何家昶许晓娟代波刘婷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基于Joinpoint回归模型的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为制定消除血吸虫病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4—2020年江西省鄱阳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及2005—2020年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数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对鄱阳县血吸虫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20年鄱阳县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查阳性率分别从24.39%(24 976/102 397)和4.53%(259/5 721)下降至5.37%(2 421/45 100)[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8.64%]和0(0/3 963)(APC=AAPC=-32.07%),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013—2020年鄱阳县耕牛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从1.21%(294/24 332)下降至0.58%(35/5 999),变化趋势有1个趋势变化连接点(AAPC=-8.20%,P> 0.05)。2004—2020年鄱阳县未曾新查出有螺乡与有螺村,查出有螺面积占查螺总面积比例有3个趋势变化连接点(AAPC=-2.30%,P> 0.01)。2005—2020年,鄱阳县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本地居民血检阳性率及校正感染率分别从60.82%(742/1 220)和10.16%(124/1 220)降至5.73%(70/1 221)和0,血检阳性率(APC=AAPC=17.47%,P <0.01)与校正感染率(APC=AAPC=-44.92%,P <0.01)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仅2005、2007年在本地家畜中分别查出10头和2头血吸虫感染牛,感染率分别为10.00%(10/100)和13.33%(2/15);仅于2008—2009年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未发现血吸虫核酸阳性混合钉螺样本。结论 2004—2020年鄱阳县血吸虫病疫情下降趋势显著,但巩固防治成果及消除血吸虫病仍面临挑战。
- 吴新华吴君徐仁美熊瑛陈喆
-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相关作者
- 汪天平

- 作品数:424被引量:2,026H指数:29
-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流行 日本血吸虫
- 张世清

- 作品数:313被引量:1,366H指数:24
-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疫情 血吸虫病流行 日本血吸虫
- 吴维铎

- 作品数:177被引量:65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流行病学 血吸虫病流行 日本血吸虫病
- 张功华

- 作品数:126被引量:544H指数:14
-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血吸虫病流行 长江安徽段 流行病学
- 何家昶

- 作品数:152被引量:55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血吸虫病 钉螺 疫情分析 疫情 血吸虫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