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9篇“ 血液传染“的相关文章
血液传染病检查在输血前的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血液传染病检查在输血前的作用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22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0例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在输血前均接受血液传染病检查(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
王丽
关键词:血液传染病输血前
深圳市坪山区2019—2022年VCT人群血液传染病病原构成及变迁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深圳市坪山区2019—2022年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人群中血液传染病病原构成及变迁,为VCT人群中血液传染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VCT人群参照《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TP)、丙肝病毒(HCV)抗体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统计上述4种病原构成及变化特征。结果共检测VCT标本533份,病原阳性率为21.76%,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66,P=0.244)。阳性人群主要是有性行为相关危险史的中青年男性,但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类型包括单独感染、双重感染和三重感染,HIV单重感染(8.44%)、TP单重感染(9.01%)及HBsAg单独携带(7.88%)、HCV感染(0.56%)、HIV+TP感染(2.81%)、HIV+HBsAg感染(1.31%)、TP+HBsAg感染(0.38%)及HIV+TP+HBsAg三重感染(0.38%)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11,P<0.001);单重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901)。结论深圳市坪山区2019—2022年VCT人群中存在4种血液传染病病原体感染,不同感染类型阳性率及年度阳性人群构成差异主要集中在危险行为史,可根据以上特征制定血液传染病防控措施。
刘晓岑罗亮严彩莲林苇婷吴晓霞
关键词:自愿咨询检测血液传染病病原
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2024年
分析保山市2021~202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方法 无偿献血样本入组时间:2021.01~2023.12;样本量:80673份;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梅毒抗体(抗-TP)、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析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出率变化。结论 3年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总检出率为1.33%,2021~2023年,其检出率逐年下降(1.42%、1.33%、1.22%);抗-TP、抗-HCV、HBsAg、抗-HIV、ALT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4.13%、12.54%、12.07%、13.00%、38.26%;各年份及总阳性检出率中,均ALT占比最高(P<0.05)。结论 保山市2021~202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出率逐年下降,但仍存在部分传染物检出情况,需加强献血前筛查、开展血液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检测质量,保证血液安全。
陈桂余赵继华段志燕杨婧涓段武德
关键词: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无偿献血
核酸检测在血液传染病筛查的应用
2023年
探究在血液传染病筛查中,应用核酸检测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2年12月为本课题研究时间,并从此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手术或输血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1500例需要进行传染病筛查的患者为研究样本病例。先后实施血清学检查及核酸检测方法,为其展开相关指标的检测。统计两组方式的检测结果,并展开数据的分析和比较。结果 血清学检测传染病及核酸检测的总阳性率分别为0.20%(3例)、1.07%(16例),二者相比,核酸检测更具优势,且阳性率更高。联合检测、病毒血清学及核酸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1.33%(20例)、0.2%(3例)、0.6%(9例),(P<0.05)。结论 在血液传染病筛查中,核酸检测与血清学检测的阳性率均较为理想,但二者相比,核酸检测的阳性率更高,更有助于疾病的鉴别与治疗。
孙一标岳云
关键词: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血液传染病
焦作地区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对焦作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加强针对性招募达到提高血液安全和降低输血风险目标。方法对2022年1月31日至2023年2月1日焦作地区69748名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谷丙转氨酶(ALT)、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5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748名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总数为732例,总不合格率为1.05%。其中ALT阳性筛选例数为395例,不合格率为0.57%;HBsAg阳性为157例,不合格率为0.23%;抗-HCV阳性为68例,不合格率为0.10%;抗-TP阳性为79例,不合格率为0.11%;抗-HIV阳性为33例,不合格率为0.05%。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的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HBsAg阳性率和抗-TP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学历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和抗-HIV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献血次数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和HBs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焦作地区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相对较低,但血液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因此建议使用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监测及过滤,以确保临床应用的血液安全。
关茵张卓新高雪郭超群
关键词:献血人群血液传播血液安全传染性指标
血清学与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血液传染性疾病筛查中的作用分析
2023年
探讨血清学与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血液传染性疾病筛查中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2000份为研究对象,常规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后再进行核酸检测,分析HBsAg、HCV抗体和HIV抗体、HBV-DNA等检测结果,计算血清学检测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统计血清学与联合核酸筛查的阳性率以及血清学筛查单试剂阳性样本核酸检测阳性率、观察血清学筛查的漏检率。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率1.15%。血清学联合核酸筛查的阳性率相对高于血清学筛查。血清学筛查单试剂阳性HBV核酸检测阳性符合率12.5%,HCV与HIV核酸检测阳性符合率为0.0%。血清学筛查的HBV、HCV漏检率相对较高,HIV的漏检率较低。结论 血清学与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血液传染性疾病筛查中均有不可替代作用。
黄艳茹梅花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液筛查血清学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在血液传染病筛查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血液传染病筛查[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2019年在该院住院因手术或输血需要检测乙肝五项和抗HCV、HIV抗原抗体的500例患者血清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抗HCV、HIV抗原抗体,提取核酸定性检测HBV DNA、HCV RNA、HIV RNA。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检测病毒载量确认最终结果。结果检测出11例HBV化学发光与核酸定性结果不一致标本,未检出HCV和HIV化学发光与核酸定性结果不一致标本。2例HBsAg阳性HBV DNA定性阴性检测标本检测载量均小于20 IU/mL。9例HBsAg阴性HBV DNA定性阳性样品中2例未检测到HBV DNA载量,6例标本检测到HBV DNA载量小于20 IU/mL,1例标本HBV DNA载量为23.6 IU/mL。结论HBV、HCV、HIV病原体核酸检测有利于检测出窗口期和免疫状态异常的感染者。
李广波轩乾坤羽晓瑜温冬华杨思敏
关键词:乙型肝炎
花都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花都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来完善献血工作策略,减少血液报废率,提升血液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2019年无偿献血者,对其进行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2019年共检测50467血液样本,不合格标本1167例,不合格率2.3%,5项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BsAg(0.9%)、ALT(0.78%)、抗-TP(0.38%)、抗-HIV(0.13)、抗-HCV(0.12%)。三年总不合格率分别为2.57%、1.84%、2.15%,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167例不合格血液标本,女性ALT、HBsAg、抗-HCV的数据明显优于男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抗-HIV、抗-TP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ELISA筛查阴性的样本核酸检测出阳性98份,其中HBV-DNA 98份,阳性率为0.20%,HCV RNA 0份,HIV RNA 0份。结论血站需加大无偿献血知识宣传,降低血液的报废率,同时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熊少欢侯满意李婉仪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报废率临床用血安全
血液传染病多项目快速联检的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血液传染病多项目快速联检的量子点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包括底板、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膜、吸水垫、质控区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梅毒抗体检测区和丙肝病毒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区,结合垫上涂喷有量子点...
陈婷婷王洁王敏孙耀中陈旭强
文献传递
肿瘤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相关血液传染病检测情况分析
2021年
临床中肿瘤患者在手术前或输血前很容易出现血液相关传染病,导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此类患者在输血前和手术前相关血液传染病的检测情况,明确检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无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在所有患者中选择1050例作为研究目标,针对这些患者在输血前和手术前的丙型肝炎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进行分析和检测。结果:在1050例患者的受检血清中,其中HBsAg阳性率占比9.81%,抗-HCV阳性率占比为2.19%、抗TP阳性率占比为0.95%,抗-HIV未检出。结论:为了对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并对患者的利益进行维护,针对患者手术前和输血前进行传染病监测十分有必要,此措施可以对患者的健康进行保证,同时还可以让医疗纠纷发生得以有效避免。
黄景行
关键词:血液检测手术前血液传播性疾病疾病检测

相关作者

陈玉兰
作品数:39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病原菌 耐药性监测 耐药性分析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敏试验
王昌源
作品数:82被引量:332H指数:10
供职机构: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研究主题:脑囊虫病 循环抗原 多房棘球绦虫 囊尾蚴病 脑囊虫病患者
王文艳
作品数:3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血液传染 血栓弹力图 红细胞输注 心胸外科手术 围术期输血
张剑敏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法医学院法医学系
研究主题:法医学 法医学鉴定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心肌缺血 多器官衰竭
韦一佛
作品数:12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滋肾 髓海不足 帕金森病 N-乙酰天门冬氨酸 磁共振波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