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54篇“ 血液病化疗“的相关文章
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
2025年
目的观察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患者中,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与常规间歇给药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取开放性随机对照单盲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感染的患者,完成观察8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延长美罗培南输注时间方法,对照组采用美罗培南传统的间歇给药方法,对比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试验组根据是否合并粒细胞缺乏分为试验-粒细胞缺乏组和试验-非粒细胞缺乏组,分别为19例及21例;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粒细胞缺乏分为对照-粒细胞缺乏组和对照-非粒细胞缺乏组,分别为16例和24例。分别比较试验-粒细胞缺乏组和对照-粒细胞缺乏组、试验-非粒细胞缺乏组和对照-非粒细胞缺乏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比较:(1)疗效:试验组的临床治愈+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P<0.05);细菌清除率试验组(69.57%)高于对照组(5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5,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试验组(12.20±4.97)d和(17003.08±8513.30)元,均低于对照组(16.98±6.60)d和(24343.18±12471.6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6、-3.074,P<0.05)。(2)试验组治疗72 h后体温及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37.09±0.83)℃、(0.49±1.19)ng·mL^(-1)、(27.65±22.83)mg·L^(-1)、(40.20±33.08)mg·L^(-1),均低于对照组(37.55±0.61)℃、(2.47±4.03)ng·mL^(-1)、(53.53±48.90)mg·L^(-1)、(74.91±67.17)m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4、-2.975、-2.997、-2.864,P<0.05)。(3)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00%及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05)。亚组比较:粒细胞缺乏患者中,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组疗效(78.95%)高于常规给药组(43.75%),延长美罗培南给药时间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14.7
邵群方玉燕葛剑李文君林云飞刘凌霄丰雷胡晓武
关键词:美罗培南恶性血液病化疗
血液病化疗患者使用PICC的护理对策分析
2024年
了解血液患者在化疗过程中使用PICC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血液病需要接受化疗的52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在接受PICC护理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相关不良情况做具体分析,并在研究中根据发现的问题做相应的解决。结果 置管更换频率需要保持在1—4次,平均2.3±1.2次,换管时间需要保持在1d~5d之内,平均为4.6±0.2d,穿刺点渗血后护理良例数为16例,涉及患者12例,化疗时间大于等于15天的患者不良情况要高于未产生护理不良的患者;带管出院的患者发生不良情况的概率也要高于未产生护理不良者,差异性很明显,具有值得参考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化疗患者在使用PICC期间存在着很多的护理隐患,因此相关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建立血液PICC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技术护理健康教育以及院外管理,同时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护理人员对PICC并发症的认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不断提升护理工作的预见性。
杨永华
关键词:血液病化疗PICC护理
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饮食干预的研究进展
2024年
恶性血液病患者代谢率高,营养物质消耗高,化疗不良反应易影响患者食欲,从而出现营养不良,不利于患者康复。合理的饮食干预可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营养状况。该文围绕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饮食干预的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科学开展恶性血液病患者饮食的干预、改善患者结局转归提供参考。
陈明锐周晓霞李碧香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饮食干预化疗
滋阴清热解毒法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体会
2024年
中医认为,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属于中医“口疮”“口疳”“口糜”等范畴,多种因素均可致,阴虚和热毒是其核心机,滋阴清热解毒是治疗该的基本大法,临床运用知柏地黄丸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具有显著疗效。该文总结临床中辨治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思路和体会,并通过对临床典型案进行机分析,探索运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口腔黏膜炎的特色。
曹志芳陈涛安倩倩上官发辉刘爽汪小梅周义浪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化疗口腔黏膜炎口疳口糜知柏地黄丸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住层流床的护理探讨
2024年
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层流床护理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来自我科室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接诊的处于骨髓抑制期的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筛选60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30例对照组患者在普通房内给予护理干预,另外30例观察组患者在层流床内给予相应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期间指标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继发感染情况、发热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住层流床的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观察组SAS评分和 SD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各指标(躯体运动、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环境适应力)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处于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时,居住在层流床内提供相应护理对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相关指标,并且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好转,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罗琼黄少虹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骨髓抑制期护理
恶性血液病化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探索急性髓系白血(AML)患者在接受化疗前后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以更好地理解化疗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中心40多例AML患者化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数据。通过宏基因组技术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包括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并结合患者的生理功能、合并症、认知功能、营养状态、多重用药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结果 研究发现化疗明显改变了AML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具体表现为α多样性普遍下降,β多样性增加。同时,某些菌群如Bacteroides减少,而Firmicutes增加,显示了肠道菌群组成的显著变化。此外,化疗后患者的生理功能、合并症状和多重用药情况均有所恶化,但营养状态略有改善。结论 AML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其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与临床症状紧密相关。这一发现强调了在化疗过程中考虑肠道微生态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潜在方向,如通过调整饮食或使用益生菌来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韦惠琴黄滟添秦斯敏王大东杨绍灵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肠道菌群宏基因组临床症状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血液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并发症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在预防PICC导管并发症中起到的作用。方法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入我院就诊的血液病化疗患者中选择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条件的患者110例,按照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管理,收集两组患者出现PICC并发症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感染、静脉炎、血栓、堵管、脱管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植入PICC导管相关问题做的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PICC导管结果显示干预组并发感染、静脉炎、血栓、堵管、脱管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植入PICC导管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化疗周期顺利进行,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也提升了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
刘杰
关键词:血液病化疗集束化护理导管维护
层流床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干预性治疗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层流床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患者,根据使用床不同分为对照组(普通床)与试验组(层流床),每组40例。比较两组感染情况、发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期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试验组感染率、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SAS评分、SDS评分、住院总时间及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使用层流床可有效预防感染,减少发热时间和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时间,并能显著减少住院费用。另外相对独立封闭的环境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感。
刘舒婷李彦珊许玄高玉茜周静然
关键词:层流床恶性血液病骨髓抑制期感染率
反示教法对血液病化疗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反示教法对血液病化疗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血液病患者,将2022年3—8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9月—2023年3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反示教法,比较2组患者对口腔健康知信行情况,口腔黏膜炎症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口腔健康知信行问卷知识层面、信念层面、行为层面评分均上升(P <0.05);观察组口腔健康知信行问卷知识层面、信念层面、行为层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为18.00%(9/50),低于对照组的52.00%(26/50)(P <0.05);干预后,观察组中国医院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量表(Chinese hospital patient experience and satisfaction monitor,CHPESMS)可及入院、投诉与意见管理以及环境与后勤管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一般住院服务、治疗服务以及出院指导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反示教法相较于常规护理,不仅能增长血液病化疗患者口腔相关卫生知识,强化信念,提升口腔相关卫生健康行为,还能降低口腔黏膜炎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一般住院服务、治疗服务以及出院指导服务的满意度。
林珠豆李志峰林莽市
关键词:血液病口腔黏膜炎口腔健康满意度
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疾感知与生活质量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希望在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疾感知与生活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于山东济南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2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化版疾感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对人进行调查。结果: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疾感知得分为50.44 ± 8.22,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5.41 ± 5.04,生活质量得分为59.95 ± 14.06。疾感知与希望、生活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 = −0.676, P < 0.05;r = −0.750, P < 0.05),希望与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 = 0.671, P < 0.05)。希望在疾感知与生活质量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7%。结论:疾感知可直接影响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也可通过希望水平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疾感知,加强积极心态的培养,提高患者希望水平,提高人生活质量。
李亚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生活质量

相关作者

徐晶晶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循证护理 恶性血液病化疗 医护 PICC置管 整体干预
彭军
作品数:158被引量:431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 白血病 抗血小板膜糖蛋白
张艳
作品数:13被引量:97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静脉炎 预防静脉炎 药物湿敷 化疗 血液病化疗
刘加军
作品数:119被引量:37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细胞凋亡 端粒酶 冬凌草甲素 急性白血病
张和平
作品数:62被引量:241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血浆置换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