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6篇“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相关文章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方法的对比。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类风湿关节炎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行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依次采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比较各种检测方式与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评价符合率较高的检测方法的精准性。结果免疫胶体金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4.44%、88.89%、100%;总体符合率分别为:86.67%、83.33%、97.78%;Kappa值分别为:0.39、0.61、0.86。化学发光法仪器温度波动不超过1℃,发光重复率不超过5%,发光稳定性变化不超过±5%,精密度变化不超过8%,化学发光法检测诊断有较高的精准度。结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有良好的结果一致性,化学发光法的精密度较高符合临床诊断要求,值得作为初筛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首选方式,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孟淑艳刘艳丽李冰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酶联免疫法抗体免疫
-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G、补体C3、补体C4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2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DAS-28)评分将观察组分为缓解期组(n=72)与活动期组(n=54)。所有研究对象检测血清CCP抗体、RF、IgG、补体C3、补体C4水平。比较各组各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CP抗体、RF、IgG、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活动期组血清CCP抗体、RF、IgG、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血清CCP抗体、RF、IgG、补体C3、补体C4均异常升高,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度有关,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的重要指标。
- 付鹏张敏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补体C3补体C4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球蛋白G
-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组,均接受血清抗CCP、RF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抗CCP、RF水平[(121.15±76.67)RU/ml、(301.39±188.83)U/ml]均高于对照组[(20.75±6.40)RU/ml、(12.20±5.84)U/ml],P<0.05;观察组血清抗CCP诊断、RF诊断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抗CCP与、RF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与准确度(93.18%,82/88;92.61%,163/176)高于抗CCP诊断(77.27%,68/88;85.23%,150/176)及RF诊断(85.23,75/88;91.48%,161/176)。结论RA诊断中应用血清抗CCP诊断、RF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有较高的抗CCP、RF阳性检出率,但二者联合检测诊断,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且敏感度与准确度也更高,联合检测诊断能达到协同合作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 牛艳妮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 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究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0),其中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指标、炎性因子、免疫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RF)、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托法替布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RF和anti-CCP水平,调节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 孟俏俏王汉伟
- 关键词:甲氨蝶呤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
-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25-羟维生素D、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侵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25-羟维生素D[25-(OH)D]、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骨侵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通许第一医院收治的83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后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每粒25 mg),口服,每日3次,每次1粒,连续用药4周。于治疗前,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晨僵时间、受累关节数目等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完成4周药物治疗后接受X线检查评估骨侵蚀情况,根据X线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骨侵蚀组(n=44)和非骨侵蚀组(n=39)。治疗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治疗后骨侵蚀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对RA患者治疗后骨侵蚀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骨侵蚀组患者的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水平显著高于非骨侵蚀组,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骨侵蚀组(P<0.05)。骨侵蚀组与非骨侵蚀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晨僵时间、受累关节数目及Th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过表达和25-(OH)D低表达是RA患者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25-(OH)D水平预测RA患者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截断值分别为493.979 ng·L^(-1)、400.554 ng·L^(-1)、0.18 Ru·L^(-1)、28.885μg·L^(-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09、0.852、0.867。结论 血清MMP-2、MMP-9、抗CCP抗体过表达及25-(OH)D低表达是RA患者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发生骨侵蚀的危险因素,血清抗CCP抗体、25-(OH)D、MMP-2、MMP-9水
- 贾自晓
- 关键词:骨侵蚀抗环瓜氨酸肽抗体25-羟维生素D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
- 4种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方法学比较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估4种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检测方法,并筛选出符合临床要求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法、免疫透色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该院有关节炎症状的100例患者血清抗CCP抗体。以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采用的定性方法(酶联免疫法)作为参比方法,分别比较其他3种方法与其检测结果的符合率。根据WS/T505-2017指南对符合率较高的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评价。结果免疫胶体金法、免疫透色比浊法和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0%[95%CI(83.9%,100.0%)]、90.0%[95%CI(69.9%,97.2%)]和100.0%[95%CI(83.9%,100.0%)];阴性符合率分别为:62.5%[95%CI(51.6%,72.3%)、82.5%[95%CI(72.7%,89.3%)]和98.8%[95%CI(93.1%,99.8%)];总体符合率分别为:70.0%[95%CI(60.4%,78.1%)]、84.0%[95%CI(75.6%,89.9%)]和99.0%[95%CI(94.4%,99.8%)];κ值分别为:0.40、0.59和0.97。化学发光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厂家说明及临床要求。结论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有良好的结果一致性,化学发光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临床要求,适用于抗CCP抗体的临床检测。
- 周爱娥湛晓琴赵世巧张娟贾双荣
-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免疫胶体金法免疫透射比浊法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诊断意义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三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45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并回顾性分析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的体检资料,将其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A-CCP、RF、CRP水平及3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分析A-CCP、RF、CR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效能。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患者血清A-CCP、RF、CRP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和健康对照组,且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患者血清A-CCP、RF、CRP水平及血清RF、CRP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A-CCP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特异度均显著高于血清RF、CRP检测(均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A-CCP、RF、CRP水平会异常升高,且相比于血清RF、CRP检测,血清A-CCP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相对更高。
- 张银环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
- 河源地区健康人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参考区间的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河源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水平否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以了解河源地区健康人群抗CCP抗体的血清水平分布情况,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相应实验室数据,拟建立本室的血清抗CCP抗体参考范围。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格检查的健康人群917名,入选对象近2年内自我感觉无不适,实验室各项数据指标、心电图、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及女性组,按年龄段不同分为:A组为<20岁、B组为20~<30岁、C组为30~<40岁、D组为40~<50岁、E组为50~<60岁、F组为≥60岁共6个年龄组,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抗CCP抗体水平,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抗CCP抗体随年龄的增长略有增加,但相邻各年龄组间比较、A组与F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为(0.07~29.50)U/mL,女性组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为(0.25~30.00)U/mL;2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性别对抗CCP抗体水平的分布差别不大,不同性别及年龄的健康人群可建立同一参考区间。采用百分位数法,用P2.5~P97.5估计95%双侧正常参考区间范围,P5~P95为95%单侧正常参考区间范围;确定我室健康人群参考区间上限为≤30 U/mL;31~44 U/mL为可疑,≥45 U/mL为阳性。
- 钟国权曾泽霞高雪武何雪爱
- 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 艾拉莫德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滴度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和类风湿因子(RF)滴度的影响。方法66例活动性RA患者中,30例应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A组),36例应用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B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ESR和CRP水平以及ACPA和RF滴度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血清ACPA和RF滴度以及CRP和ES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B组治疗后CRP和ES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血清ACPA和RF滴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WBC总数、Plt计数、ALT、TBil及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H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可有效降低RA患者血清ACPA和RF滴度,且安全性较高。
- 王小琴苏定雷沈敏宁陈兴国任启洁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艾拉莫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
- 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侵蚀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析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侵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信宜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骨侵蚀情况进行检测,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率、骨关节侵蚀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侵蚀呈正相关。结论: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伴有严重的骨关节侵蚀,提示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可以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侵蚀的主要预测指标。
- 冼伟福
- 关键词: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