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13 篇“ 血清淀粉酶 “的相关文章
血乳酸、血清 淀粉酶 水平与急诊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5年 目的探讨血乳酸、血清 淀粉酶 水平与急诊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急诊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预后情况分为病死组(38例)和存活组(24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乳酸、血清 淀粉酶 水平检测,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乳酸、血清 淀粉酶 水平与急诊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病死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评分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病死组血乳酸、血清 淀粉酶 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乳酸、血清 淀粉酶 水平、APACHEⅡ评分是急诊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血乳酸、血清 淀粉酶 单独及联合预测急诊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均>0.7,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高血乳酸、血清 淀粉酶 水平是急诊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且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早期检测血乳酸、血清 淀粉酶 水平对评估急诊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豆路沙 耿玉安关键词:心源性休克 血乳酸 淀粉酶 预后 胰腺术后早期血清 淀粉酶 升高与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开塞尔·阿不都哈迪尔血清 淀粉酶 样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关系2024年 目的研究血清 淀粉酶 样蛋白A(SAA)、血清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23例,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及CAG结果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关血清 指标、SAA及hs-CRP水平;根据IVUS检查获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将患者分为纤维斑块组(46例)、脂质斑块组(24例)、混合斑块组(22例)和钙化斑块组(31例),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血清 指标的关系。结果ACS组血清 SAA、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5);脂质斑块组血清 SAA、hs-CRP水平高于其他斑块组(P<0.05)。结论ACS组患者血清 SAA、hs-CRP较SAP组升高明显,且更易形成不稳定性斑块,可协助IVUS评估斑块易损性。 汪健 季超霞 陈铁龙关键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超声 血清 淀粉酶 、肌酸激酶 与炎症因子对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 淀粉酶 (serum amylase,AMS)、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CK)联合血清 炎症因子检测对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接诊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原学检查是否继发感染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患者均无感染,观察组60例患者继发感染。比较2组患者AMS、CK及相关血清 炎症因子水平,分析风险因素并绘制单一指标、联合指标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观察组患者AMS、CK、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AMS、CK、PCT均为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同时ROC曲线显示,AMS、CK、PCT、IL-6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5、0.884、0.919、0.836、0.965。联合检测准确性高于单一指标检测水平(P<0.05)。结论AMS、CK、PCT及IL-6水平在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患者中升高,且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提升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感染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陈良泉 卢少辉 高裕容 林海渊关键词:血清淀粉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肌酸激酶 血清炎症因子 血清 淀粉酶 和脂肪酶 与有机磷中毒预后的关系2024年 目的分析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 淀粉酶 (AMY)和脂肪酶 (LPS)水平,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3月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93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61例和死亡组32例。根据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出可能影响有机磷中毒预后的因素,比较这些指标在存活组和死亡组间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AMY和LP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存活组有机磷农药摄入剂量少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LPS以及AMY水平低于死亡组(P<0.05),血清 胆碱酯酶 (ChE)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E为有机磷中毒的保护因素(OR=0.993);AMY(OR=1.085)、ALT(OR=1.031)、LPS(OR=1.372)为有机磷中毒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血清 AMY和LPS水平上升时有机磷中毒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和不良预后的风险均会升高。 王娜 陈波关键词:有机磷中毒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预后 血清 淀粉酶 和脂肪酶 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202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 淀粉酶 (AMY)与脂肪酶 (LPS)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 纳入了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胰腺炎患者,同时确定了50位健康人士作为对比群体。对参与者进行AMY与LPS的检测,并深入研究检测所得的数据。探讨各类检测手段在诊断过程中的灵敏度、精确性与特异性。结果 AMY和LPS的水平在各组别中都逐步减少,分别为SAP团队、MAP团队和对照组。对精确度、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对比单独检测AMY与LPS,联合检测更具优势,所有诊断效果指标都有显著提高,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概率小于或等于0.05)。相较于AMY检测,LPS检测在各项诊断指标中表现更为出色,差异体现出了明显的区别(P小于等于0.05)。结论 AMY与LPS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上展现出显著成效值得广泛推广。 张红帅 王婷关键词: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血清 淀粉酶 血清 淀粉 样蛋白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观察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LC)对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围术期指标及血清 淀粉酶 、血清 淀粉 样蛋白A (serum amyloid A,SA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观察组采用TULC,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血清 淀粉酶 和SAA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 淀粉酶 、SA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有效改善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的围术期指标,降低血清 淀粉酶 、SAA水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雷剑辉 宋明华 王新明关键词: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 血清淀粉酶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诊断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太仓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均合理展开C反应蛋白、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检测,对比各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C反应蛋白+血清 淀粉酶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73.68%、89.47%、81.58%;C反应蛋白+脂肪酶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72.63%、89.47%、81.05%;C反应蛋白+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8.95%、97.89%、98.42%;C反应蛋白+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相较C反应蛋白+血清 淀粉酶 、C反应蛋白+脂肪酶 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表现为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应用C反应蛋白+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检测联合诊断,可显著提升诊断灵敏度以及特异度,从而为急性胰腺炎疾病临床确诊以及顺利治疗奠定基础。 杨秋兰 袁俊蓉关键词: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急性胰腺炎 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组,包括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及20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同时选择50例非急性胰腺炎急腹症患者作为A1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A2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展开血清 淀粉酶 水平检测、脂肪酶 水平检测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3组的血清 淀粉酶 水平、脂肪酶 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比较轻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指标测定结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 淀粉酶 水平、血清 脂肪酶 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A2组和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 淀粉酶 水平为(768.49±43.22)U/L、血清 脂肪酶 水平为(1694.88±300.15)mg/L、C反应蛋白水平为(137.49±13.35)mg/L,高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591.85±48.22)U/L、(1232.49±300.13)mg/L、(26.25±4.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8、7.702、56.288,P均<0.05)。随着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患者的血清 淀粉酶 水平、血清 脂肪酶 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出显著提升(r=0.128、0.139、0.137,P均<0.05)。结论临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开展早期诊断工作期间,合理展开血清 淀粉酶 水平、血清 脂肪酶 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工作,可为疾病顺利诊断提供一定依据,发现随着急性胰腺炎病情的严重,患者的血清 淀粉酶 水平、血清 脂肪酶 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出显著提升对于疾病的有效治疗可以奠定基础。 刘瑜关键词: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诊治的5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检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病情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水平,并分析不同检验指标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观察组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检测(P<0.05);而血清 淀粉酶 检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脂肪酶 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急性胰腺炎病情与血清 淀粉酶 、脂肪酶 及C反应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刘颖关键词: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相关作者
张才骏 作品数:155 被引量:523 H指数:14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 研究主题:多态性 心电图 绵羊 血红蛋白 藏羊 卢福山 作品数:101 被引量:196 H指数:7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研究主题:多态性 血液指标 血清淀粉酶 柴达木黄牛 黄牛 王勇 作品数:90 被引量:262 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研究主题:多态性 血液 牦牛 线粒体 柴达木黄牛 张馨木 作品数:64 被引量:261 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 研究主题:四氯化碳 抑肽酶 RHKD/APP 急性胰腺炎 实验性大鼠 孙波 作品数:117 被引量:465 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成纤维细胞 糖尿病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实验性大鼠 大鼠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