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474篇“ 血清白介素-6“的相关文章
血清白介素-6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 pSS)患者血清白介素-6 (IL-6)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探讨其在pSS合并焦虑、抑郁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90例pSS患者,根据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分为pSS伴焦虑、抑郁组和pSS不伴焦虑、抑郁组,行问卷调查并收集人口统计学、临床及实验室资料、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对患者焦虑抑郁及病情进行评估,另按1:1:1比例选取45例我院健康体检人,分析pSS患者血清IL-6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血清IL-6水平比较,pSS伴焦虑、抑郁组显著高于pSS不伴焦虑、抑郁组和健康人组,pSS伴焦虑、抑郁组显著高于pSS不伴焦虑、抑郁组;在抗SSA抗体阳性分布上,pSS伴焦虑、抑郁组抗SSA抗体阳性率较pSS不伴焦虑、抑郁组更高,抗SSA抗体滴度(3 )的患者占比更高(P均<0.05);pSS伴焦虑、抑郁组的ESSPRI、ESSDAI、IgG较pSS不伴焦虑、抑郁组显著升高(P均<0.05);pSS伴焦虑、抑郁组的血沉水平显著高于pSS不伴焦虑、抑郁和健康人组;pSS伴焦虑、抑郁组的病程比pSS不伴焦虑、抑郁组更短;2组pSS患者较健康人组的女性占比更多,男性占比更少(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S伴焦虑、抑郁组血清IL-6与ESSPRI、ESSDAI、SAS、SDS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ESSDAI、ESSPRI是pSS合并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IL-6、ESSDAI对pSS合并焦虑抑郁均有较高预测价值(P < 0.001),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P < 0.001)。结论:血清IL-6水平与pSS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密切相关,可作为pSS合并焦虑、抑郁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叶·叶尔丁其木克米扎尼也古丽·卡哈尔崔天晓张继云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白介素-6焦虑抑郁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3年5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口服普瑞巴林、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天、1周、1个月和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清IL-6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血清IL-6水平。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7.00±0.74)(6.73±0.69),IL-6为(93.53±9.15)(92.10±10.26)ng/L(t分别为1.439、0.570,P均>0.05)。治疗后1天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5.23±0.86)(3.97±0.85),IL-6为(83.31±8.54)(72.74±7.64)ng/L(t分别为5.742、5.056,P均<0.05)。治疗后1周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4.27±0.69)(3.23±0.77),IL-6为(75.30±7.89)(64.06±6.02)ng/L(t分别为5.454、6.204,P均<0.05)。治疗后1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3.57±0.57)(2.80±0.93),IL-6为(64.05±5.74)(55.86±3.99)ng/L(t分别为3.869、6.420,P均<0.05)。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VAS评分分别为(3.07±0.45)(1.87±0.51),IL-6为(55.48±3.39)(48.10±6.10)ng/L(t分别为9.693、5.787,P均<0.05)。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可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症状,降低患者血清IL-6水平。
罗睿韬谭嵘
关键词:神经阻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白介素-6
血清白介素-6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白介素-6(Interleukin,IL-6)、降钙素原(Procalcitonim,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治愈/好转组与死亡组的一般资料,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时期血清IL-6、PCT、CRP水平,分析影响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治愈/好转组有77例患儿,死亡组有9例患儿(死亡组患儿在12h内死亡4例,2d死亡2例,3d死亡2例,5d死亡1例)。在发病12h、12~36h内以及7d内,死亡组IL-6>7pg/mL比例、PCT>0.5ng/mL比例、CRP>10mg/mL比例均高于治愈/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是否胎膜早破、是否为早产儿、有无黄疸、以及分娩方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龄、出生时体重、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IL-6、PCT、CRP是影响新生儿败血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结论:血清IL-6、PCT、CRP水平是影响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监测血清IL-6、PCT、CRP水平,或可为临床调整新生儿败血症治疗策略提供可靠参考资料。
许爱华顾涛李云方飞王静
关键词:白介素-6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新生儿败血症预后
板蓝根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7A的影响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板蓝根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A(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BALB/c小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种不同浓度(250、125、62.5 mg/ml)板蓝根提取物组,每组8只。采用肺炎支原体标准菌株M19滴鼻法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灌胃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提取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法检测小鼠血清IL-6、TNF-α、IL-17A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IL-6、TNF-α、IL-17A水平高于对照组;板蓝根低、中、高浓度组IL-6和IL-17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板蓝根中、高浓度组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板蓝根能缓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炎性病变及过量炎症因子IL-6、TNF-α、IL-17A的释放,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免疫病理损伤。
赵若莲柴琳周宏刘荣均李云芬杨川琪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板蓝根白介素-6免疫病理损伤小鼠
血清白介素-6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的预测价值
叶·叶尔丁其木克
血清白介素-6、淀粉样蛋白A联合降钙素原对儿童社区性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江西省新余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儿童CAP患儿纳入观察组,同期行体检的65名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静脉血5 ml,检测比较两组的IL-6、SAA、PCT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IL-6、SAA、PCT单独与联合检测在儿童CAP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的IL-6为(20.63±2.41)pg/ml、SAA为(12.53±2.35)mg/L、PCT为(1.35±0.29)pg/ml,均高于对照组的(3.48±0.51)pg/ml、(5.31±0.48)mg/L、(0.33±0.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IL-6、SAA、PCT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CAP诊断中的AUC为0.931(95%CI:0.886~0.983),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IL-6、SAA、PCT在儿童CAP患儿的血清内呈明显的高表达状态,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疾病的检出准确率,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可进行大力的推行。
贺元成刘静胡小华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白介素-6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
老年急性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及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0水平变化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衰竭(R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及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急性RF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58)与未感染组(n=40),分析感染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并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数据。结果:感染组58例患者共培养病原菌6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占22.39%,革兰阴性菌48株,占71.64%,真菌4株,占5.97%。主要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呋喃妥因、新诺明较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亚胺培南较敏感。感染组血清IL-6、IL-10水平及肺部感染评分(CPIS)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IL-6、IL-10水平与CPIS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急性R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对抗菌药物具有一定耐药性,临床治疗时应依据药敏试验合理运用抗生素,且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升高,临床可将上述指标作为疾病监测指标。
杜晶张竹青马春梅李红永
关键词: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白介素-1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0配体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0配体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0月厦门市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STEMI组,5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NST-ACS组,另同期选择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0配体水平。结果STEMI组血清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0配体的水平均高于NST-ACS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0配体的水平变化进行检测,能够对患者病变程度进行评价,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值得研究和推广。
吴炜鹏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CD40配体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浓度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2023年
通过对比急性和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IL-6的表达水平与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评估IL-6的表达在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4例;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96例。统计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血清白介素-6的浓度水平与冠脉综合征的关系。2.利用临床诊断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B组;C组);即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一步对比三组间血清白介素-6浓度水平差异。结果 1)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组IL-6的表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IL-6的表达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肌钙蛋白I的升高;血清白介素-6浓度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ACS组患者IL-6的表达显著增高;且与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进一步的;白介素-6可以作为早期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的分子靶标;从而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
任文婷刘新汪志华边长勇熊伟平
关键词:ACS
血清白介素-6、红细胞沉降率及血红蛋白联合预测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反应性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血红蛋白联合预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反应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8例KD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对IVIG治疗是否敏感分为反应组(48例)和无反应组(3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IL-6、ESR、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KD患儿IVIG无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IL-6、ESR、血红蛋白单项及三者联合检测对KD患儿IVIG反应性的预测效能。结果反应组血清IL-6、ESR低于无反应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无反应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IL-6、ESR、血红蛋白是KD患儿IVIG无反应性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6、ESR、血红蛋白预测KD患儿IVIG反应性的线下面积分别为0.749、0.731、0.750,临界值分别为38.605pg/ml、68.335mm/1h、106.59g/L,三者联合检测预测KD患儿IVIG反应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线下面积为0.925,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1.70%、93.30%。结论血清IL-6、ESR及血红蛋白可作为预测KD患儿IVIG反应性的有效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临床预测价值。
高松葛娟王红群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红蛋白

相关作者

李静
作品数:5,260被引量:17,025H指数:4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护理 乳腺肿瘤 循证医学 META分析 乳腺癌
袁勇
作品数:4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血清白介素-6 骨密度 去势大鼠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
高波
作品数:112被引量:397H指数:12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脑水肿 影像学 影像学表现
陈文思
作品数:55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耐药性分析 耐药性 微量白蛋白 HBV_DN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王东信
作品数:272被引量:2,329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老年患者 围术期管理 术后谵妄 谵妄 围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