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53篇“ 血管活性因子“的相关文章
- 乳宁颗粒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究乳宁颗粒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于2020年12月-2021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乳腺增生症病人分为参照组(他莫昔芬治疗)和试验组(乳宁颗粒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各40例,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用药前研究对象的各项症状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试验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用药前研究对象的血管活性因子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试验组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催乳素(PRL)、雌二醇(E2)低于参照组,孕酮(P)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将乳宁颗粒联合他莫昔芬治疗应用于乳腺增生症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调整血管活性因子水平。
- 许四化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乳宁颗粒他莫昔芬血管活性因子
- 内镜下金属夹止血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管活性因子及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夹止血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金属夹止血联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金属夹止血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24 h胃液pH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小板计数(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低于对照组,生长抑素(S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夹止血联合大剂量奥美拉唑用于上消化道出血中能提高止血效果,调节血管活性因子表达,促进胃黏膜修复,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宋军峰杨蕾李岩
- 关键词:奥美拉唑上消化道出血血管活性因子
- 乳宁颗粒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究乳宁颗粒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对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对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从2019年2月-2021年8月收治的120例乳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宁颗粒治疗,两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内分泌指标、血管活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乳房肿块、乳房经前胀痛、胸闷胁胀、少气懒言、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数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E2、PRL、VEGF、bFGF较低,P和WHOQOL-100量表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宁颗粒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突出,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并能有效调节其内分泌指标及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
- 王希超
- 关键词:乳宁颗粒他莫昔芬乳腺增生症疗效血管活性因子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血管活性因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血管活性因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86例,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比较2组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治疗后4周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血清内皮素(ET)、血管升压素(AVP)水平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ET、AVP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B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疗法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引流量及缩短住院时间,并可降低血管活性因子含量。
- 李德辉郭东亮
- 关键词:颅内血肿清除术亚低温治疗术后引流量血管升压素
- 基于血管活性因子特性探讨从脾论治ITP止血机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基于血管活性因子特性探讨“从脾论治”ITP疗效机制。方法:以被动型免疫造模法建立ITP小鼠模型,以强的松、健脾益气方、健脾益气摄血方、归脾汤为干预药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模型小鼠血清ET-1、NO、NOS3、TXA2、PGI2、vWF、VCAM-1、TM含量。结果:1)升血小板疗效: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注射APS后各组小鼠外周血PLT计数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第8天各组小鼠外周血PLT计数明显升高(P<0.01)。2)止血疗效:给药前除正常对照组外,实验各组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给药第6天、第8天,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出血分级下降(P<0.01)。3)血管促凝因子:与正常组比较,各组ET-1检测值明显下调(P<0.01);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TXA2检测值明显上调(P<0.01);与正常组比较,实验各组vWF检测值明显下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VCAM-1检测值明显下调(P<0.01)。4)血管抗凝因子:与正常组比较,实验各组NO检测值明显下降(P<0.01);除归脾汤组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NOS 3检测值显示明显下调(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PGI 2检测值明显下调(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TM检测值明显下调(P>0.05)。结论:从脾论治方升高ITP模型小鼠外周血PLT计数以及有效止血与上调血管促凝因子TXA2、VCAM-1,下调PGI 2、TM检测值,平衡促凝与抗凝因子密切相关。
- 王珺张雅月王佳王冲陈科陈信义郎海燕
- 关键词:脾不统血证从脾论治血管活性因子
- 三七通舒胶囊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气滞血瘀型患者血小板、血管活性因子及康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三七通舒胶囊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iabetic 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DLEAD)气滞血瘀型患者血小板、血管活性因子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肾脏内分泌科收治的DLEAD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生活干预和规范二级预防,观察组加用三七通舒胶囊辅助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PAgT)、CD62p阳性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A2,LP-PLA2)、TXA2血小板功能,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踝臂指数检测(Ankle arm index,ABI)、足背动脉内径、流阻力指数(RI)、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gT和TXA2较治疗前下降,CD62p阳性率和LP-PLA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AgT和TXA2低于对照组,CD62p阳性率和LP-PLA2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T-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NO、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ET-1、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BI、足背动脉内径均较治疗前升高,RI、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ABI、足背动脉内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RI、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6,P=0.294)。结论对DLEAD采用三七通舒胶囊辅助治疗,能改善血小板功能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仲丽丽王姝琴吕忠美
-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三七通舒胶囊血小板内皮功能
- 藤灸四花穴对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小鼠的血管活性因子及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研究藤灸四花穴对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小鼠的血管活性因子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db/db小鼠分为血瘀模型组、α-硫辛酸组、假藤灸组、藤灸3个亚组,分别给药、藤灸四花穴治疗6周,检测热痛觉阈、血糖及血清ET、NO、NOS、MDA含量,光镜观察胰腺组织形态,Weston-blot检测HO-1蛋白。结果藤灸3个亚组的热痛觉阈改善明显(P<0.05);藤灸25 min组的血糖、ET、NO、NOS、MDA改善显著(P<0.01);藤灸3个亚组胰腺组织切片HE染色发现炎症表现减轻;藤灸3个亚组的HO-1表达有所加强。结论藤灸四花穴能明显改善血瘀型DPN小鼠的周围神经功能和血瘀病理,也能减轻胰腺慢性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改善血管活性因子、抗氧化因子、及加强HO-1的表达,最终改善微循环。
- 杨帆牛坤谢毅强符致坚虞道锐尹德辉牛乾
- 关键词:民族医药四花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红素氧合酶1
-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肾血流和血清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及对肾血流和血清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中60例接受腹水浓缩回输治疗,42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2 w。使用超声检测肾主动脉(MRA)、叶间动脉(IRA)和段动脉(SR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检测血清内毒素(LPS)、血栓素(TX)、白三烯(LT)、醛固酮(ALD)和心钠肽(ANP)水平。结果在治疗2 w末,观察组24 h尿量为(1864.9±206.5)ml,显著多于对照组【(1050.7±186.2)ml,t=5.366,P=0.000】;观察组腹水消退时间为(13.8±4.5)d,显著短于对照组【(20.3±8.0)d,t=5.011,P=0.000】;观察组MRA、IRA和SRA肾血管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分别为(75.5±9.0)cm/s、(37.2±4.4)cm/s和(56.4±5.7)cm/s,显著快于对照组[分别为(71.4±8.5)cm/s、(35.2±3.9)cm/s和(52.3±5.0)cm/s,P<0.05];观察组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分别为[(25.7±3.6)cm/s、(16.3±3.1)cm/s和(14.9±2.7)cm/s,显著快于对照组[分别为(22.3±3.7)cm/s、(14.2±2.6)cm/s和(12.0±2.6)cm/s,P<0.05];观察组血清LPS、TX、LT和ALD水平分别为(10.6±1.8)pg/ml、(95.2±14.5)pg/ml、(88.4±7.7)pg/ml和(189.6±12.4)pg/ml,均显著低于,而血清ANP水平为(347.1±60.4)ng/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2±2.1)pg/ml、(104.5±18.7)pg/ml、(94.7±8.5)pg/ml、(198.7±15.8)pg/ml和(271.3±44.7)ng/L,P<0.05】。结论采取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近期消退腹水作用明显,可能与改善了肾血流量,调节了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有关。
- 贺连栋曹淑琴韩灿陈有玺
- 关键词:腹水浓缩回输血管活性因子
- 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管活性因子变化意义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肝功能和血管活性因子变化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单纯肝硬化失代偿期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300 ml共32例与<300 ml共48例,观察组根据随访3个月的临床转归分为无并发症组65例和并发症15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间患者、观察组内出血量≥300 ml与<300 ml间患者、观察组内无并发症与并发症间患者的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凝血指标包括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管活性因子包括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Ang)-II。结果肝功能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ALT、AST和TBi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降低;凝血指标比较发现,观察组D-D、FBG、PT和AP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因子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PRA和Ang-I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观察组出血量≥300 ml患者的肝功能、凝血指标和血管活性因子表达水平与<300 ml的患者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上述指标间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检测肝功能和血管活性因子对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出血量以及评估短期预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刘君
- 关键词:肝功能凝血指标肾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 血管活性因子及炎性因子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异常表达的意义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内皮素(endothelin,ET)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乙型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中的表达,探讨血糖对门静脉高压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首次乙型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其中合并T2DM 18例,另取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20例为对照,观察出血组肝储备能力(Child-Pugh评分)、出血年龄、出血方式(呕血率)、休克指数(shock index)、病情轻重程度及近期再出血率情况,并检测三组NO、ET、hsCRP及PCT水平。结果T2DM组与nonT2DM组出血方式均以呕血为主,近期再出血率T2DM组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NO、ET、CRP、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VB)+T2DM组水平最高。结论高血糖是门静脉高压形成高危因素,可能与炎性相关的血管增殖相关。
- 王芳徐雷张囡囡
-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血管内皮素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相关作者
- 睢大员

- 作品数:147被引量:1,159H指数:2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自由基 碟脉灵注射液 心室重构 刺五加叶皂苷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曲绍春

- 作品数:215被引量:1,559H指数:24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自由基 血液流变学 心室重构 刺五加叶皂苷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于小风

- 作品数:57被引量:45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心室重构 血管活性因子
- 赵学忠

- 作品数:105被引量:61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心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福辛普利 冠心病
- 徐华丽

- 作品数:118被引量:65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自由基 人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0(S)-原人参二醇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