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91篇“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相关文章
可溶性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川崎病患儿中的表达及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天津市东丽医院儿科收治的4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清sVCAM-1水平,并分析其与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根据sVCAM-1处理浓度不同分为空白组(0μg/L)、低浓度处理组(10μg/L)、高浓度处理组(100μg/L),噻唑蓝法检测3组细胞增殖活力,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水平。将高浓度处理组HCAEC分为无NF-κB抑制剂组和NF-κB抑制剂组,分析凋亡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清s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239±34)ng/L比(69±28)ng/L](P<0.01),sVCAM-1水平与WBC、CRP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3,P<0.001;r=0.720,P<0.001)。不同浓度sVCAM-1处理培养24、48 h,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增殖活力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低于低浓度处理组[(69.4±3.7)%比(78.7±1.8)%、(25.9±5.7)%比(43.8±7.5)%](P<0.01)。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细胞凋亡率、NF-κB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组[(62.6±4.1)%比(29.0±4.3)%、2.42±0.48比1.17±0.12](P<0.01)。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Bcl-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低于低浓度处理组(34±6比76±8)(P<0.01);低浓度处理组和高浓度处理组Bax、caspase-3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且高浓度处理组显著高于低浓度处理组(146±10比66±13、195±20比106±15)(P<0.05或P<0.01)。NF-κB抑制剂组NF-κB、Bax、caspase-3表达以及
张爽马超凡刘智伟刘莉莉王宁程宇
关键词:川崎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冠状动脉损伤内皮细胞凋亡
肿瘤组织微小RNA-542-3p、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特征与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微小RNA-542-3p(miR-542-3p)、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与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实施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91例进行临床研究,其中43例患者于术后1年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组)、48例患者手术后1年检查未出现复发病灶(非复发组),对比两组第一次手术后病灶组织标本中的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差异,并分析miR-542-3p、VCAM-1蛋白表达与胶质瘤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其预测复发的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水平低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中VCAM-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组患者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Ⅲ级患者占比、低分化患者占比、非全切手术方式患者占比、肿瘤浸润率均高于非复发组,复发组患者术后放化疗患者占比低于非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42-3p表达降低、VCAM-1蛋白阳性表达、手术范围非全切是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预测脑胶质瘤手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84(95%CI:0.690~0.877)、0.725(95%CI:0.621~0.829)。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miR-542-3p表达、VCAM-1蛋白表达与肿瘤手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用于临床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列祥王协峰何裕超蔡畅付宪华李猛徐进姜宁陈宏璘
关键词:胶质瘤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复发
管细胞黏附分子-1中和性抗体在制备抑制癌症痛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管细胞黏附分子‑1中和性抗体在制备抑制癌症痛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以小鼠乳腺癌为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观察到管细胞黏附分子‑1中和性抗体显著抑制乳腺癌PNI进展,对小鼠乳腺癌痛和运动功能都有显著...
张永辉陈罡袁野王颖 叶芷欣
管细胞黏附分子1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探讨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病区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NSTE-ACS患者180例,根据6个月后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MACE组49例和未发生MACE组131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STE-ACS患者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以及联合诊断模型对老年NSTE-ACS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MACE组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红蛋白、AIP以及VCAM-1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MA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显示,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标准化AIP为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危险因素(OR=1.024,95%CI:1.014~1.035,P=0.000;OR=1.957,95%CI:1.174~3.262,P=0.000;OR=2.808,95%CI:1.343~5.87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VCAM-1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29(95%CI:0.890~0.968,P=0.000),敏感性为81.60%,特异性为90.80%,约登指数为0.7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24(95%CI:0.759~0.889,P=0.000),敏感性为75.50%,特异性为83.20%,约登指数为0.587;AIP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62(95%CI:0.806~0.917,P=0.000),敏感性为91.80%,特异性为66.40%,约登指数为0.725;三者联合�
王露朝马妮娜曹建耿李科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LDL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管细胞黏附分子1、P14Arf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及术后复发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究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P14Arf蛋白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取10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脑胶质瘤组织标本(脑胶质瘤组)以及30例因颅脑损伤行内减压术患者的正常脑组织(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CAM-1和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各级别之间的表达差异。根据术后6个月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脑胶质瘤组织VCAM-1和P14Arf蛋白表达,分析各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脑胶质瘤组中胶质瘤家族史、汽柴油接触史、射线或电磁场接触史、金属铅接触史、农药接触史、VCAM-1和P14Arf蛋白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吸烟及饮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VCAM-1高表达率逐渐上升,P14Arf蛋白高表达率逐渐下降,Ⅲ、Ⅳ级别脑胶质瘤患者VCAM-1和P14Arf蛋白高表达水平与Ⅰ、Ⅱ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Ⅱ级患者间VCAM-1和P14Arf蛋白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Karnofsky评分患者VCAM-1和P14Arf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VCAM-1高表达率及P14Arf蛋白低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结论 VCAM-1和P14Arf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情进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治的参考指标。
雷艳杰赵舒杨卜晓红宋艳芳马世杰
关键词:脑胶质瘤P14ARF蛋白
清溶解素E_(1)、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清溶解素E_(1)(RVE_(1))、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水平与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收治的89例HT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回顾性分析本院同时间段体检健康的甲状腺功能正常者45例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清RVE_(1)、VCAM-1表达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清RVE_(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V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甲状腺过氧化物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高于对照组(P<0.05),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对照组(P<0.05)。清RVE_(1)表达水平与清TgAb、TSH、TPOAb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FT3、FT4呈正相关(P<0.05);清VCAM-1表达水平与FT3、FT4呈负相关(P<0.05),与TgAb、TSH和TPOAb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T患者清RVE_(1)、VCAM-1表达水平与HT患者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
诸天军赵纪维
关键词:桥本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甲状腺功能数据相关性
可溶性管细胞黏附分子-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清中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HSP患儿86例(HSP组),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101例(对照组)。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清sVCAM-1,计算NLR。比较对照组和HSP组NLR、sVCAM-1水平变化。比较HSP组不同疾病分期患儿NLR、sVCAM-1水平变化。随访6个月,根据肾脏病变或复发情况将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14例)和预后良好组(72例)。比较HSP组不同预后患儿NLR与sVCAM-1水平变化,分析NLR与sVCAM-1水平对HSP患儿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HSP组NLR与sVCAM-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患儿NLR、sVCAM-1水平更高(均P<0.05)。在HSP组中,急性期患儿NLR、sVCAM-1水平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05)。预后不良组NLR、sV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NLR联合sVCAM-1预测患儿预后不良的AUC为0.712,高于NLR与sVCAM-1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NLR与sVCAM-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HSP患儿sVCAM-1和NLR水平升高,与病情活动性和预后有关,两者联合对患儿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王爱琳潘靓张金秀刘冬阳唐文秀席阳王丽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病情活动性预后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通过降低管细胞黏附分子-1减缓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024年
目的探究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AS)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5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和PCSK9抑制剂干预组,每组15只。以普通喂养方式为对照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构建AS模型组,高脂喂养并给予PCSK9抑制剂作为PCSK9抑制剂干预组。实验结束后取小鼠浆测定脂浓度;取小鼠主动脉根部,制作切片并通过油红O染色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S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主动脉组织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取小鼠胸主动脉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主动脉中VCAM-1的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ELISA测定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浓度。结果AS模型组小鼠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K9抑制剂干预组浆TC、TG、LDL-C、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SK9抑制剂干预组浆TC、TG、LDL-C水平低于AS模型组,HDL-C高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模型组主动脉硬化斑块相对面积大于对照组,而PCSK9抑制剂干预组斑块相对面积小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模型组和PCSK9抑制剂干预组小鼠主动脉VCAM-1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CSK9抑制剂干预组VCAM-1蛋白表达及mRNA水低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模型组浆TNF-α、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而PCSK9抑制剂干预组浆TNF-α、PAI-1水平低于AS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SK9抑制剂干预组浆TNF-α、PAI-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SK9抑制剂可降低液中炎症因子TNF-α和PAI-1浓度,从而减少主�
郑方芳邓琴琴熊芳芳刘衍冬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莫西沙星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和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和管细胞黏附分子-1(VACM-1)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5例。其中采用比阿培南治疗者为对照组,采用莫西沙星联比阿培南治疗者为联合组。比较2组患者疗效、病原菌检出率、炎性因子、清CD40L和VACM-1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与79%),治疗后致病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χ^(2)=21.714、4.812,P<0.05);联合组肺部体征、咳嗽、气喘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4.751,P=0.018;t=4.369,P=0.023;t=5.134,P=0.007);联合组治疗后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CD40L和VAC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3.721,P=0.019;t=4.021,P=0.016;t=4.739,P=0.012;t=3.792,P=0.020;t=5.134,P=0.001);联合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4,P=0.381)。结论莫西沙星联合比阿培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清CD40L、VACM-1表达明显下调,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凌洁陈娟红张帅
关键词:莫西沙星比阿培南炎性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乳腺癌患者管细胞黏附分子1 B7-同源物2及组织分泌型蛋白Dickkopf-1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B7-同源物2(B7-H2)及组织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7月间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另收集同期健康女性志愿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空腹外周静脉4 ml,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清VCAM-1、B7-H2浓度。术中采集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病灶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组织标本中DKK-1、VEGF蛋白表达。收集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女性志愿者的人口学资料,以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后对乳腺癌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不良预后发生情况。结果乳腺癌组清VCAM-1浓度(67.81±19.27)ng/ml、B7-H2浓度(484.29±31.70)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织中DKK-1蛋白相对表达量(4.46±1.32)、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4.81±1.5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VCAM-1、B7-H2浓度在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癌的乳腺癌患者清VCAM-1、B7-H2浓度明显低于其他病理类型,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有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清VCAM-1、B7-H2浓度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无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清VCAM-1、B7-H2浓度在不同年龄、肿瘤直径、孕激素受体表达、雌激素受体表达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KK-1、VEGF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癌的乳腺癌患者DKK-1、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病理类型,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
刘俊杰朱娟英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相关作者

王伟
作品数:4,116被引量:17,412H指数:3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星形胶质细胞 海拔 细胞周期 冠心病 儿童
刘玲
作品数:24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口腔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 口腔鳞癌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原位杂交
刘冬青
作品数:55被引量:215H指数:7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对氧磷酯酶1 白癜风 合并代谢综合征
尚可
作品数:38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对氧磷酯酶1 破骨细胞 代谢综合征 体外培养
朱彦琪
作品数:29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动脉粥样硬化 干细胞 后核 L-精氨酸 心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