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0篇“ 行刑衔接“的相关文章
- 数字检察下行刑衔接监督的边界拓展与规范
- 2025年
- 在数字检察的影响下,行刑衔接监督一改被动性、事后性、表层性监督的特点,形成了类案化、穿透式、融合式的监督模式,畅通了行刑衔接的渠道。与此同时,数字化的监督方式使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产生了向一般监督职能扩张的趋势,检察机关存在代替行政机关履职之嫌。鉴于数字检察多聚焦于暗藏在社会管理灰色地带的新型犯罪,现阶段应当允许检察机关利用自身一体化的履职优势,对行政机关难以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加以挖掘;在数据使用上恪守比例原则,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落实分级分类的管理要求;尝试构建专门性的行刑衔接监督模型,以“行刑衔接清单管理+行刑衔接类型化监督”的运行逻辑,涵盖更加全面的行刑衔接监督范围。
- 王若冰
- 关键词:法律监督数据共享
- 数字检察赋能行刑衔接:前提、可行性及路径
- 2025年
- 检察机关是行刑衔接的重要枢纽,探讨数字检察赋能行刑衔接意义重大。数字检察与行刑衔接均以系统治理为目标,前者能够提升行刑的衔接紧密度、畅通后者的信息共享渠道、优化后者的部门协同机制,因此数字检察能够为行刑衔接赋能。在赋能路径上,应当进行类型化构建,使数字检察在最狭义和狭义行刑衔接中发挥直接作用、在广义和最广义行刑衔接中发挥间接作用,同时要区分检察机关在行刑衔接中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双重角色,分别进行事中赋能和事后赋能。
- 方颉琳
- 关键词:检察视角行刑衔接类型化
- 行刑衔接问题研究——以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为视角
- 2025年
- 本文探讨了行刑衔接问题,特别是以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为视角。分析了行政违法与刑事违法的区分方法,探讨了行刑双向衔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通过研究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本文提出了统一法律规范、建立协同执法机制、完善证据转化规则和强化司法审查功能等实施路径,旨在为司法实践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以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 罗钰雯
- 关键词:行刑衔接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刑事处罚
- 行刑衔接视域下大学生涉帮信罪出罪路径探讨
- 2025年
- 近年来,大学生在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中入罪率较高,亟待进行有效治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大学生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苛责较重,与其帮信行为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当事人的主观恶性及再犯可能性不相适应,传统的重刑主义思想仍占据主导地位。在行刑衔接视域下,大学生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出罪路径存在多种可能。一方面,公安机关应当坚持以公正执法司法、刑法谦抑性及刑法预防犯罪的理念为指引,构建行政程序优先的行刑衔接体系;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应当加强立案监督,畅通行刑衔接中“由刑到行”的程序性工作机制。由此,对于大学生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司法机关应当摒弃刑事绝对优先理念,优先行政处罚或不失为良策。
- 杨昌宇吴天昊
- 关键词:行刑衔接行政程序
- 土地犯罪刑事风险探究与规制——基于行刑衔接的犯罪治理逻辑
- 2025年
- 从计划经济中的固化配额制到市场经济中杠杆作用的集中释放,土地资源流转交易更加活跃,在增进土地利用与交换价值的同时,也增大了土地犯罪风险。土地犯罪风险与土地法益类型具有相关性,土地流转过程涉及土地管理秩序法益、土地审批过程涉及公职廉洁性法益、土地开发使用过程又可能涉及环境资源保护法益,在以上土地审批、流转、交易、开发过程中对相关法益的损害必然会生成多元刑事风险。基于此,根据法益之间的关联性,可将土地犯罪类型化为直接性土地犯罪与间接性土地犯罪。通过规范保护目的的实质化调整,应当形成土地犯罪的前置行政立法和刑事立法的有效衔接,即前置法中要明确细化土地管理规定,为刑事违法评价提供一般性违法前提;在刑事法中设置专属的双层次土地犯罪规制体系,并以法益的实质损害作为评价的逻辑基础,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
- 杨猛
- 关键词:土地犯罪行刑衔接
- 行刑衔接视角下妨害药品管理罪客观要件的教义学阐述
- 2025年
- 妨害药品管理罪客观要件的认定是实践难题,《药品管理法》及相关药品行政规范是重要的认定依据。妨害药品管理罪保护的法益,应当包括国家药品管理秩序和公众生命健康安全。对本罪客观要件的解释应坚持行刑衔接理念,参照前置行政法规范进行违法性判断。此外,行政犯的行为违法性,不仅应当依据前置法的规定判断,还应经过刑事不法判断独立性的二重筛选。对妨害药品管理罪的四种实行行为进行独立判断也是认定本罪客观要件、准确适用本罪的关键。一是生产、销售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禁止使用的药品,该种行为罪与非罪之界限的确定在于明确禁药的具体范围。二是未取得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或者明知是上述药品而销售,这里所说的“批准证明文件”应是与药品自然属性相关的证明文件,不应将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列入其中。三是药品申请注册中提供虚假的证明、数据、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刑法中的虚假材料应当限于可能直接影响药品安全、有效性的申请注册材料。四是编造生产、检验记录,包括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进行虚假记录、应记录而未记录以及事后隐瞒、篡改真实记录等破环生产、检验记录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行为。
- 王刚徐瑜蔓
- 关键词:客观要件行刑衔接违法性判断
- 行刑衔接视域下污染环境犯罪的治理路径——以欧盟《环境犯罪指令》为借鉴
- 2025年
- 环境犯罪同时涉及行政、刑事责任,完善的衔接机制是充分调动环境法律体系规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关键。由于我国相关法律之间呈非对应结构、法益保护理念还不到位、法律中缺乏具体的操作细节和明确的界定、实践中经济刑罚与环境恢复性措施适用难达预期等问题,导致我国环境领域行刑衔接不畅,影响了环境治理效果。欧盟2024年《环境犯罪指令》通过明确法益内容、量化入罪标准、优化刑种、创设刑法独立环境合理划分了行政与刑事责任,加强了环境犯罪的预防性治理。我国可以借鉴其经验,通过完善前置法推动修复性措施适用,持续推进《环境法典》编纂工作;细化刑法规定、完善刑种设置以对接前置法;依托检察一体化,强化检察机关的实质性审查功能,来优化行刑衔接机制。
- 王帅李婧雯
- 关键词:环境犯罪行刑衔接
- 网络不法行为的行刑衔接——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为例
- 2025年
-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自设立以来适用率极低,长期以往将导致该条款逐渐趋于僵尸化。根据司法现状分析,法规范适用不清晰与行政执法“大卡口”导致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不能有效衔接。基于此,应在法秩序统一性原理下,坚持刑事违法性判断的独立性和实质解释论,以质量统一说作为违法性判断模式,进而明确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的界限。应当完善违法性规范认定,限定安全管理义务范围、明晰责令改正的法律性质、明确拒不履行的内在要求,实现行刑衔接的畅通和网络不法行为的有效打击。
- 樊少江郑延谱
- 关键词:行刑衔接责令改正
- 增值税骗税行为司法认定的二元路径及行刑衔接
- 2025年
-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4]4号)的实施,增值税骗税案件司法认定的二元路径从退税环节扩展至抵扣环节,进而由行刑冲突导致的骗税案件司法认定和行刑衔接的困境也将随之扩展。准确把握骗税案件司法认定的二元路径需要解构增值税抵退机制,以是否实际缴纳增值税区分骗税行为,以法益贯通“虚抵”“骗抵”与“税后骗税”“非税骗税”的内在逻辑。消除骗税案件行刑衔接的障碍,需要在法秩序统一的立场下,遵循行刑违法性判断的相对独立性,避免重复评价。
- 刘荣韩凤艺
- 关键词:增值税骗税增值税专用发票
- 文物案件行刑衔接研究
- 近年来,我国针对文物领域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度不断加强,在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中,暴露出行刑衔接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针对文物案件行刑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分析,顺畅文物案件的移送,规范文物案件的证据衔接,发挥检察机关...
- 王晋慧
- 关键词:行刑衔接案件移送检察监督
相关作者
- 田宏杰

- 作品数:161被引量:2,273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刑法 行政犯罪 司法适用 行政犯 司法认定
- 陈瑞华

- 作品数:346被引量:11,410H指数:7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合规 企业 刑事 刑事诉讼 整改
- 陈涛

- 作品数:32被引量:84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警察学院
- 研究主题:犯罪 侦查 犯罪侦查 食品安全 行刑衔接
- 仝其宪

- 作品数:53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忻州师范学院法律系
- 研究主题:档案犯罪 档案 行刑衔接 刑事司法 档案安全
- 练育强

- 作品数:51被引量:33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行政执法 刑事司法 刑事 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