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9篇“ 表达权“的相关文章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表达权研究
-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发展的新空间,并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实践行为形态与习惯。现实与技术的交融使网络空间中的每个主体都有了行使表达权利的可能,以满足自身认知再现,思想外化,理念传播的需求。...
- 刘美辰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表达权
- 利益衡量视域下个人信息删除权与新闻媒体表达权的冲突与协调
- 合理的遗忘是一种美德,它使得社会个体享有清白的历史,提供社会个体得以重新开始的机会,数字记忆的完整性是一种更加严苛的数字“圆形监狱”。自欧盟提出删除权(被遗忘权)以来,各国由于自身历史、政治等多种因素,对删除权(被遗忘权...
- 刘柔岐
- 关键词:新闻报道
- 美颜软件运用中表达权与知情权的冲突风险与调适
- 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将表达的关口进一步开放,个体可以在网络世界中塑造新的形象以表达自我,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与己相关的图片、视频是个体表达自我的方式之一。由于“颜值经济”越发火热、美颜软件不断普及,人们为了在网络社交平台上...
- 廖秀梅
- 关键词:表达权知情权法律规制
- 我国网络表达权的行使限度研究
-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途径,给人们表达个人意见以及相互交流思想提供了更为便捷、宽阔的平台。然而,在实现网络表达权的过程中也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明晰权利的边界及限制权利的行使,...
- 陈俊轩
- 关键词:权利行使规制
- 网络文明时代网络表达权的概念界定与生成过程
- 2023年
- 网络表达权在网络文明时代中,存在于网络技术发展产生的表达空间内,基于网络实践活动而建构和发展的关系,呈现为表达权力与表达权利的有机结合。话语性与需要性构成网络表达权的本质特征,复杂性与语境性构成网络表达权的生成特征,互动性与边界性构成网络表达权的维系特征,即时性与共同体性构成网络表达权的起效特征。在明确需求意愿、构思话语内容、提升表达能力、产生表达行为中,网络表达权得以生成并构建价值。
- 刘美辰
- 关键词:网络文明
- 厦门大学互联网和数据法治系列 互联网背景下的表达权研究
- 表达权是一种通过权利话语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权利建构,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法话语。表达权从文本上的权利向实践中的权利的变化过程是权利主体的利益、价值及其蕴含于权利中的尊严的实现过程。同时它的有效实现最终有助于国家的法律和...
- 郭春镇
- 公众环境表达权研究
- 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民族未来和人民福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应对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趋紧和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环境形势的关键一招,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时代的到来促使一些...
- 简单
- 关键词:法律规制司法实践
- 将创作和表达权还给孩子 QFun THEATER的故事
- 2022年
- 原定于2021年12月在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首演的儿童偶戏《镜花缘》,因疫情演出时间不断推延,最终这部历经波折的中法联合制作儿童剧于2022年1月在北京中间剧场上演。《镜花缘》是QFun 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与中法纵横的国际联合制作,耗时两年多的精心筹备和排练。这个有趣的剧团为何要坚持以孩子为创作者和表演者呢?这次又会创作出怎样有趣的作品呢?本刊特别邀约QFun Theater创始人李浩天,谈谈剧团的创作经历以及他从事儿童戏剧教育的心路历程。
- 李浩天
- 关键词:《镜花缘》儿童剧偶戏时尚艺术
- 作为中国政法话语的表达权被引量:10
- 2021年
- 表达权是一个容纳了"表达自由"之内核且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法表述。它既与"表达自由"具有学理上的关联,又在数字人权的时代背景下被嵌入了新的制度内涵。在理论上,表达权通过节制资本和立足于底线思维,扩展了"表达自由"的内涵,建构了数字人权时代的"新思想市场"。在功能上,表达权满足了新的时代需求,有助于通过制定良法表达人民意志和通过善治实现人民意志。表达权的实现,需要国家在消极层面不干涉公民的合法表达,也需要国家在积极层面为公民的合法表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制度安排。其中既包括经由基础设施建设来打破"数字鸿沟",保障公民能够自由合法地"表"明自身观点,也包括通过制度安排尊重网络平台的自治并对其进行规制,使公民的观点"达"致受众。
- 郭春镇
- 关键词:表达权良法善治
- 媒介融合视角下表达权的生成机理与制度调适被引量:1
- 2021年
- 表达权是党和政府在汲取域外表达自由法治内核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价值偏好与民众需求所提出的政法话语。它是对西方表达自由话语主导的竞争性回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权的提出,是对宪法表达自由条款的继承性发展,经由党的政策、国家政策发展到规范性文件中,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法话语。表达权建立在国家与公民互动、合一关系之下,所追求的不仅是公民能够通过媒介发出声音,还要求公民的声音能够为他人所听到、理解。但在媒介融合场景下,平台企业基于技术与资本发展出一套堪比国家公权力的社会权力,成为公民表达权的最大敌人。未来,国家一方面需要加强表达权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分配表达资源来保障社会弱势群体表达权的实现,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对平台过滤审查机制的再审查,合理限制平台企业的社会权力来保障公民表达渠道的畅通,助推公民表达权的实现。
- 王海洋
- 关键词:表达权媒介融合社会权力
相关作者
- 尹娜

- 作品数:11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
- 研究主题:表达权 弱势 政治权利 民主政治 非制度化
- 汤啸天

- 作品数:260被引量:848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矛盾 政府 信息控制权 社会治理 媒体
- 崔建周

- 作品数:87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 研究主题:总书记 党的建设 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 党内政治生活
- 鲁玉红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表达权 法律法规 执法程序 权利
- 董天策

- 作品数:322被引量:1,653H指数:20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新闻 新闻传播 媒介批评 传播学 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