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5篇“ 西藏措勤盆地“的相关文章
西藏措勤盆地下二叠统-下三叠统碳酸盐岩牙形石生物地层划分被引量:3
2021年
措勤盆地下二叠统昂杰组之上广泛发育碳酸盐岩沉积,前人先后对这套碳酸盐岩进行了解体,建立了多个地层单元。本次报道剖面为盆地中的二叠系—三叠系的连续整合沉积剖面,通过牙形石研究在这套碳酸盐岩中识别出了下二叠统—下三叠统的5个牙形石带,即:Mesogondolella siciliensis-Sweetognathodus subsymmetricus带、Mesogondolella idahoensis带、Jingondolella aserrata带、Clarkina meishanensis带、Neospathodus dieneri带,并将下拉组时代修订为下二叠统空谷期—中二叠统末。
徐琳胡林肖进李宁伊海生赵宇
关键词:牙形石措勤盆地
西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多尼组烃源岩生烃潜力及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2021年
通过总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组分、岩石热解峰温、镜质体反射率等指标对措勤盆地下白垩统多尼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措勤盆地多尼组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介于0.08%~0.88%,平均质量分数为0.38%,整体丰度较低;有机质中干酪根类型主要为混合型(含腐殖腐泥型);镜质体反射率介于0.93~2.26%,平均值为1.37%;热解峰温介于394~579℃,平均为496.1℃,表明多尼组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达到高成熟-过成熟早期阶段,对应的成油期为凝析油-湿气阶段。综合分析,初步判断措勤盆地多尼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较差。
吕帆韩雨樾郑欣伍新和
关键词:烃源岩措勤盆地
西藏措勤盆地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的发现及其烃源岩被引量:8
2018年
措勤盆地东部班戈县保吉乡各昌茶玉地区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约10属15种及未定种,分别为Actinaraea?sp.,Allocoenia?sp.,A.matheyi(Koby),Clausastraea?sp.,Hydnophora?sp.,Latiastraea minima(Koby),Latiastraea?sp.,Meandraraea?sp.,Stylosmilia crassitheca Liao et al Li,S.corallina Koby,Thamnasteria?sp.,T.concinna(Goldfuss),Thecosmilia.baojiensis sp.nov.,Thecosmilia?sp.,Trocharaea cf.patelliformis Gregory等。化石指示各昌茶玉剖面第1—41层地层时代为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珊瑚化石产出的层位原来被认为是混杂在中侏罗世蛇绿岩中的中二叠统下拉组,本文根据剖面中化石及岩性组合特点将其修订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并得出了该地区不存在原来所认为的中二叠统下拉组与中侏罗统蛇绿岩构造混杂现象的认识。本次萨波直不勒组与改则县物玛乡抢古村建组剖面相对比,其岩性更细、灰岩夹层更多,珊瑚化石更为丰富,代表了更远离陆源碎屑源区的沉积环境,进一步证明晚侏罗世冈底斯地区地势是从北向南逐渐加深的,措勤盆地在晚侏罗世处于活动型深海-半深海相和上斜坡相的沉积环境中。保吉地区萨波直不勒组顶部存在上斜坡相68 m厚黑色泥页岩,TOC(总有机碳)平均值为0.83%,属于中等-好烃源岩,剖面第20层12 m厚黑色泥岩TOC值为0.65%,属于中等烃源岩。萨波直不勒组顶部为上斜坡相沉积,分布范围应该比上覆的吐卡日组更广泛。经计算,措勤盆地内萨波直不勒组烃源岩的生烃量约为44.373亿吨。萨波直不勒组的泥页岩为措勤盆地提供了充足的油源保障,同时其中的碳酸盐岩夹层也可能是油气有利储层,建议对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开展钻探取样工作,获取更为翔实丰富的有机地球化学参数。
孙倩纪占胜廖卫华武桂春何继富石秋圆李浩石秋圆郭安臣李浩刘振宇郭安臣
关键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油气勘探
西藏措勤盆地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沉积环境及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前人长期认为措勤盆地的晚侏罗世古地理格局为“南陆北海”,即盆地南部为古陆环境,北部为大面积的碎屑岩相滨浅-斜坡环境。然而,近几年来,在措勤盆地内部的仲巴县仁多地区、申扎县雄梅地区、班戈县保吉地区,及其北侧毗邻的改则县物玛地区、双湖县多玛地区相继发现了厚度数百米到上千米厚的上侏罗统碳酸盐岩地层。这些地层的发现说明盆地南部并不是地层缺失的古陆,盆地北部也不是大面积的碎屑岩沉积。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盆地并非表现为从南向北水体明显加深的趋势,而是中部和北部为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南部为斜坡环境。措勤盆地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较为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和广阔的空间为生物礁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措勤盆地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的生物礁应该有广阔的分布,显示出其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孟亚洲纪占胜武桂春孙倩石秋圆石秋圆
关键词:措勤盆地晚侏罗世油气勘探
西藏措勤盆地的地层学研究进展及上二叠统—侏罗系地层序列的厘定被引量:13
2018年
本文简要总结了西藏措勤盆地相关区域的地层学研究进展。近年来,笔者及研究团队对措勤盆地及邻区进行了多次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古生物鉴定和研究,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和认识,在结合前人在相关地区取得的地层学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厘定了该地区上二叠统—侏罗系的地层序列。措勤盆地的上二叠统是以文布当桑组为代表的灰岩和以木纠错组为代表的白云岩。三叠系存在着广海陆棚相和碳酸盐岩台地两种地层序列:前者自下而上划分为下三叠统嘎仁错组、中三叠统至上三叠统卡尼阶珠龙组、上三叠统诺利阶江让组、上三叠统瑞替阶至下侏罗统敌布错组;后者自下而上划分为木纠错组、待建的中三叠统、上三叠统诺利阶麦隆岗组和上三叠统瑞替阶至下侏罗统的确哈拉组。下侏罗统与上三叠统瑞替阶难以区分开。中侏罗统的岩性为深海-半深海相泥岩夹有基性-超基性岩。上侏罗统自下而上划分为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目前尚未发现提唐阶的化石,因此推测下白垩统多尼组和吐卡日组之间有沉积间断。措勤盆地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晚三叠世诺利期和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都处于碳酸盐岩台地环境,冈底斯地区在中三叠世和中侏罗世发生了2期构造伸展事件,在晚三叠世诺利期末期和晚侏罗世基默里奇期晚期发生了两次构造抬升事件。构造伸展和挤压抬升造成了海平面的反复升降变化,导致了深水和浅水沉积相的垂向叠置,为油气成藏创造了良好的沉积建造组合条件。上二叠统—侏罗系地层序列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应该加大地层古生物学的投入力度。
纪占胜姚建新武桂春孙倩石秋圆石秋圆何继富刘振宇郭安臣李浩刘振宇
关键词:措勤盆地上二叠统侏罗系
西藏措勤盆地上侏罗统吐卡日组上下段的厘定及其礁灰岩发现的油气勘探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西藏班戈县保吉地区各昌茶玉剖面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约12属16种,分别为Calamophylliopsis?sp.,Clausastraea?sp.,Epistreptophyllum cylindratum Milaschevitsch,Epistreptophyllum sp.,Heliocoenia aff.etalloni Koby,Kobyastraea?sp.,Montlivaltia tenuilamellats Roniewicz,Montlivaltia?sp.,Myriophyllia?sp.,Pseudocoenia hexaphyllia(d’Orbigny),Pseudocoenia?sp.,Rhipidogyra?sp.,Stephanastraea?sp.,Stylina?sp.,Stylina cf.subramosa de Fromentel,Thecosmilia?sp.等。化石指示各昌茶玉剖面上部第42—80层时代为晚侏罗世牛津期—基默里奇期,表明各昌茶玉剖面地层并不属于原划的中二叠统下拉组。本文依据化石及岩性特点将其修订为上侏罗统吐卡日组。根据保吉地区的吐卡日组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岩性变化可划分为上下两段地层,各昌茶玉剖面代表吐卡日组下段地层,主要为厚层碳酸盐岩夹少量泥页岩及多层礁灰岩。久朗仓剖面代表吐卡日组上段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夹大量粗碎屑岩地层。吐卡日组下段在措勤盆地内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广泛分布,指示晚侏罗世措勤盆地发育大面积广阔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其中生物礁表明晚侏罗世碳酸盐岩台地具有优越的油气生成和储集条件。
孙倩纪占胜廖卫华武桂春何继富石秋圆李浩石秋圆郭安臣李浩刘振宇郭安臣
关键词:措勤盆地上侏罗统油气勘探
西藏措勤盆地保吉地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木纠错组显微荧光特征及油气勘探建议被引量:4
2018年
本次研究的西藏班戈县保吉地区的木纠错组以白云岩为主要岩性特征,出露厚度大于870 m,顶底不全。本次研究在该组共采集和制作岩石薄片95片,在透射光下见到22片具有有机质污染的现象,笔者对这些具有有机质污染现象的岩石薄片进一步开展了荧光显色的验证工作,并确认其为含油层。根据上述结果,统计剖面含油地层厚度约有114 m。木纠错组显微荧光颜色主要呈黄绿色、绿色,少部分呈黄色和黄橙色,其中以黄绿色最为常见。荧光颜色指示岩石中的沥青类型主要为油质沥青和胶质沥青。这些沥青分布于晶隙、裂缝中或呈弥散状。在地表可见地层溶洞发育,露头见针状溶孔,岩石薄片中常见网络状张开裂隙,晶间孔和粒间溶孔,晶间孔网络状连接。据初步统计,薄片面孔率最大可达22.7%,最小为11.8%,平均为16.23%,因此该套白云岩的孔隙性和连通性较好。措勤盆地的木纠错组保存条件较好,被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覆盖于地下。结合对研究区地层分布及构造情况的认识,建立了纳木错西岸木纠错组油气勘探模型。
何继富纪占胜纪占胜武桂春刘景彦石秋圆李浩石秋圆郭安臣李浩刘振宇
关键词:措勤盆地
西藏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储层特征
2017年
措勤盆地自古生界至白垩纪发育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前人研究在该区并未发现良好的储集层,本文着重对该区则弄群、多尼组、郎山组进行研究,发现区域存在低-中渗储集层,具有较好的勘查意义。
樊禹
关键词:措勤盆地区域地质储层特征
西藏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多尼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运用质谱色谱技术,对采自西藏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多尼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的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多尼组烃源岩的碳数值分布在nC_(15)~nC_(33),以"前峰型"单峰为主。正构烷烃碳数相对较高,表明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样品中检测出了伽马蜡烷且Pr/Ph值约为0.80,反映了较咸水还原的沉积环境;三环萜烷/五环三萜值小于1,且规则甾烷以C_(27)略占优势,说明有机母质主要来源于水生低等藻类生物,部分有机质具有混合来源;成熟度参数OEP为0.99~1.61,平均1.16,Ts/(Tm+Ts)为0.47~0.67,C_(29)-β/(αα+ββ)值为0.32~0.54及C_(29)-20S/20(S+R)值为0.31~0.49,显示多尼组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已达到高成熟阶段。
杨珍杨文光谢龙王秋根欧阳慧子陈庆柳树权
关键词: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措勤盆地
西藏措勤盆地地质特征及铀成矿远景评价被引量:1
2016年
西藏措勤盆地是仅次于羌塘盆地的第二大盆地,盆地盖层构造变形强烈,构造十分复杂,褶皱、断裂特别发育.对具有代表性的地层进行物探测量,各地层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铀异常特征.并对盆地铀成矿远景区进行了评价,认为该盆地具有良好的铀源、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
王进进陈玉梁陈载林
关键词:地质特征铀矿措勤盆地

相关作者

武桂春
作品数:72被引量:267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研究主题:牙形石 珊瑚 措勤盆地 油气勘探 晚侏罗世
纪占胜
作品数:87被引量:339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
研究主题:牙形石 珊瑚 措勤盆地 油气勘探 二叠纪
陈清华
作品数:176被引量:1,35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孤岛油田 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 河流相储层 油气藏
王冠民
作品数:111被引量:881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渤中凹陷 湖相 沉积环境 高频旋回 东营凹陷
朱利东
作品数:241被引量:1,484H指数:19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地球化学 羌塘盆地 地质意义 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