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5篇“ 规模报酬递增“的相关文章
一个两要素的产业内贸易模型——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C-D函数
2022年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两要素产业内贸易模型。首先进行了封闭均衡分析,在得出均衡存在性与唯一性的条件之后,给出了相应的解析解。其次进行了贸易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厂商对称性与CES偏好的设定之下,自由贸易仅具有多样化利益而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其他的研究者基于Krugman(1980)进行理论扩展时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选择。
段连杰
关键词:规模经济产业内贸易对称性
规模报酬递增还是技术创新主导?--基于贵州省旅游效率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以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为例,运用DEA模型测算省域、市域两个层面的旅游效率,研判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1)贵州省旅游效率在2012—2018年间持续增长,黔西南、毕节、铜仁等地区处于旅游效率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是影响贵州省旅游总体效率的关键地区。(2)贵州省内不同地区的旅游效率具有区域异质性,技术差距是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贵阳、安顺、黔南等旅游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已步入技术创新阶段,推动原始技术研发和技术进步尤为重要。(3)“十四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应采用分类施策、区域协同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引导各地区根据自身短板进行自我优化,引导社会资金向规模报酬收益较高的地区投放;另一方面要建立全域旅游合作网络,强化对后发地区的带动作用,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和区域协同发展。
崔海洋卓雯君虞虎刘青青邓洪波
关键词:旅游效率规模报酬技术创新
从经验积累到分工经济:农业规模报酬递增的演变逻辑被引量:14
2020年
传统农业经济理论认为,农业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这不仅与主流经济学的内生技术进步和“干中学”等理论概念不符,也无法解释传统小农社会的“精耕细作”和现代农业分工带来的农业增长。文章通过拓展Arrow和杨小凯构建的“干中学”理论模型,分析了无外生技术进步情形下,传统小农社会和农业分工阶段的农户是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要素配置结构,实现“干中学”过程中的农业规模报酬递增的。结果表明:(1)当不存在农业劳动力刚性约束时,农户在租入农地或提高农作物种植频率以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的过程中,“干中学”会改善劳动生产效率并提高农业规模报酬;(2)进入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加速阶段,农业劳动力刚性约束会使得农业规模报酬从“干中学”诱致的递增阶段进入递减阶段;(3)为克服农业劳动力的刚性约束,农户会自发参与农业分工,由此加速农业“干中学”和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并诱致农业规模报酬递增。研究表明,农业并不是一个低效率的被动的产业。
仇童伟罗必良
关键词:农业分工
规模报酬递增区域决策单元的技术有效性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提出了产出价值化度量意义下决策单元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的概念,定义了产出价值化度量意义下投入规模规模收益状况,证明了投入可能集依规模收益状况的可分划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规模收益递增区域内决策单元的拟凹规模递增技术效率(简称QC-IRS效率)的定义及相应的效率评价模型.新定义的技术效率消除了在规模收益递增区域可能出现的"凸性公理"与生产函数非凹相矛盾的现象并有效利用了决策单元规模收益递增的信息,因而可以更好地度量决策单元的技术有效性.
董进全木仁刘佳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拟凹规模收益递增技术效率
我国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测度被引量:1
2013年
经济活动的产出与企业空间分布之间表现出的相关性来自于外部性与生产活动的规模报酬递增导致的集聚效应,如何分解和测度外部性和规模报酬递增对集聚的影响就成为理论和实践中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外部性和规模报酬的分解,并利用我国工业普查微观数据的测算,结果显示,我国的集聚效应主要来自于投入要素的规模报酬递增,而生产外部性的贡献在全国范围内较小;从地区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集聚效应多来自生产要素投入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而西部地区则更多的收益于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外部性。
邓翔李建平
关键词:外部性规模报酬递增
对生产集聚与外部性、规模报酬递增的测算
经济活动的高产出与企业空间分布之间表现出的这种高度相关性来自于生产活动的规模报酬递增与外部性导致的集聚效应。集聚效应从空间分布上改变了经济活动的地理格局。从本文对国内规模以上企业的微观数据测算可以看到,在我国集聚效应对微...
邓翔李建平
关键词:区域经济外部性规模报酬
文献传递
规模报酬递增与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被引量:4
2011年
借助Verdoorn法则,并将其拓展至区域经济研究框架,以京津冀都市区为研究区域,将其经济增长过程分为1995~2000年、2000~2007年及1995~2007年3个时段,采用Spa-tial Durbin Model和空间贝叶斯异方差回归模型将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纳入传统Ver-doorn法则的经验估计中,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京津冀都市区经济增长的各个阶段均存在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是其极化效应和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原因;规模报酬递增的程度随着时间推移有增大趋势,预示着京津冀都市区极化效应也会有加强的趋势。
郭腾云董冠鹏孙威
关键词:报酬递增LAWSDM空间自相关
我国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体现出了强烈的地理分布特性,在沿海地区集中了我国绝大多数的大中企业和就业人口,这一 集聚效应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正面的推动作用。我国集聚效应的形成来自于生产活动的规模报酬递增和生产活动的外部性, 本文开发出了一种...
关键词:外部性规模报酬递增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规模报酬递增的第二种机制:为什么重复建设与规模效率的提高可以并存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探讨了政府竞争格局下行业规模报酬递增的机制。我们发现,经典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会导致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数目减少,因而规模效率的提高与重复建设不可能同时出现。但是地方政府降低厂商固定成本的竞争却可以在重复建设的同时带来规模效率的提高,这就是本文所发现的政府竞争格局下行业规模报酬递增的第二种机制。我们通过DEA-VRS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初步证实了此过程。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干中学和货币外部性之后,地区行政垄断指数与规模效率的动态变动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
付强
关键词:政府竞争规模报酬递增
制造业进口与其产出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假定
2011年
本文引入了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假定,采用静态模型方法分析了制造业进口对产出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制造业进口促进了产出的增长,并且其对产出的作用强于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影响。
廖利兵
关键词:制造业

相关作者

李建平
作品数:32被引量:133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外部性 趋同 规模报酬递增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邓翔
作品数:172被引量:1,636H指数:2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货币政策 欧盟 经济波动
郑长德
作品数:291被引量:2,081H指数:25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地区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 实证分析
张玉卓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新古典 不完全合同 规模报酬递增 剩余控制权 一般均衡理论
陈甬军
作品数:180被引量:1,11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城市化 城市化发展 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