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5篇“ 视乳头周围“的相关文章
-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乳头周围灌注改变的定量分析研究
- 2025年
-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的患眼及健眼的视乳头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血流密度以及视乳头周围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改变。方法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纳人了单眼RVO患者25例,其中BRVO患者16例,CRVO患者9例,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任意一眼为对照组共30眼。用OCTA量化视乳头周围RNFL厚度以及RPC血流密度,组间进行比较。结果RVO患眼的平均RPC血流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除NI子区外的7个子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VO组患眼的平均RPC血流密度较BRVO组显著降低(t=4.11,P<0.05),且除SN子区外的7个子区的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的平均RNFL厚度高于对照眼,主要在TI及TS子区(P<0.05);CRVO患眼与BRVO患眼之间平均RNFL厚度无显著差异,但在IN及IT子区中变薄(P<0.05)。整体患者健眼的平均RPC血流密度与对照眼无显著差异,但CRVO患者健眼较BRVO健眼及对照组显著降低(t=2.55、-3.30,P<0.05),整体健眼的平均RNFL厚度无显著改变,但CRVO健眼较BRVO健眼及对照组变薄(t=2.12、-2.73,P<0.05)。结论RVO患眼RPC血流密度显著降低,RNFL厚度在部分区域增厚,CRVO患者变化更明显。患者健眼亦存在轻度血流密度及RNFL厚度的异常,提示RVO与全身系统疾病的相关性。
- 王光鑫李盈龙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网膜静脉阻塞
- OCTA检测青少年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微观结构改变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OCTA)测定青少年不同程度近视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RNFL)及视乳头周围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微结构改变。方法回顾性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5~15岁青少年(共计180只眼睛)作为研究对象,按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正视组(n=30),轻度近视组(n=44),中度近视组(n=56),高度近视组(n=50)。用OCTA测定各组的RNFL、视盘旁萎缩弧β区(PPA-β)及视盘旁萎缩弧α区(PPA-α)面积、PPA-β及PPA-α区微血管丢失(MVD)面积、PPA-β及PPA-α区血流密度值,同时收集各组的SE和眼轴长度(AL)进行比较,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PA-β区MVD面积与SE、AL、RNFL及PPA-β区面积的相关性。结果4组的SD、AL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近视程度越重SD、AL值越高。4组的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RNFLT、平均RNF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近视组与正视组的上方、下方、鼻侧及颞侧RNFLT、平均RNF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的上方、下方、颞侧和平均RNFLT均显著低于中度近视组和轻度近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只近视眼中有141只(94.00%)的PPA-β区存在MvD。高度近视组PPA-β区的MvD面积、PPA-β面积分别为(0.239±0.106)、(1.104±0.270)mm^(2),均显著高于中度近视组[(0.095±0.041)、(0.612±0.264)mm^(2)]和轻度近视组[(0.071±0.030)、(0.507±0.241)mm^(2)],而PPA-β区血流密度为198.24±95.89,低于中度近视组(349.07±126.32)和轻度近视组(402.63±13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PPA-α区存在MvD占比为56.00%,显著高于中度近视组(26.79%)和轻度近视组(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PPA-α区的MvD面积、PPA-α面积及PPA-α区血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PA-β区MvD面积与与SE、RNFLT呈负相关(r=-0.492、-0.574,P<0.05),与AL、PPA-�
- 王继文邓锐东陈子林
-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
-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1例
- 2023年
-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peripapillary subretinal neovascular membranes,PSRNVM),是指在视乳头边缘1个视乳头直径内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此病临床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PSRNVM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7岁,主因“右眼视物模糊、变形7 d”,于2020年12月21日就诊于赤峰市朝聚眼科医院。
- 刘彩辉刘羿含
- 关键词:视乳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
- 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分期 疗效及预后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mGCC)、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MD)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临床分期、疗效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NVG患者(80眼)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分期不同将其分为虹膜红变组(24例24眼)、开角型青光眼组(30例30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组(26例26眼);同期选取40名健康体检者(80眼)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接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检查,并收集mGCC、pRNFL厚度和MD,对比各组mGCC、pRNFL厚度和MD差异;NVG患者治疗方案相同,根据术后疗效将NVG患者分为有效组(56例)和无效组(24例),对比2组mGCC、pRNFL厚度和MD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疗效预测价值;根据术后6个月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复发情况将NVG患者分为复发组(8例)和健康组(48名),对比2组mGCC、pRNFL厚度和MD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预后预测价值。结果NVG各组和对照组mGCC-a、pRNFL-a厚度和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GCC-a、pRNFL-a厚度在对照组、虹膜红变组、开角型青光眼组和闭角型青光眼组依次降低,而NVG各组MD均高于对照组,但在虹膜红变组、开角型青光眼组和闭角型青光眼组依次降低。NVG患者中有效组患者mGCC-a、pRNFL-a厚度高于无效组,但MD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复发组mGCC-a、pRNFL-a厚度降低,M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分析发现,mGCC-a、pRNFL-a厚度和MD均可预测NVG患者疗效和预后,三者联合效果更佳。结论mGCC-a、pRNFL-a厚度和MD在NVG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患者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丁巧娟赵杰琼张晨曦刘云岳春艳
- 关键词:视野缺损
- OCTA评估硅油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密度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硅油填充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密度(VD)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因RRD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18例(18眼)患者为病例组,并选取患者另一眼为对照组(15眼)。利用OCTA在硅油取出术后1周内测量双眼视乳头周围VD及RNFL。结果病例组硅油填充时间为91~223 d,平均(149.27±36.51)d。病例组视乳头周围VD低于对照组[(45.21±5.57)%比(52.50±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视乳头周围鼻上、鼻下、下鼻、下颞、颞上、颞下、上颞及上鼻侧8个区域的VD也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视乳头RNFL及周围8个区域厚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D及RNFL与硅油填充时间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RRD患者的硅油填充眼可出现视乳头周围VD降低,但RNFL无明显变化。
- 叶敏捷范玲玲
- 关键词:硅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毛细血管密度
- EDI-OCT评估尾部悬吊大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变化
- 2022年
- 目的评估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 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尾部悬吊(简称尾悬)组(45只)。尾悬组采用-30°尾部悬吊建立模拟失重效应动物模型。分别在尾悬前及尾悬4、8周后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深度成像(enhanced depth imaging-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EDI-OCT)测量两组大鼠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分别在尾悬前及尾悬4、8、10、12周后采用EDI-OCT测量两组大鼠脉络膜厚度。结果尾悬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9, P<0.001), 且随着尾悬时间延长, 其厚度呈下降趋势。尾悬8周后, 尾悬组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 P<0.001)。尾悬组大鼠在尾悬4、8、10、12周后脉络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12.78、9.69、6.39, P值均<0.001);不同时间点尾悬组大鼠脉络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08, P<0.001);随着尾悬时间延长, 脉络膜厚度及其与尾悬前的差值均呈上升趋势, 8周后达到峰值, 后略有下降。结论随着尾悬时间延长, 尾悬组大鼠的视乳头周围视网膜厚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脉络膜厚度变化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达到峰值后略有下降。
- 赵宏伟吴斌阚广捍张燕宋飞龙杨艳艳黄泽民王菲石琳宫玉波赵军罗灵
- 关键词:失重模拟脉络膜光学相干
- 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检测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辅助作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常伴有视觉功能障碍,这可能与视神经的变性改变相关。本次研究旨在通过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早期AD患者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值,探讨患者的RNFL厚度变化与AD的相关性。方法检查AD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内压、扩瞳孔眼底检查,排除内眼疾病后,对89名AD患者以及66名健康老年人进行眼底视乳头周围OCT检查,获得其RNFL厚度值。结果 AD患者组的RNFL厚度(96.68±27.45)较对照组(105.86±2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患者组乳头上方的RNFL厚度(116.97±12.36)较对照组(130.26±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视乳头下方、鼻侧与颞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AD患者的RNFL厚度出现变薄,提示早期AD患者可能存在视网膜神经纤维及视神经的退行性改变。其中,视乳头上方RNFL厚度出现的变薄,可能是AD患者在视神经方面的病变中较早期的变化。
- 陈燕孙悦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人视乳头周围脉络膜厚度的比较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乳头周围脉络膜厚度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及其与视野缺损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应用增强深部成像的相干光断层扫描(EDIOCT)仪对40例(40只眼)POAG患者和41例(41只眼)正常人进行以视乳头中心为圆心、直径为3.4mm圆周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再由检测者手动描绘视网膜色素上皮外缘和巩膜内界面,由软件自动获得相应部位的脉络膜厚度;信度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其值越大表明测量结果越稳定、可重复性越好。POAG患者与正常人视乳头周围各象限RNFL和脉络膜厚度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视乳头周围各象限脉络膜厚度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该软件仅提供P值);脉络膜厚度与年龄和RNFL厚度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视乳头全周RNFL和脉络膜平均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非正态分布)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结果测量各象限脉络膜厚度的信度分析,检测者内ICC值为0.993~0.999,检测者间ICC值为0.993~0.998。POAG患者和正常人各象限脉络膜厚度均随年龄增加而变薄(r=-0.509~-0.608,-0.549~-0.668;P〈0.05),但与相应部位的RNFL厚度之间无相关性(r=-0.186~0.273,-0.090~0.132;P〉0.05);视乳头周围脉络膜厚度特征为颞上、鼻上象限最厚,其次为鼻、颞侧,颞下和鼻下象限最薄(P=0.000-0.036)。POAG患者视乳头全周RNFL厚度为(64.8±14.3)μm,脉络膜厚度为(139.6±60.3)μm;正常对照者视乳头全周RNFL厚度为(106.5±7.8)μm,脉络膜厚度为(138.2±56.7)μm;患者与对照者全周RNFL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87,P〈0.05),但脉络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7,P〉0.05)。POAG患者其�
- 李略毛进卞爱玲
- 关键词:青光眼开角型脉络膜光学相干
- 双眼视乳头周围脉络膜硬化症二例
- 2011年
- 例1女性,52岁。因“双眼视力渐降1年,左眼重”于2010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视力:VOD0-3、VOS0.05,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呈灰黄色及散在点片状色素斑,病变已累及黄斑,黄斑结构不清,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视盘边界清楚,色淡红(图1A、2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显示:在造影早期暨动脉期双眼视盘周边及其颞侧见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呈点片状高低荧光相间改变(图1B、2B),
- 曹兴伟谢学军米珍陈娟张玲李玲王芳娟
- 关键词:脉络膜毛细血管双眼视力视乳头周围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硬化症眼视盘
- 病理性近视患者视乳头周围脱离的特征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在一组高度近视患者中,评估新近认识的视乳头周围病变。即病理性近视视乳头周围脱离(PD-PM)的患病率和临床特征。
方法:共纳入324位高度近视患者(632只眼)。在这些患者中观察PDPMD的发病率、病变范围、荧光素和吲哚青绿造影检查结果及OCT结果。并对有PDPM的患者进行视野检查(Goldmann动态视野检查法和Humphrey 30-2程序)。结果:632只高度近视眼中有31只眼(4.9%)存在视乳头周围脱离。PDPM病变部位的OCT扫描显示视神经邻近部位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局限性脱离。PDPM常位于视盘下方。但一些患者的病变几乎环绕整个视盘。邻近PDPM的下方近视弧形斑有陡峭的凹陷。且颞下视网膜静脉在跨过PDPM和凹陷的近视弧形斑时明显弯曲。PDPM眼常被检出存在青光眼性视野缺损(71.0%)。
结论:本研究表明PDPM在高度近视眼中并非罕见。虽然其发病机制和病理学意义尚需进一步分类。高度近视PDPM的出现提示可能存在视野缺损。
- Noriaki ShimadaKyoko Ohno-MatsuiTakeshi YoshidaKenjiro YasuzumiAriko KojimaKanako KobayashiSoh FutagamiTakashi TokoroManabu Mochizuki刘亮(译)
- 关键词:近视患者病理性近视视网膜色素上皮层高度近视眼视野检查法周围病变
相关作者
- 肖辉

- 作品数:85被引量:16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光学相干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相干断层扫描 闭角型
- 刘杏

- 作品数:210被引量:1,037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研究主题:青光眼 光学相干 光相干断层扫描 闭角型 小梁切除术
- 蓝倩倩

- 作品数:36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人工晶状体 泪膜稳定性 散光 白内障 共聚焦显微镜
- 张传坤

- 作品数:31被引量:122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
- 研究主题:护理 护理模式 陪护 生活护理 人性化服务
- 童绎

- 作品数:210被引量:445H指数:11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萎缩 LEBER 线粒体DNA 视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