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4 篇“ 角膜内皮损伤 “的相关文章
SOX9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调节角膜 内 皮损 伤 后内 皮-间质转化过程 2024年 目的探究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ex-determining region Y-box protein 9,SOX9)是否会调控角膜 内 皮细胞损伤 后的角膜 上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过程及具体机制。方法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人角膜 内 皮细胞B4G12中SOX9的表达,使用甲萘醌构建体外B4G12细胞损伤 模型,设4个分组:si-NC组(转染siRNA-阴性对照)、si-SOX9组(转染siRNA-SOX9)、si-NC+甲萘醌组(转染siRNA-阴性对照后添加外源性甲萘醌做损伤 处理)、si-SOX9+甲萘醌组(转染siRNA-SOX9后添加外源性甲萘醌做损伤 处理)。通过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EndMT关键因子Snail家族转录抑制因子2(snail family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2,SNAIL2)及相关信号通路关键因子表达变化,阐明SOX9调控EndMT过程的功能和机制。结果转染siRNA-SOX9敲低细胞SOX9表达后,给予甲萘醌细胞损伤 处理,观察到细胞中SNAIL2的表达会随SOX9的敲低而降低,同时观察到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通路中SNAIL2的上游关键因子Smad2/Smad3的表达也随着SOX9的敲低而降低。结论SOX9通过TGF-β信号通路调控角膜 内 皮损 伤 后EndMT过程。 孙图南 李晓琦 李宗源 黄一飞 王丽强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 VTF联合Y27632在制备角膜 内 皮损 伤 修复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VTF(YAP抑制剂维替泊芬)联合Y‑27632(ROCK抑制剂)在动物水平上可以显著改善角膜 内 皮缺失代偿引起的角膜 水肿,降低角膜 厚度。二者联合应用于角膜 内 皮损 伤 相关动物模型物理损伤 模型的治疗时,明确了其治疗... 张雪 刘红玲 杨于力 刘勇SOX9在角膜 内 皮损 伤 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ex determining region Y box protein 9,SOX9)在角膜 内 皮损 伤 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通过转录组数据库分析人角膜 内 皮损 伤 与SOX9表达的关联。冷冻法构建小鼠角膜 内 皮损 伤 模型,每只小鼠左眼造模、右眼空白对照,采用裂隙灯照相、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免疫荧光技术评估动物模型质量,角膜 铺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损伤 后内 皮细胞中SOX9的表达变化。分别用低浓度(30μmol/L)和高浓度(50μmol/L)的甲萘醌对人角膜 内 皮细胞(B4G12)处理3 h(短时间组)、6 h(中时间组)、12 h(长时间组)、24 h(超长时间组),构建细胞模型。采用显微镜照相、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评估细胞模型质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Western blot检测SOX9和介导角膜 内 皮-间质转化(endothelium-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关键转录因子Snail家族转录抑制因子2(snail family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2,SNAIL2)的表达变化。结果数据库资料显示在角膜 内 皮损 伤 代表性疾病Fuchs角膜 内 皮营养不良(Fuchs′endothelial corneal dystrophy,FECD)患者中,FECD3期以上患者角膜 内 皮SOX9表达量比2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且SOX9的下游基因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表达量比正常人明显升高(P<0.05)。在动物模型中,对照组角膜 内 皮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无SOX9荧光,损伤 后短期出现大量SOX9荧光,损伤 后中期、长期SOX9荧光回归极低水平。在甲萘醌处理的细胞模型中,SOX9表达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同时发现SNAIL2的表达变化也会随甲萘醌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SOX9的表达随角膜 内 皮损 伤 进程产生变化,并与损伤 修复中的EndMT紧密相关。 孙图南 李晓琦 李宗源 王丽强 黄一飞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 家兔角膜 内 皮损 伤 修复机制的探究 目的:探究家兔角膜 内 皮损 伤 修复过程中细胞表型变化和机制,并对关键性因素进行验证和调控。方法:采用机械刮除法建立家兔角膜 内 皮体内 损伤 模型,在损伤 后的第0,3,7,14天四个时间点行裂隙灯拍照观察角膜 情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 于静雯关键词:角膜内皮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 障患者白内 障手术后角膜 内 皮损 伤 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 障患者行白内 障手术治疗后发生角膜 内 皮损 伤 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白内 障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 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角膜 内 皮损 伤 分为角膜 损伤 组和角膜 无损伤 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00例患者,其中发生白内 障手术后角膜 内 皮损 伤 37例,占37.0%。2组患者在角膜 水肿、每天眼部休息时间、眼压、预防感染、手术时间过长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角膜 水肿、每天眼部休息时间、眼压、预防感染、手术时间过长均是引起白内 障手术后角膜 内 皮损 伤 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 障患者行白内 障手术治疗后发生角膜 内 皮损 伤 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以及术后保护能降低角膜 内 皮损 伤 的发生率。 周慧兰 周灵 段娜 张碧玉 戴丹关键词:高度近视 白内障 手术治疗 角膜内皮损伤 自拟益损退翳颗粒治疗青光眼白内 障联合术后角膜 内 皮损 伤 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应用自拟益损退翳颗粒治疗青光眼白内 障联合术后角膜 内 皮损 伤 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行青光眼白内 障联合术后角膜 内 皮损 伤 患者78例(7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各39眼)。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碘必殊)、普拉洛芬眼液(普南扑灵)、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贝复舒)点眼,并联合自拟益损退翳颗粒剂方冲服;对照组仅以碘必殊、普南扑灵、贝复舒点眼。观察两组角膜 水肿消退时间、角膜 内 皮细胞密度变化及视力提高情况,并比较其临床治疗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3%和74.35%;两组治疗后其他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角膜 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内 皮细胞密度变化明显降低、视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益损退翳颗粒治疗青光眼白内 障联合手术引起的角膜 内 皮损 伤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俊 陈小娟 黄冰林 洪亮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角膜内皮损伤 EPC和Pten在角膜 内 皮损 伤 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1)利用激光建立角膜 内 皮失代偿动物模型,为研究治疗方法提供基础。(2)研究Rho激酶(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ROCK)抑制剂Y-27632能否促进脐带血内 皮祖细胞(endoth... 张伟杰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 内皮祖细胞 角膜内皮失代偿 PTEN 区域性角膜 内 皮损 伤 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建立重复性好的区域性角膜 内 皮细胞(CECs)损伤 兔眼动物模型。方法依据电脑绘制的CECs损伤 区域模拟图,对应兔眼角膜 上皮面标记,于透明角膜 缘做穿刺口,导入自制刮除器刮除局部CECs,刮除的同时以含低分子肝素的乳酸林格氏液持续灌注前房,以保持前房稳定、清洗刮除的CECs及避免纤维素性渗出所引发的虹膜粘连。结果共7只兔眼,所设计的十字交叉区域性CECs损伤 动物模型都顺利完成制作。从制作透明角膜 缘穿刺口开始至制模结束,耗时平均(11.82±1.07)min。台盼蓝染色证实CECs刮除范围与制模前角膜 上皮面标记平均吻合指数为(94.71±2.17)%。所有模型眼刮除区域的后弹力层组织均保持完好,无因纤维素性渗出而导致模型制作终止或晶状体虹膜损伤 的现象发生。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建立区域性CECs损伤 动物模型的有效、可控、便捷的方法,且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牛国桢 高佳妮 颜俊卿 刘春雨 张语珊 毕燕龙bFGF改善白内 障手术引发角膜 内 皮损 伤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对白内 障手术引发角膜 内 皮损 伤 修复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摘除30只兔子(60眼)的晶体,将其分为2组,随机分为bFGF治疗组和对照组。bFGF治疗组滴用bFGF眼用凝胶,对照组滴用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每天滴用3次。观察记录2组眼睛消肿的时间;在手术后不同时间,分别检测2组切口的愈合面积、角膜 厚度、角膜 内 皮细胞密度,分别取各组前房水,检测各组前房水中NO、IL-1、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bFGF治疗组的眼睛消肿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bFGF治疗加速了切口愈合速率、角膜 厚度和角膜 内 皮细胞密度的恢复及前房水内 NO、IL-1、IL-6和TNF-α的减少。结论 bFGF可改善白内 障手术引起的角膜 内 皮细胞损伤 。 孙丹宇 包赫 姜仕先关键词:白内障手术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角膜内皮损伤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糖尿病患者白内 障术后角膜 内 皮损 伤 和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白内 障术后角膜 内 皮损 伤 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白内 障手术的50例糖尿病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行白内 障手术的50例非糖尿病患者,设其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角膜 内 皮细胞变异系数损伤 和角膜 内 皮密度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一个月乃至3个月其CV均要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就同一时间CV的组间对比,则两组之间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角膜 内 皮密度均要低于术前,P<0.05;但与术后6个月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未患有糖尿病的白内 障患者,患有糖尿病的白内 障患者在手术后更容易发生内 皮细胞损伤 ,而在内 皮功能的修复上,糖尿病患者的修复能力要弱于非糖尿病患者。 朱红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白内障术后 角膜
相关作者
史伟云 作品数:525 被引量:2,209 H指数:27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角膜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真菌性角膜炎 穿透性角膜 周庆军 作品数:196 被引量:105 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 角膜缘干细胞 角膜内皮 角膜上皮 段豪云 作品数:44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角膜内皮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水肿 组织工程角膜 角膜缘 赵家良 作品数:245 被引量:2,243 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白内障 眼科 患病率 视觉障碍 刘小伟 作品数:48 被引量:317 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角膜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 角膜内皮损伤 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