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5 篇“ 角质形成细胞株 “的相关文章
糖蛋白基因表达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活性的影响及机制 2019年 目的探讨糖蛋白(GP)基因表达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活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aCaT人永生化表皮细胞 ,设计并合成3组GP130siRNA序列,转染HaCaT细胞 ,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筛选并验证最佳siRNA序列和浓度。分别于转染HaCaT细胞 24h、48h时,使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 术检测细胞 增殖和增殖周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Western印迹检测白细胞 介素(IL)-6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培养24h时siRNA1组、siRNA-nc组、空白对照组HaCaT细胞 增殖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h时siRNA1组HaCaT细胞 增殖率明显低于siRNA-nc组、空白对照组(P<0.05)。培养24h时G1期、S期、G2期的HaCaT细胞 水平在siRNA1组、siRNA-nc组、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h时siRNA1组G1期HaCaT细胞 数量明显高于siRNA-nc组、空白对照组,S期和G2期细胞 数量明显低于siRNA-nc组、空白对照组(P<0.01);培养48h时siRNA1组G1期细胞 数量明显高于培养24h时,G2期细胞 数量明显低于培养24h时(P<0.01)。培养24h时siRNA1组、siRNA-nc组、空白对照组IL-6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h时siRNA1组IL-6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RNA-nc组、空白对照组(P<0.01);培养48h时siRNA1组IL-6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培养24h时(P<0.01)。结论下调GP130基因表达可抑制HaCaT细胞 增殖,影响细胞 增殖周期;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L-6表达,经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STAT)3信号通路调控HaCaT细胞 增殖。 王丽昆 岳海龙 孙小强 刘阳 姜峰 毕庭民 刘燕 何艳舫龙胆泻肝汤对人角质形成细胞 株 HaCaT细胞 增殖的影响 2018年 目的:确定龙胆泻肝汤对人角质形成细胞 株 HaC aT细胞 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aC aT细胞 ,分为龙胆泻肝汤处理组(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和100μg/mL)和空白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 技术检测细胞 周期分布,BrdU掺入法检测DNA复制水平,MTT法检测细胞 增殖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关键增殖调控蛋白(CDK4/Cyclin D1和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龙胆泻肝汤处理组G1期细胞 比例升高,OD值、BrdU阳性细胞 比例及CDK4/Cyclin D1、磷酸化Rb蛋白表达下降。结论:龙胆泻肝汤抑制HaC aT细胞 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K4/Cyclin D1活性有关。 孙淑娜 张小平 魏海峰 周曙杰 梁晨希 吴国境 韩旭 张晓杰关键词:龙胆泻肝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银屑病 活血化瘀中药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活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中药活血化瘀复方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Ha-cat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TNF-α诱导Ha-cat在体外模拟银屑病表皮角质 细胞 的过快增殖为模型组,将20、25、30 g/L浓度的活血化瘀复方水提物分别作用于模型组细胞 24 h,以全程仅用DMEM完全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 形态学改变,CCK8法和流式细胞 术分别检测细胞 的增殖和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分别检测细胞 中Bcl-2、Bax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活血化瘀复方各剂量组对Ha-cat细胞 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其中25 g/L、30 g/L剂量组对Ha-cat细胞 增殖抑制程度明显高于20 g/L剂量组(P<0.05)。模型组Ha-cat细胞 凋亡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活血化瘀复方各剂量组细胞 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其中30 g/L剂量组对Ha-cat细胞 凋亡的促进程度明显高于20 g/L、25 g/L剂量组(P<0.05)。模型组Ha-cat细胞 Bcl-2、Bax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活血化瘀复方组各剂量组Bax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且随剂量的增加逐渐提升(P<0.05);活血化瘀复方组各剂量组Bcl-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虽有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活血化瘀复方通过上调Bax基因表达,诱导角质形成细胞 凋亡,进而抑制TNF-α诱导的Ha-cat细胞 增殖,发挥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王生 张晶 康康 刘洋关键词:BAX BCL-2 驱虫斑鸠菊中紫铆素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HaCaT增殖及细胞 分泌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驱虫斑鸠菊(VW)中紫铆素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HaCaT的增殖及细胞 分泌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VW中紫铆素治疗白癜风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0(空白对照)、0.1、0.5、1.0、5.0、10.0 μg/mL紫铆素作用于HaCaT细胞 48 h后的细胞 存活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0.5、1.0、5.0 μg/mL紫铆素作用于HaCaT细胞 48 h后培养液中细胞 分泌因子内皮素1(ET-1)、ET-3、黑素细胞 刺激素(MSH)、干细胞 因子(SCF)、碱性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0.1~5.0 μg/mL紫铆素作用48 h后细胞 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而10.0 μg/mL紫铆素作用后细胞 存活率降低;0.5、1.0、5.0 μg/mL紫铆素作用48 h后培养液中ET-1、SCF、bFGF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1.0、5.0 μg/mL紫铆素作用48 h后培养液中ET-3、MSH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紫铆素可促进HaCaT细胞 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细胞 分泌因子ET-1、ET-3、MSH、SCF、bFGF的分泌有关。 王志杰 高莉 霍仕霞 谭雪 罗静莺 闫明关键词:驱虫斑鸠菊 增殖 探究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HaCaT)分泌白细胞 介素(IL)-19、IL-20的影响 2017年 目的:分析2型单纯疱疹病毒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分泌白细胞 介素(IL)-19、IL-20的影响,为临床探讨角质形成细胞 对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初期的免疫防御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并对感染后24、48、72h的IL-19、IL-20mRNA(信使RNA)的表达量使用荧光实时定量PCR进行检测,分析HSV-2对HaCaT细胞 分泌白细胞 介素(IL)-19、IL-20的影响。结果:实验组HSV-2对HaCaT细胞 分泌IL-19、IL-20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质形成细胞 经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可分泌IL-19、IL-20,并参与2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初期的免疫防御反应。 朱亦男 张杰 熊维 于波关键词:2型单纯疱疹病毒 IL-19 IL-20 SEB对人角质形成细胞 株 S100A8和S100A9表达的影响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toxin B,SEB)刺激HaCaT细胞 ,体外测定细胞 内外S100A8、S100A9蛋白及细胞 外白细胞 介素-1α(Interleuki... 崔晶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 HACAT细胞 S100A8 S100A9 文献传递 白细胞 介素17A体外刺激角质形成细胞 株 对角蛋白1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 介素17A(IL-17A)对体外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HaCaT分泌角蛋白17(K17)及信号转导和信号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RPMI1640培养液培养的HaCaT细胞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L-17A(50μg/L)刺激孔(诱导组)和IL-17A(50μg/L)+10μmol/L STAT3抑制剂白皮杉醇(抑制剂组)。收集培养的HaCaT细胞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HaCaT细胞 增殖;采用流式细胞 术(FCM)检测HaCaT细胞 凋亡;采用RT-PCR检测HaCaT细胞 K17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aCaT细胞 K17和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诱导组、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HaCaT细胞 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P=0.006),诱导组HaCaT细胞 增殖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抑制剂组(均P<0.05);诱导组、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HaCaT细胞 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48,P=0.001),诱导组HaCaT细胞 凋亡率(5.96%±0.68%)低于空白对照组(15.34%±1.32%)和抑制剂组(15.62%±1.26%)(均P<0.05);诱导组、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HaCaT细胞 K17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5,P=0.001),与空白对照组和抑制剂组比较,诱导组的HaCaT细胞 K17 mRNA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3组HaCaT细胞 K17和p-STAT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1.62和9.86,P=0.001和0.003)。与空白对照组和抑制剂组比较,诱导组的HaCaT细胞 K17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 IL-17A能够上调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 K17的表达,其调控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STAT3来实现,表明IL-17A在银屑病中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与K17有关,为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时磊 魏明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 角蛋白17 STAT3转录因子 线粒体DNA数目不同的人角质形成细胞 株 的建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粒体DNA数目不同的人角质形成细胞 株 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培养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 ;待细胞 状态良好时,用含有溴化乙锭的线粒体DNA敲除诱导培养基继续培养,隔天更换所述线粒体DNA敲除诱导培养基;对细胞 ... 王小娟 倪一平 安艳文献传递 亚砷酸钠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恶性转化的影响 2016年 背景:有研究发现亚砷酸钠可以引起Ha Ca T细胞 的恶性转化,并具有致瘤性,但关于低浓度亚砷酸钠是否引起Ha Ca T细胞 发生恶性转化的研究不多。目的:分析亚砷酸钠对Ha Ca T细胞 恶性转化的影响。方法:将HaC a T细胞 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进行培养,MTT测定亚硫酸钠对Ha Ca T细胞 形态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 术测定亚硫酸钠对Ha CaT细胞 周期的影响,软琼脂集落形成 实验测定亚硫酸钠对Ha CaT细胞 克隆形成 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5 mol/L亚砷酸钠对HaC aT细胞 生长没有影响,但10和50 mol/L亚砷酸钠抑制HaC aT细胞 生长。2HaC aT细胞 经0.1 mol/L亚砷酸钠处理后,传代培养至第20代时,HaC aT细胞 的形态没有明显改变,第25代时,细胞 体积增大,有多个核仁,有不断增殖趋势。3与原代细胞 相比,经0.1 mol/L亚砷酸钠处理后传至第15及25代Ha CaT细胞 S期细胞 和G2/M期细胞 所占比例增加,增殖能力增强,克隆形成 率增加,且第25代HaC aT细胞 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 率高于第15代。4实验结果说明,高浓度亚砷酸钠降低HaC aT细胞 的活力,低浓度亚硫酸钠对HaC aT人永生化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的细胞 形态、细胞 周期、增殖能力以及克隆形成 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随着传代的增加,人永生角质形成细胞 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 能力不断增强。 李艳玲 胡玉贤 张晓光 王凌关键词:亚砷酸钠 恶性转化 细胞形态 细胞周期 银屑病患者DMSCs诱导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的异常增殖 目的: 利用Transwell小室技术共同培养人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Human dermis mesenchymal stem cells,DMSCs)与Ha-cat细胞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株 );探明人DMSCs对Ha... 赵新程关键词:银屑病 异常增殖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宋健文 作品数:19 被引量:51 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市儿童医院 研究主题:角质形成细胞 姜黄素 角质形成细胞株 人表皮 紫外线暴露 彭振辉 作品数:263 被引量:1,281 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维A酸 表皮 家系 李晓莉 作品数:52 被引量:54 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角质形成细胞 家系 基因突变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姜黄素 任建文 作品数:50 被引量:99 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突变研究 姜黄素 DSRAD基因 基因突变 杨正生 作品数:38 被引量:179 H指数:6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姜黄素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丹皮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