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34篇“ 计算化学“的相关文章
计算化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数理统计分析、一元回归分析、多元校正回归基础、主成分分析与多元校正、模式识别方法等。
聂长明
关键词:计算化学
计算化学
计算化学》是化学、数学学科中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编程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新课程。它运用数学、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方法,进行化学化工的试验设计、数据与信息处理、分类、解析和预测。教材的内容分为上、下篇。上篇以...
张常群等编
关键词:计算化学
计算化学
本书让读者进一步学会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化学领域中的各种数值计算问题,内容包括:数值计算的基本概念、计算误差、方程求根、函数插值、数值积分、常微分方程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等。
郭纯孝编著
关键词:计算化学
计算化学
郭纯孝编
关键词:计算化学
酸催化羧酸与醇酯化反应的计算化学研究
2025年
酯化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通常指醇与羧酸在酸催化下脱水生成酯的反应。本文以几个典型的酯化反应为例,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在分子层次上深入探讨了加成-消除、碳正离子和酰基正离子等三种常见的酯化反应机理,分析了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计算结果为理解有机化学教材中关于酯化反应的定性描述,如“酯化反应机理与羧酸和醇的类型有关”“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氢”“酯化反应速度较慢且为可逆反应”等,提供了直观物理图像和定量支持,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全面地理解酯化反应。本文可作为引导本科生学习计算化学的教学案例,突出计算化学在解析物质结构与性能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冯爱利陆鑫刘鹏张冬菊
关键词:酯化反应羧酸反应机理量子化学计算
基于计算化学的可视化教学:手性及立体异构现象
2025年
手性和立体异构现象在化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教授这些概念,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可视化软件,展示了手性分子的三维结构及其电子圆二色(ECD)谱。通过三维结构,学生们可以直观地观察、比较和判断不同立体异构体的构型。通过计算分子的激发态,模拟手性分子的电子圆二色(ECD)谱,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手性、立体异构现象等概念,以及对映体的性质。展现了计算化学的可视化教学在手性分子领域的应用潜力,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立体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并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朱荣秀郭今心刘希功刘磊张冬菊
关键词:量子化学计算手性立体异构可视化教学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溴丁烷E2消除反应——设计一个计算化学实验
2025年
卤代烃E2消除反应是基础有机化学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由于缺乏直观形象化的描述导致学生理解困难。本文设计了一个面向化学本科专业的计算化学实验,通过量子化学计算阐明卤代烃发生E2消除反应的详细机理及其与SN2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机制,同时获取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信息,帮助学生理解Zaitsev规则、选择性、反应热力学、反应动力学、过渡态、反应坐标等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中的基本概念。本实验旨在训练学生使用计算化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
穆雪丽韩玲利刘涛
关键词:卤代烃量子化学计算
计算化学辅助有机化学教学——以二嗪异构体的碱性和稳定性比较为例
2025年
本文采用计算量子化学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比较了气态二嗪三种异构体的碱性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三种异构体的碱性强度顺序为哒嗪>嘧啶>吡嗪。同时,通过优化结构单点能的计算,判断三种异构体的稳定性顺序为嘧啶>吡嗪>哒嗪,且其共轭酸的稳定性顺序亦呈现相似趋势,即嘧啶-H>吡嗪-H>哒嗪-H。此外,本文采用前线轨道理论定性解释了哒嗪明显异于嘧啶和吡嗪的特殊热力学性质(燃烧热和标准生成焓)。将计算化学引入到有机物酸碱性和稳定性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Lewis酸碱性、等键反应、最高已占据分子轨道(HO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前线轨道能隙值等核心概念和杂化轨道理论,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成为提升有机化学教学质量的有效辅助工具。
吕仁庆王淑涛王芳沈国平
关键词:气相碱性计算化学
计算化学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相结合揭示铬黑T指示剂的显色和变色机理
2025年
铬黑T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离子指示剂,其颜色随溶液pH值不同而变化,且与其金属离子络合物颜色有明显差异,可有效指示反应终点,在分析化学领域有广泛应用。本文用计算化学方法研究了铬黑T及其典型金属离子(Mg^(2+)、Ca^(2+))络合物的分子结构,计算了它们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其分子结构与电子光谱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使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不同pH值的铬黑T溶液及其钙、镁络合物的吸收光谱。理论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阐释了铬黑T指示剂的显色和变色原理,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铬黑T结构-性能关系的理解。
李翼曹兆祥刘鹏吴霞张冬菊
关键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计算化学结构-性能关系
圆偏振发光中关键物理量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介绍一个探究性计算化学实验
2025年
本文介绍了一个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探究性计算化学实验。本实验使用常见的量子化学软件Gaussian和GaussView,利用密度泛函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对具备圆偏振发光(CPL)的分子(联萘)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质分析,计算得到发光不对称因子(glum)。本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熟悉CPL和glum的概念和应用,学会激发态的计算方式,并应用于科研工作当中。
陈文恺沈芸稼孔祥梦曾艳丽

相关作者

邢波
作品数:33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研究主题:计算化学 红外谱图 红外光谱 苯 多官能团
金钟
作品数:66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计算化学 并行计算 基于网格 性能分析 密度泛函理论
张冬菊
作品数:70被引量:9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量子化学计算 计算化学 电子转移
宋其圣
作品数:41被引量:298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计算化学 分子模拟 思政 化学专业 萃取
刘倩
作品数:70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研究主题:计算化学 并行计算 纳米银 分子动力学 基于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