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52篇“ 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文章
- 认知功能损伤对双任务站立影响的中枢机制: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分析
- 2025年
- 背景: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由于认知功能下降,姿势控制能力下降,易发生跌倒。双任务范式由于更贴近日常生活,常被用于评估姿势控制能力,但以往对于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的认知与姿势控制双任务研究主要探讨姿势控制的外在表现特征,中枢神经机制的直接证据依然缺乏。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在执行站立姿势控制-空间工作记忆双任务时大脑躯体感觉运动皮质激活特征。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B)筛选受试者,共纳入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16人、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17人,进行5种任务测试,分别为空间工作记忆(SIT)、双足平衡站立(SD)、Romberg站立(SR)、双足平衡站立-空间工作记忆双任务(DD)、Romberg站立-空间工作记忆双任务(DR);同时使用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系统和三维测力台收集躯体感觉运动皮质(20个通道)的血液动力学、足底压力中心(COP)摆动轨迹数据。结果与结论:①在Romberg站立、双足平衡站立-空间工作记忆双任务、Romberg站立-空间工作记忆双任务下,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前后、内外方向足底压力中心位移均显著大于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P<0.05);②在双足平衡站立-空间工作记忆双任务下,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15通道(右侧前运动皮质/辅助运动区)的氧合血红蛋白变化量值显著大于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P<0.05);在Romberg站立-空间工作记忆双任务下,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15,17通道(右侧前运动皮质/辅助运动区)的氧合血红蛋白变化量值均显著大于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P<0.05);③在Romberg站立-空间工作记忆双任务下,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内外方向足底压力中心位移与15通道的氧合血红蛋白变化量存在显著正相关(r=0.659,P<0.05),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内外方向足底压力中心位移与15通道的氧合血红蛋白变化量存在高度正相关(r=0.840,P<0.05)。结果表明,与认知功
- 董志文于聪陈岩丁建军
-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空间工作记忆
- 镉暴露致老年人认知功能损伤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镉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具有极强的生物蓄积性和多系统毒性。老年人作为脆弱群体,长期的镉暴露对其认知功能的损伤尤为显著。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镉暴露与老年人认知功能损伤及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并总结了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目前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大多采用横断面或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多项研究发现镉暴露与老年人认知功能损伤及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或死亡相关。镉对神经系统的毒性机制复杂多样,包括损伤血脑屏障、损害线粒体功能、影响突触传递、诱导细胞自噬与凋亡,以及扰乱金属离子稳态和糖原代谢等。虽然许多研究支持镉暴露可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不利影响,但相关结论不完全一致且证据等级较低,潜在的生物学机制也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未来亟需开展进一步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深入的生物学研究,以更好地理解镉暴露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
- 何昊金子轩李涵邹云锋彭阳
- 关键词:认知功能损伤阿尔茨海默病老年人镉暴露
- 氯马斯汀诱导海马髓鞘再生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氯马斯汀(CLE)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模型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40只,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CLE组、脂多糖(LPS)组、LPS+CLE组,每组10只。LPS+CLE组和CLE组连续14 d腹腔注射10 mg·kg-1·d-1氯马斯汀并分别在第7天注射5 mg/kg的脂多糖或等体积生理盐水,LPS组和对照组连续14 d腹腔注射等体积溶剂并分别在第7天注射5 mg/kg的脂多糖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使用旷场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Y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数量、MBP及c-fos阳性神经元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旷场实验中总路程及中心区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辨别指数及Y迷宫实验自发交替率下降,IL-6、IL-1β表达水平及小胶质细胞数量升高,MBP表达水平下降及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相比,LPS+CLE组小鼠旷场实验相关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辨别指数、Y迷宫实验自发交替率、MBP表达水平及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马斯汀可能通过诱导海马髓鞘再生,增加活动相关性神经元数量,改善SAE模型小鼠认知功能损伤。
- 简家雄殷晓宇高炟鹏沈锦春
- 关键词:海马髓鞘氯马斯汀认知功能损伤
- 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认知功能损伤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2025年
- 乳腺癌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之首,半数患者化疗后出现认知功能损伤。文章从生物、心理和社会3方面阐述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产生认知功能损伤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出重要因素和参考因素,为早期非药物性护理干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产生认知功能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 徐佳雯陈世新李静丹秦茜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影响因素
- 互动式养育对出生后持续亲子分离致学龄前期儿童认知功能损伤的缓冲效应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出生后亲子分离不同持续时间对学龄前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互动式养育的调节效应,以促进留守儿童认知功能健康发展。方法 于2021年9月在芜湖市某农村地区招募450名学龄前儿童,开展认知发育评估。采用父母和主要抚育人问卷评估亲子分离及其时相(仅3岁前分离、仅3岁后分离、出生后持续亲子分离)和互动式养育水平(家中书籍数量、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阅读、唱歌、做游戏、数数)。亲子分离的定义是儿童与父母分离超过6个月/年。通过中文版《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第四版》(WPPSI-Ⅳ)对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受试儿童平均年龄为(4.60±0.56)岁,其中男童214人(47.6%)。结果显示,31.3%(141/450)的学龄前期儿童经历过亲子分离,其中22.7%(32/141)经历持续亲子分离。相比于无亲子分离组儿童,持续亲子分离的学龄前儿童总智商得分显著降低(β=-7.11, 95%CI:-10.83~-3.39,P<0.001),但这一关联仅在互动式养育低水平组(≤4分)中显著,互动式养育中等水平组(5分)和高水平组(≥6分)中未观察到这一关联。结论 互动式养育有助于缓冲出生后持续亲子分离所致的学龄前期认知损害效应。
- 张安慧马凯汪玉芬王玲玲孙莹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认知发育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慢性睡眠剥夺后认知功能损伤中的相关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索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后大鼠认知功能改变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性,为后续探讨失眠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周龄SD大鼠20只作为研究对象,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睡眠剥夺组(实验组)各10只,采取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进行睡眠剥夺。通过莫里斯水迷宫检测所有大鼠的认知功能,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检测海马组织中P-PI3K、P-Akt、P-mTOR、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e-aspartic acid prote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第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通过平台次数减少(P<0.05)、目标象限停留的时间减少(P<0.05);大鼠海马区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Beclin-1表达增加(P<0.01),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表达增加(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大鼠睡眠剥夺7 d后海马组织中通路蛋白P-PI3K、P-Akt、P-mTOR表达量较正常大鼠减少,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推测大鼠慢性睡眠剥夺后认知功能损伤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受抑制有关;(2)大鼠睡眠剥夺7 d后海马组织中的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较正常大鼠增加。
- 杨震刘波
- 关键词:睡眠剥夺自噬
- 丰富环境通过海马BDNF相关通路减轻社会隔离所致认知功能损伤
- 2025年
- 目的探究丰富环境对社会隔离所致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与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相关通路的关系。方法2023年1—4月,将3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C组)、模型组(SI组)和治疗组(SI+EE组),每组10只。NC组以每笼5只饲养于标准环境中,SI组和SI+EE组以每笼1只分别饲养于标准环境和丰富环境中,4周后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和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和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kB)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海马组织中BDNF和TrkB mRNA表达。结果NC组新事物分辨率为(32.68±5.55)%、新位置分辨率为(19.56±3.92)%、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为(47.12±7.43)s、穿越平台次数为(4.63±0.54)次,均显著高于SI组的(10.89±3.57)%、(2.78±0.36)%、(30.92±2.95)s、(1.38±0.15)次,NC组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SI组(P<0.05);和SI组相比,SI+EE组小鼠新事物分辨率、新位置分辨率、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升高,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NC组BDNF、TrkB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SI组的(P<0.05);和SI组相比,SI+EE组小鼠海马组织中BDNF、TrkB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丰富环境可减轻社会隔离所致小鼠的认知功能损伤,其可能和调节BDNF/TrkB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刘磊王亚丽胡景玉
- 关键词:丰富环境海马社会隔离认知功能受损
-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和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极心理学理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程度、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精神病防治院接受治疗的3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6)与研究组(n=157)。对照组实施精神疾病科常规干预模式,研究组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消极情绪、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及社会适应能力、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适应能力量表(scale of adaptive functioning education,SA-FE)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SA-F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为92.35%,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11.46%,低于对照组的5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改善患者服药依从性,弱化消极情绪,降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及复发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利于改善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叶美兰施文张玉川叶颖颖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复发
- 创伤性颅脑损伤中神经功能障碍与认知功能损伤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模型小鼠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机制。方法60只12月龄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10只)与TBI模型组(50只),根据模型构建时间将TBI模型小鼠分组为,模型1d组、3d组、7d组、14d组和28d组,共5个亚组,每组10只。实验第29天分别开展神经功能评分,跳台测试。测完后处死取材,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炎性细胞因子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个时期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增加,在第7天达到峰值后降低。然而,各个时期,模型组小鼠跳台错误潜伏期低于对照组,跳台错误次数高于对照组,且没有明显变化。此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个阶段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1(IBA1)、趋化因子C-X3-C基元配体1(CX3CL1)、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磷酸化核因子(p-NF)-κB表达明显增加,在第7天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降低。与此同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先升高达到峰值,随后开始降低。然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各个时期β淀粉样蛋白(Aβ)、p-Tau蛋白表达持续增加。结论TBI致模型鼠小胶质细胞持续活化,与炎症反应一同先升高,再降低,导致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到达峰值后降低。此外,炎症反应可能作为Aβ沉积与Tau蛋白磷酸化的启动子,导致小鼠认知功能损伤。
- 邹成功冯浩陈兵唐辉邵川孙谋杨荣何家全
-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免疫印迹法小鼠
- 脑损伤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脑损伤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与认知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脑损伤120例,根据有无认知功能损伤分为损伤组与无损伤组,每组60例;另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并比较有无认知功能损伤、不同认知功能损伤程度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扩散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峰度(AK)、平均扩散峰度(MK)、径向扩散峰度(RK)],分析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损伤组视空间与执行、注意力与计算力、语言功能、抽象能力、延迟记忆领域评分及MoCA总分低于无损伤组、对照组(P<0.01);损伤组前、旁扣带脑回右侧FA、AK及MK低于无损伤组(P<0.01);轻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前、旁扣带脑回右侧FA、AK及MK高于中重度认知功能损伤患者(P<0.01);右侧FA、AK及MK与认知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 脑损伤患者额叶前皮质微结构MRI变化可用于早期评估认知功能损伤,为临床评估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程度提供依据,利于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改善预后。
- 鲍景蕾尹继君郭倩
- 关键词:认知功能损伤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相关作者
- 王鲁宁

- 作品数:536被引量:3,438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老年人 帕金森病 ALZHEIMER病
- 陈锐

- 作品数:204被引量:532H指数:1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慢性间歇低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HS
- 刘春风

- 作品数:808被引量:3,558H指数:26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患者 睡眠障碍 急性脑梗死患者 非运动症状
- 明红

- 作品数:14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慢性间歇低氧 盐酸美金刚 NMDA受体 认知功能损伤 小鼠
- 刘梦雅

- 作品数:74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 研究主题:富氢 电离辐射 认知功能损伤 大鼠动物模型 抗辐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