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篇“ 认识情态“的相关文章
看起来:示证语还是认识情态标记?
2024年
本文在主张严格区分示证范畴与认识情态范畴的理论前提下,基于大规模语料,对“看起来”的语义及用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描写,结合汉语具体的语言事实,认为“看起来”是一个亲知示证语和推知示证语,它在某些用例中所表现出的言者不确定的承诺态度,仅是其衍生功能。
徐晶凝赵嘉怡
关键词:认识情态主观性
泽州方言认识情态副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2024年
在方言调查的基础上,讨论认识情态副词的句法分布以及情态量级特征,分析其主观性特征在表义及句法上的表现,从语义发展角度讨论认识情态副词主观化的历程。
王帆
关键词:主观性主观化
情境植入视角下英汉SEEM类感知谓词的言据性与认识情态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的句内/句外情境植入层级,运用多重对应分析对比英汉SEEM类感知谓词“seem/好像/似乎”的使用倾向。研究发现,“seem/好像/似乎”都可视为高层情境植入成分,但其概念原型相互独立,在情态性/言据性的表达取向上差异显著。承担句外情境植入功能时,seem的非人称用法高于汉语,倾向于表达共识推理或传闻言据;句内情境植入时,“好像”偏于AP和VP补语用法,偏好于表达言者基于感知的推断;“似乎”则偏于VP补语用法,表达言者基于逻辑的推断。三者比较,“似乎”和“好像”的用法更为接近。这些差异与英汉语的感事介入能力、非人称构式能力和句法位置灵活性高度相关。
王义娜刘伟乾
认识情态词“应该”和“可能”的连用及语义组合的方式被引量:3
2023年
本文通过语料库搜索和可接受度判断测试,证实认识情态词“应该”和“可能”可以连用并允许两种组合形式,尝试消除存在已久的语言事实认定上的分歧。借助诊断测试方法,我们区分了连用形式中命题和言者承诺层面的“可能”,避免以往主客观情态概念描述标准上的不确定性。基于命题层面和言外之力层面的区分以及常态判断、理想世界的概念,本文刻画“可能”和“应该”的语义,揭示情态词连用情况下语义组合的不同方式和复杂性。
沈园陈婷
关键词:认识情态言外之力
日语学位论文中的句末认识情态使用特征研究——基于中日语料库对比视角
2023年
句末认识情态是表明作者的写作态度和观点的重要表达方式。该研究基于日语专业博士毕业生的博士论文和日本本族语者的博士论文,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了中日博士学位论文中句末认识情态使用特征,发现:(1)中国日语学习者与日本本族语者相比,在“断定·推量”“或然性”“证据性”“知觉·思考动词等”4类句末认识情态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日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一样倾向于集中地使用思考动词和推量表达等少数几个句末表达;(3)日语学习者在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句末情态多用、少用的问题。其中「であろう(大概)」的多用和「と考えられる(一般认为)」的少用现象最为显著。该研究结果对日语论文写作及其教学有指导意义。
周瓴杨秀云
关键词:语料库
现代汉语认识情态构式维译研究
认识情态是语言中重要的主观性表达之一,认识情态关注的是可能世界的非现实范畴,体现了说话人的观点或态度的类型。构式具有一个固定的框架,这个框架有自身的独特语义,具有较高的凝固性。现代汉语中一些构式同样可以表达认识情态。依据...
金思雨
关键词:认识情态构式
浙江临海方言“(忄隺)”与“怕”的认识情态功能被引量:1
2022年
提要浙江临海方言惧怕义动词“■”与“怕”都可以发展为认识情态副词,但在功能、句法分布及组合关系上有同有异。“■”只表示反诘,可分布于句首、句中,但不能位于句末;“怕”既可以表示反诘也可以表示揣度,同时在句首、句中与句末都可出现。文章概括“有疑”和“无疑”两条演变路径:1)“怕”为有疑:害怕(动)→担心(动)→揣度(副)/反诘(副);2)“■”为无疑:害怕(动)→担心(动)→必然认识情态(副)。
卢笑予
关键词:认识情态
河北孟村方言中的三组认识情态表达形式
2022年
孟村方言中有三组特色的认识情态表达形式:a.“当”组:“当不(着/的)”;b.“横”组:“横(着/的)”;c.“铁”组:“铁着/的”。这三组表达形式具有不同的情态语义特征。“当”组主要表达“可能性”揣测,情态量级相对较低;“横”组和“铁”组的揣测常带有言者的倾向性,主要表达应然或盖然性推测,情态量级相对较高;此外,“铁”组还具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三组认识情态表达形式语义特征不同,在人称选择、句法位置、句子类型等句法方面的表现也不同,情态语义特征与其句法表现之间表现出明显的互动性。
高亮
河北张家口方言的认识情态副词“横是”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调查发现,“横是”作为认识情态副词,不仅见于北京官话和东北官话,也见于河北张家口东部和南部方言。张家口东部和南部方言“横是”有音变和形变的变异情形,有表推论和表推测的意义及用法,还有不同于官话方言的应答用法。张家口东部和南部方言的“横是”是从官话方言借用吸收而来,借用吸收后出现了特殊的应答用法。
宗守云
关键词:晋语
印尼留学生汉语认识情态动词习得研究
汉语认识情态动词作为常用汉语词,学生学习接触较早。但因不同词语之间存在用法相近现象,印尼留学生在使用认识情态动词过程中易混淆,经常出现偏误,给印尼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学习困扰。本文整理以往文献资料,以汉语和印尼语认识情态动...
李明
关键词:印尼语语言对比汉语习得

相关作者

范伟
作品数:13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认识情态 可能补语 对外汉语 汉语 情态
彭利贞
作品数:20被引量:251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情态 语义 情态动词 认识情态 意愿
冯军伟
作品数:17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构式 认识情态 NP 起来+AP V
龙绍赟
作品数:40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学习动机 高职生 问卷调查 动机行为 意象图式
叶友珍
作品数:21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情态助动词 认识情态 语义 《黑暗之心》 《现代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