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篇“ 证据禁止“的相关文章
- 证据禁止理论视角下引诱取供证据能力审查规则重塑
- 2024年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能够直接反映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因此,口供一直是证据审查体系中的重点。然而,在我国现行的证据法体系中,引诱取供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的法律规制变相限缩了引诱取供的行为内涵,证据能力审查规则依旧处于原则化、裁量排除标准缺失的模糊阶段。应当从“引”与“诱”两个层面重塑行为内涵;运用证据禁止理论从证据取得禁止以及证据使用禁止两个方面区分《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的非法证据以及第56条规定的排除证据;构建“行为不法性审查——结果不法性审查——排除必要性判断”的裁量排除标准,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引诱取供中的适用。
- 倪铁吴烨彬
- 关键词:证据审查证据禁止
- 刑事诉讼中大数据证据禁止规则研究
- 在信息技术越发强大的现代社会,司法领域也感受着信息技术发展的红利,大数据技术以及大数据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越发的凸显。基于5G技术、AI智能,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完善,使得在智慧背景下大数据证据的获取、使用规则成为...
- 聂阳
-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
- 德国刑事证据禁止利益权衡理论的演进及其借鉴被引量:10
- 2021年
- 德国历经百年确立了体系化的刑事证据禁止理论,其中利益权衡理论在学理与判例的共同推进中逐渐确立通说地位。利益权衡理论以取证程序违法与法律后果为核心内容,实体层面以程序违法程度及犯罪严重程度为核心权衡因素;法律后果层面,存在证据使用、证据禁止及第三范式的后果。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背景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应秉承以理论推动立法与司法的思路,构建"行为不法—结果不法—惩罚必要性/责任"递进式非法证据排除判定之逻辑进路,以教义学理论推进证据排除的体系化建构,并为实务中裁量排除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应确立裁量排除的原则与规则,加强法官自由裁量权与判例的引导地位。
- 王颖
- 关键词:证据禁止
- 德国刑事证据禁止规则研究及其借鉴
- 以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为基础,德国在从上世纪初开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证据禁止理论,经过百年的演变发展,这套制度经历过德国学者们的质疑,讨论,修改,完善,在逐渐茁壮成长着。德国的证据禁止制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证据取得禁止和证据...
- 夏双
- 关键词:证据禁止刑事诉讼比较法
- 德国证据禁止规则研究
- 本书从基础问题、理论学说、具体内容、法律后果、程序运作和借鉴视角分别对德国证据禁止规则予以了论述。德国证据禁止规则在法典与判例融合之下具有丰富内涵,对于深受美国法影响、同为大陆法系的我国不无启示意义。
- 张袁
- 论大数据背景下的民事证据禁止规则被引量:4
- 2019年
-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其对我国现有民事证据禁止规则提出了新的挑战。大数据的诞生引发了学界以及实务界对其侵犯公民隐私权、知情权等权益的争议。为了契合民事证据禁止规则,大数据的挖掘和预测必须以合法的方式来进行。在学界对我国民事领域证据禁止规则的确立已经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为了使民事证据禁止规则更好地发挥作用,建立民事司法数据库、严格规制数据收集和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 乔茹
- 关键词:民事证据大数据数据挖掘数据预测数据库
- 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和完善——以德国证据禁止法则为借鉴
- 2018年
- 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非法证据的排除有利于提高民众对司法的信任度,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权威。为准确惩罚犯罪,切实保障人权,我国在不断修改立法,2017年"两院三部"还联合印发了《新排非规定》,其进一步确定了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明确了重复性供述排除规则及例外情形,并明确了排除的证明问题。这些完善措施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还不够完备,严格排除非法证据依然任重道远,需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德国立法和司法中有益于我国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配套措施进行完善。
- 邱饰雪
-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
- 我国刑事诉讼中私人违法取得证据禁止使用的法理构建被引量:3
- 2018年
- 在处理私人违法取得证据是否禁止使用问题时,德国的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理论具有理论解释上和实务操作上的双重优势。我国与德国同属大陆法系,在宪法上和刑事诉讼法上具有亲和关系,可以考虑引入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理论,作为处理私人违法取得证据是否禁止使用问题的指导性理论。当然,我国刑事诉讼法规范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规定了相应的取证规范,因此,对辩护律师违法取得的证据,应当区分情形,运用不同理论进行分析。如果辩护律师是以违反《刑事诉讼法》第41条的方式取得的证据,法官应当援引依附性证据使用禁止理论,禁止使用该证据。如果辩护律师不是以违反《刑事诉讼法》第41条的方式取得的证据,而是以其他违法方式取得的证据,法官应当援引自主性证据使用禁止理论,判断是否禁止使用该证据。
- 艾明
- 关键词:刑事诉讼基本权利法理
- 从“证据禁止”视角看非法扣押实物证据的排除
- 2016年
- 证据禁止理论是由德国学者Beling于1903年提出,与英美法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异曲同工,经过国外学者一百多年的研究,该理论已形成通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在此引介证据禁止基础理论,意在以扣押为例探讨我国非法实物证据的禁止问题,具体解析扣押物行为的法律规定,说明哪些规定构成了扣押证据的禁止规范,违反扣押禁止规范取得的证据,法院能否使用?如果法院采纳,其采纳的标准和理由是什么?
- 胡忠惠吕晓蓓
- 关键词:非法实物证据证据禁止扣押国外学者异曲同工英美法系
- 德国证据禁止制度之类型分析与借鉴意义
- 2016年
- 在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基准下,德国形成了一套极为发达的证据禁止理论,包括收集证据的禁止和使用证据的禁止,根据刑事诉讼不同的阶段对非法取得和合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之证据能力进行阐述。"权衡理论"为查明案件真实与保障被告人利益的冲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限于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相关理论缺失和操作性不强的现状影响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和被告人权利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借鉴德国证据禁止制度在维护实体公正与追求程序正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 彭烨
相关作者
- 高咏

- 作品数:13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程序性裁判 非法证据排除 证据禁止 刑讯逼供
- 李倩

- 作品数:12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柏林自由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 毒树之果 证据禁止 法国大革命 附条件不起诉
- 张永泉

- 作品数:28被引量:397H指数:1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民事 诉讼程序 必要共同诉讼 合议庭制度
- 黄鹂

-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非法取证 民事诉讼证据 违法 接近正义
- 熊春玲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非法证据排除 证据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