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86篇“ 诉讼主体“的相关文章
- 缺席当事人提起撤销诉讼主体适格论
- 2025年
- 当前上诉和再审救济对缺席当事人保护不周延,撤销诉讼虽可为缺席当事人提供充分救济但面临主体适格的质疑。为此,可调整撤销诉讼的立法定位与制度逻辑,使之摆脱第三人参加诉讼制度和遏制虚假诉讼逻辑的限制,回归非常规救济程序的定位与案外人程序保障的功能,充分发挥制度生命力和张力。以此为基础,厘清撤销诉讼的适格主体范围,对《民事诉讼法》第59条第3款进行文义解释、法意解释和目的解释,可肯定缺席当事人提起撤销诉讼的适格主体地位。同时,从明确适用的条件和滥用的惩治两方面对缺席当事人提起撤销诉讼进行限制,以兼顾程序保障与程序安定。
- 马登科黄馨路
- 关键词:缺席判决程序救济虚假诉讼
- 业委会诉讼主体资格之争
- 2024年
- “在审理业主委员会提起诉讼的审判实践中,法院一般会审查是否有业主大会同意起诉的决议,以防止业主委员会超越权限提起诉讼,从而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原告丰业花园第五届业委会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其不具有以自己的名义起诉被告李某燕返还公共收益4350元的诉权,本院依法驳回原告丰业花园第五届业委会的起诉……”
- 刘希平
- 关键词:诉讼主体资格提起诉讼业委会业主委员会司法资源诉权
- 中美环境民事诉讼主体及救济途径比较研究
- 2024年
- 近年来,环境争议呈现出类型复杂、案件多发的态势。其中,民事诉讼作为争议解决的主要途径,在司法实践中凸显出一系列问题。考量到中美环境法律制度存在巨大差异,而两者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类型呈现相似性,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从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救济途径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环境民事诉讼制度进行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并结合当前我国环境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的发展提供更多思路。
- 梁宇
- 关键词:环境民事诉讼比较法
- 实体关联纠纷审理中诉讼主体的扩张及其限度
- 2024年
- 所有受程序所涵盖的实体权利或法律状况的承受者皆应被赋予程序参与的机会,但参与诉讼并不意味着必须以当事人的身份进入诉讼才是符合程序正义的。因此应根据实体关系关联程度的不同层次采纳不同的诉讼主体构造,并辅之以类型化的判决效力体系。对紧密型关联纠纷,应将关联纠纷当事人追加为必要共同诉讼人,但应根据其是否占据主导地位以及诉讼行为是否具有独立性进行必要的限制。对松散型关联纠纷,应适用普通共同诉讼进行合并审理,但适用前景因准入门槛严苛而并不乐观。对半紧密型关联纠纷,关联纠纷当事人应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加入,但法院应以旨在实现程序保障的辅助型第三人为适用原则,严格限制被告型第三人的适用空间。未来我国多数人参与诉讼体系的构建,应以案件事实的查明和纠纷的一次性解决为目标,在审理对象的层次和效力扩张的方式上体现梯度差异。
- 卢佩
- 关键词:诉讼构造判决效力
- 破产追加分配之诉的诉讼主体
- 2024年
- 我国《企业破产法》第123条规定了破产追加分配制度,但因其存在诸多问题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现行法对追加分配之诉中的原、被告没有明确规定。针对该问题,应建立管理人恢复履职制度,由管理人作为原告,以交易相对方为被告。当管理人无正当理由并经债权人催告仍不提起诉讼,债权人可行使《民法典》中的债权人撤销权。在破产程序终结后,破产企业注销之前,破产企业与交易相对人为债权人撤销之诉的被告。破产企业注销后,在债权人撤销之诉中已注销破产企业的主体资格可以暂时回归,与交易相对人为共同被告。
- 张善斌杨铭
- 关键词:破产撤销权管理人债权人诉讼主体
- 跨国文物追索诉讼主体适格问题研究
- 鲁秋实
-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研究
-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愈加充实的物质生活,还带来了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现阶段我国已经转变经济发展的理念,积极进行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时代已然来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暴露无遗。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护是整个生态文明的核...
- 韦歆
- 关键词:主体资格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 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研究
- 业主委员会制度在我国确立已经三十余年,由于立法层面一直未明确其民事法律地位和诉讼主体资格,导致业主委员会在参加诉讼的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业主委员会是否为民事主体?是否具备诉讼主体资格?换届程序是否影响其诉讼主体资格?这些...
- 彭相森
- 关键词:业主委员会诉讼主体资格非法人组织业主团体
-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主体的扩张研究
- 2023年
- 伴随着我国公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公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明确规定了检察院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主体地位,环保审判庭也在我国各级人民法院中得到了推进.但是,检察院这一单一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主体,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因此,建议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主体的范围进行扩张,将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也纳入其中,确定多元化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位阶.
- 李智
- 关键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 刑事诉讼主体理论的扬弃与超越被引量:21
- 2023年
- 刑事诉讼主体面对认知偏差,需要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范围之内,但这超出了传统诉讼原理和哲学知识的解释范畴,需要认知科学的介入提供智识资源。刑事诉讼认知主体可以区分为“认知决策主体”与影响其认知决策的“认知提示主体”和“认知监控主体”,但各主体可能存在交叉甚至在特定诉讼环节会出现角色互换的情况。为了避免刑事诉讼中的“主体”之权利(力)与义务的界限模糊,刑事诉讼程序设计应当给予“自主性”与“可控性”特别关照,使其呈现二阶递进的关系,进而兼顾认知的自由与认知的控制。在“自主性”层面,需要确保刑事诉讼认知主体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通过“主体性”带动“自主性”的兑现,并在程序设计上体现内化的“自主性”;在“可控性”层面,需要确保履行不同职能之刑事诉讼主体的认知决策过程不得简化、合并甚至混同,其认知决策过程中应当得到充分的程序提示和监控,并对直接影响诉讼进程和结果的认知决策进行充分说理。
- 谢澍
- 关键词:刑事诉讼主体自主性
相关作者
- 陈贤贵

- 作品数:32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当事人 当事人适格 司法克制 辩论主义 司法能动
- 蔡彦敏

- 作品数:27被引量:50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
-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 法院 审判组织 独任制 当事人
- 陈现杰

- 作品数:17被引量:34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 研究主题:司法解释 人身损害赔偿 赔偿范围 诉讼主体 侵权责任法
- 王申义

- 作品数:10被引量:88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合同法 判例法 诉讼主体 诉讼行为 诉讼效益
- 江伟

- 作品数:201被引量:2,185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 消费者 民事诉讼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