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1篇“ 诉讼参与人“的相关文章
- 保障老年诉讼参与人实体权益
- 2024年
- “养老院”收款后人去楼空协调联动助力权益保障。【基本案情】原告晋某因年老且子女在外地,打算找一家养老院安度晚年。晋某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某科技公司开办了一家所谓“养老院”。某科技公司负责人金某直接与晋某进行了联系,发送了制作精美的宣传手册,给出了各式各样的承诺,并多次约请晋某外出用餐、旅游。
- 王伟
- 关键词:诉讼参与人养老院互联网权益保障
- 刑事诉讼参与人的教义延展被引量:2
- 2023年
- 随着刑事诉讼制度不断走向民主化和现代化,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参与到刑事诉讼当中。然而《刑事诉讼法》第108条对“诉讼参与人”的穷举式定义,导致“参与诉讼的人”未必都能够成为“诉讼参与人”。“名分”并非可有可无,名不正则言不顺,拥有“名分”可以使得参与诉讼的人享有更多的诉讼权利和更高的诉讼地位,从而更好地发挥诉讼活动监督者、辅助者和见证者的角色。作为诉讼的主体,人只要被卷入到诉讼中,就必然享有一定的与之相伴的诉讼权利,不能因缺乏明文规定就予以否认。常规的解释方案无法填补这一漏洞,需要对具体的权利条款作类推解释,并适时启动修法。法律是由概念构成的,但法律没有必要对每个概念都作定义式概括。法律定义的失误,不仅会导致相关概念无法适应制度变革,制造法律适用上的分歧和障碍,也浪费了立法资源。
- 蔡元培
- 关键词:诉讼参与人诉讼主体诉讼权利法律定义
- 诉讼参与人监督法律适用统一的实践检视与机制完善——以协同监督模式提出为基础
- 引言"建立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反映人民法院法律适用不一致问题机制,配套完善监测、反馈和公开机制"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的重要改革内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以下统称诉讼参与...
- 王雨田何伦波
- 早期人民司法中的诉讼参与人与司法判决——以太行地区为中心
- 2021年
- 司法判决有指导人们行为的作用,司法判决的形成也会受到人的行为的影响。通过司法判决的指导作用规范公民的行为,是政府管理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不同国家政府构建的结构和形式不同,通过司法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和动员的成效也各不相同。在国家动荡时期,采用能动型政府的组成形式,构建政策实施型司法模式,更能稳定社会秩序,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验。在国家和平时期,采用回应型政府的组成形式,以司法程序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社会因而更具活力。
- 周魏
- 关键词:诉讼参与人司法判决社会管理社会动员
- 在法庭上殴打诉讼参与人的管辖权探讨
- 2021年
- 司法实践中,在法庭上殴打诉讼参与人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违法行为,一般由人民法院直接行使管辖权。但也有受害人选择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受理的情形,此时往往会引发管辖权争议。为了阐述上述问题,文章采用法理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管辖权争议和一事不再罚进行探讨。人民法院对上述违法行为享有法定的管辖权,只要公安机关的处罚与人民法院的处罚不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公安机关也享有相应的管辖权。从保护受害人的角度出发,对于上述违法行为,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都应该享有管辖权。
- 高荣林
- 关键词:殴打管辖权一事不再罚
- 认罪认罚案件中诉讼参与人权利保障研究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通过2018年10月26日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成为我国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立法机关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所取得的成果总体持肯定态度,表明这项改革初见成效。但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过程所暴...
- 杨静
- 关键词:诉讼参与人权利保障
-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各诉讼参与人研究——基于新《刑事诉讼法》视角
- 2019年
- 2018年10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刑事诉讼法》吸收了近两年司法改革的成果,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速裁程序等写入法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中,想要真正实现其制度设计初衷,必须清晰认识各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价值及应有权利。一是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应有权利之实现;二是充分赋予并保障律师的独立价值;三是重视被害人参与价值及诉讼地位和权利的认定。以上三项缺一不可,方可更好地实现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 李宇罗璇
- 关键词:诉讼参与人权利
- 裁判文书公开时诉讼参与人信息的处理被引量:7
- 2017年
-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发布的裁判文书中,有关诉讼参与人的信息公开因地而异、因案不同,毫无章法。作为诉讼主角的当事人,其信息是否公开应以信息本身和案件裁判之间的关联度为首要考量准则,关联度越大,其公开透明度就理应越高,如果缺乏关联性,那应该全部隐去而不必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必须真实公开,它是现代司法公开的基本要求,此等公开并不构成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犯。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等诉讼参与人的信息,常常与裁判结果毫无关联,对其个人信息坚持以不公开为原则,以公开为例外,以免泄露其个人信息,以充分保护其隐私权。
- 刘练军
- 关键词:诉讼参与人裁判文书个人信息隐私权
- 电子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真实性问题——基于外观主义的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诉讼参与人的真实性问题是电子诉讼发展过程中的"源头性"问题。电子诉讼背景下,外观主义的程序法准入,既有域外立法经验可资借鉴,也同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念、"诚实信用原则"和电子诉讼特点相契合,在解决诉讼参与人真实性问题上不仅可行而且必要。电子诉讼中的外观主义适用,实际上是"表见代理"制度的诉讼法渗透。这一渗透过程因为人民法院"公权力"的介入而呈现出"严格性"的特点。
- 张兴美
- 关键词:外观主义信赖保护表见代理
- 刑事诉讼少数民族诉讼参与人法律翻译权研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条中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
- 尹彬彬
-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司法实践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高警兵

- 作品数:4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研究主题:民事诉讼法学 法学概论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学习辅导 诉讼参与人
- 朱叶

- 作品数:41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研究主题:行政诉讼法学 法学基础理论 行政案件 法律规范 法理学
- 徐静村

- 作品数:66被引量:646H指数:16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法 司法鉴定 司法机关 刑事诉讼 刑事
- 卞建林

- 作品数:229被引量:2,599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制度 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法学 检察机关
- 顾华详

- 作品数:426被引量:1,05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
- 研究主题:法治 民族地区 经济带 科学发展观 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