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9篇“ 诊疗质量“的相关文章
提升脑膜瘤诊疗质量:倡导多学科协作和标准化流程
2025年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尽管大多数脑膜瘤为良性,但其诊疗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整合外科、放射科、病理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可实现对患者诊断、治疗及术后管理的全方位支持,提升脑膜瘤的诊疗质量。同时,构建标准化的诊疗流程有助于改变脑膜瘤诊疗差异化显著的现状,推动多学科协作的有效开展,促进脑膜瘤综合诊疗体系的持续优化。本文总结了脑膜瘤的诊疗现状,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必要性和临床意义,并倡导构建标准化诊疗流程体系,以期实现脑膜瘤的精准治疗和优化管理。
吴震王亮
关键词:诊疗流程原发性肿瘤放疗科诊疗体系诊疗模式
孕产期高血压共病诊疗质量要求与防治网络体系建设
2025年
孕产期高血压共病对育龄期女性健康与母婴结局造成严重威胁,为保障妊娠安全及产后健康,亟需深入研究其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案。该文主要对“做好孕产期高血压共病诊疗质量要求与网络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进行了阐述。在诊疗质量方面,需落实“及时、精准、全程、全方位”的要求;同时要配备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及高效转诊的条件,加强个体化治疗。另外,笔者带领团队到贵州9个市(州)和88个县(市、区、特区)进行高血压分级诊疗培训,为助力搭建高血压防治人才队伍做出了重大努力,包括分级诊疗培训、组建专科联盟、制定诊疗规范等举措,成效显著。
余振球
关键词:孕产期诊疗质量
着力“认知、认识、流程”,全面提升重症诊疗质量
2025年
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需快速判断与处理病情变化。诊疗过程中的医疗差错是加剧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合理、规范、精准的重症诊疗尤为重要。提升诊疗质量需要有具体着力点,因此从"认知、认识、流程"3个位点进行阐述:对重症正确认知即为对疾病本质及重症化发展规律的清晰掌握;对病情的认识就是通过对临床信息及指标的正确解读来准确掌握病情状态;规范可行的诊疗流程有助于引导医生按照更佳的路径收集、分析信息,形成更合理的判断与治疗行为,由此提高"单兵"诊疗质量,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曾学英尹万红康焰
关键词:重症诊疗质量
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模式下中医诊疗质量主观评价差异研究
2025年
目的以北京市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例,探究医方在互联网诊疗服务中服务质量主观评价差异,为中医医疗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24年9月在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拥有诊疗权限的145名医生进行了调查,内容聚焦于医生对线上线下医疗服务质量的主观评价及满意度差异。采用Excel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描述性分析、信效度检验以及秩和检验。结果66.34%的医生对医院搭建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予以认可,满意度平均分(3.86分)较线下门诊服务平台的4.59分仍有差距。特别是在诊断治疗、质量保障和社会心理关怀3大维度上,线上服务质量主观评价显著低于线下(P<0.001)。82.76%的医生仍倾向于向适宜患者推荐互联网诊疗模式。结论互联网医院应构建精细化、智能化的平台体系,并建立严格的服务质量控制标准,以优化医生的在线看诊流程。加强线上出诊医生综合培训,以提升医方服务质量推动线上线下协同,满足患者优质医疗服务需求。
韩扬阳郭蕊袁梦姜虹袁旭杨一格于洁唐武军
关键词:医疗服务质量中医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多学科诊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025年
目的建立多学科诊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管理部门评估多学科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形成多学科诊疗质量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完善指标内容。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出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8项,三级指标29项的评价指标体系。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7.3%和100%,权威系数为0.89,总体肯德尔和谐系数均在0.3~1之间。结论本研究所形成的指标体系贴合当前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实际,可操作性较强,可为多学科诊疗质量评价和提升提供参考。
邹晓琦于宏彭蔚谭三智
关键词:评价指标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质量分析
2024年
背景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疗水平和质量尚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评价和监测。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于Hp感染的诊疗及管理现状,评价其诊疗质量,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方法于2022年5—6月向上海市16个行政区共计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3875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全科医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根治处方规范化情况、Hp感染检测情况、Hp感染根治药物配备情况、Hp感染诊疗管理情况、Hp感染诊疗中困难问题,以及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疗认知情况等。结果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Hp感染处方根治方案正确率仅为32.0%。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有能力开展Hp感染检测的卫生服务中心比例较高,近80.0%。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配备基本的根治Hp所需的药物,但铋剂配备率低,为54.6%。Hp诊疗规范督查率80.0%。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需求较高,占66.7%。在Hp感染诊疗中,存在主要困难为药物配备不齐全、医生诊疗能力不足和设备不足。社区全科医生对Hp感染诊治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结论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开展Hp检测的能力,特别是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增加购入Hp相关检测设备、试剂,完备Hp根治所需相关药物等。此外,需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p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提高全科医师对Hp感染的诊疗能力,同时加强Hp诊疗规范督查,进一步提高社区全科医生Hp感染诊疗能力。
马乐金花史玲易春涛侯进陈晨宦红梅倪衡如于德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规范诊疗质量系统管理
四川省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及考核标准调查
2024年
目的调查四川省各级医院相关科室基线时和医院行为干预后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了解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及医院行为干预作用,制定各级医院和各类科室质量控制建议标准。方法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电力医院作为四川省三级甲等医院、二级甲等医院和社区医院各层次医院代表,采用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调查问卷和病历查阅方式,在2015—2018年间以预调查-医院干预-调查-医院干预-再调查的模式在各级医院各科室展开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调查共完成了5773份问卷和病历查询,基线时各级医院骨密度筛查率多在10%左右,骨质疏松症诊断率明显高于治疗率,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转诊率和随访率远高于三级医院。医院行为干预后,各级医院的骨密度筛查率、骨质疏松症诊断率和治疗率均较前提升,显示出更好的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但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诊治差距。基于此次调查结果制定各级医院和相关科室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相关指标的考核标准。结论目前骨质疏松症诊疗现状仍不理想,呈现低筛查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的现状。但骨质疏松症医疗质量可控,通过实施和贯彻骨质疏松症诊疗质控量化考核指标,可一定程度上提升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
许钟月王覃卢春燕李大江曹洪义钟莉何清华许慎李静陈雯张琪黄媛媛袁艳玲杨帆刘玉溥周虹王楠唐晨鲜海英陈德才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诊疗质量
上海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质量及管理能力状况调查
2024年
目的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医生两个维度调查上海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诊疗质量及管理能力。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3年10-11月,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全部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阻肺诊疗设备、药品、技术支持、信息互通、管理内容等进行调查,并对城区与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同时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各行政区5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按技术职称进行分层抽取50%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慢阻肺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稳定期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培训需求等。结果(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结果:机构问卷共调查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阻肺诊疗设备获得率从高到低前3位依次是脉搏氧饱和度检测仪(97.6%,242/248)、X线摄片仪(96.8%,240/248)、雾化器(96.0%,238/248),其中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 min步行试验系统、无创呼吸机和康复训练仪的获得率高于郊区(P<0.05),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获得率高于城区(P<0.05)。慢阻肺治疗基本药品获得率从高到低前3位依次为茶碱类药物(91.5%,227/248)、口服糖皮质激素(85.9%,213/248)、静脉用糖皮质激素(81.0%,201/248),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服和静脉用糖皮质激素的可获得率均高于郊区(P<0.05)。慢阻肺诊疗技术开展率从高到低前3位依次为肺功能检查(95.6%,213/248)、脉搏氧饱和度检测(93.5%,232/248)、无创呼吸治疗(53.2%,132/248),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及康复的开展率均高于郊区(P<0.05)。慢阻肺慢病管理中开展较多的工作前3位依次是早期筛查(85.1%,211/248)、健康档案的建立(66.5%,165/248)和转诊通道(62.9%,156/248),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吸专病门诊和转诊通道的设立比例高于郊区(P<0.05)。(2)社区医
郭爱珍金花陈晨何柳华于德华
关键词:社区卫生中心诊疗质量卫生服务管理
基于标准化病人法评价内蒙古高血压诊疗质量
2024年
目的:实地就诊观察接诊医生诊治过程的真实情况,对诊疗医生进行群体素描,为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的地域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匿名标准化病人(USP)法,观察接诊医生对病人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评估诊断、干预治疗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并实施打分。描述并分析内蒙古不同地区、不同机构间的医疗服务质量差异,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诊疗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诊疗评分表总得分为(98.41±8.86)分,得分率为51.80%,高血压诊疗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病史采集得分(5.17±0.58)分,体格检查得分(4.27±0.67)分,辅助检查得分(4.64±1.39)分,诊断评估得分(5.68±0.98)分,干预治疗得分(5.46±0.65)分。以患者为中心量表整体患者感知满意度得分为(2.55±0.33)分。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不同医疗机构、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不同科室、医生年龄段是高血压诊疗得分率和PPPC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部分医生未规范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诊疗活动,内蒙古高血压诊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不同医疗机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罗贵财刘可征
关键词:高血压标准化病人诊疗质量影响因素
基于中医辨证理念的PDCA循环法对优化口腔科诊疗质量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分析基于中医辨证理念的PDCA循环法对口腔科诊疗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口腔科于2022年10月起以基于中医辨证理念的PDCA循环法开展诊疗工作,2022年1—9月为实施前,2022年10月—2023年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患者的诊疗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平均诊疗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VAS、SDS、SAS等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诊疗的各方面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中医辨证理念的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提升口腔科的诊疗质量诊疗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其就诊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陈巧玲
关键词:PDCA循环法口腔科诊疗质量

相关作者

曹秀堂
作品数:277被引量:1,878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SARS 实时控制 医院信息系统 病种
董军
作品数:188被引量:2,002H指数:28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质量管理 病例 SARS 实时控制
姚远
作品数:79被引量:20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数据元 卫生信息 病种 大数据 数据处理
高筠
作品数:54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质量管理 医院信息 统计信息 医院医疗质量
代伟
作品数:73被引量:58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医院管理 医院信息 医院信息系统 病种 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