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11篇“ 词创作“的相关文章
朱自清旧体诗创作中的拟古现象论析
2025年
21世纪以来,朱自清的旧体诗创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在白话新诗的早期开拓者和现代白话散文“圣手”的身份之外,学界又发现了朱自清作为旧体诗作手的另一面目。其实,五四新文学家创作旧体诗的情形并不罕见,但在写作拟古诗方面,朱自清可谓独树一帜。
李遇春张馨月
关键词:旧体诗词白话新诗五四新文学拟古
论AIGC作品独创性司法认定标准的构建——基于提示创作范式下的再思考
2025年
大模型时代,AIGC作品的独创性认定标准是版权司法实践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各国就AIGC作品独创性标准尚未达成共识。鉴于AIGC具有数据驱动特征,创作过程中数智技术客观化程度增强,形成统一独创性司法认定标准具有可行性。以独创性主观标准为基础,以人类干预原则为前提,构建AIGC人类干预司法判断模型,可回应独创性主观标准中人格因素的客观化与门槛问题,为AIGC独创性判断提供程式化、客观化指引。提示在AIGC创作中发挥引导创作方向、决定内容质量、影响生成内容独创性的核心作用。运用司法判断模型应考量包括提示在内的诸多要素,它们共同构成AIGC作品独创性的判断基础。
何炼红谢天艺
中老杜周邦彦在苏诗创作及行迹考述
2024年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北宋著名人。周邦彦曾出任溧水知县,在江苏大地上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周邦彦在诗创作方面造诣颇深,其作品多描写闺情、羁旅,也涉及咏梅、咏柳、咏雪、咏梨花等咏物之作。章法结构缜密,集婉约之大成,为格律派所宗。谈论道者,大都称赞其妙解音律,擅长审定古音古调,能自度曲,最合于乐,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性。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概括得非常准确,即“清真多用唐人诗语,隐括入律,浑然天成,其在长调,尤善铺叙,富艳精工”。
刘奇
关键词:章法结构婉约词陈振孙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旧体诗创作能力培养被引量:1
2024年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旧体诗创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还有助于增强学生未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能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应在积极创作旧体诗以起表率作用的基础上,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强化作品讲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适当加以考核;同时,还应提倡使用新韵以降低写作门槛,明确规定记诵任务以打好写作基础。
张英
关键词:旧体诗词诗词创作
黄庭坚谪居黔、戎时期的创作研究
2024年
谪居黔、戎时期,是黄庭坚创作的重要阶段。较之其他文类之写作,更能全面细微而真实地描述黄庭坚的精神世界。远赴西南的悲愁、谪居黔、戎的心态、亲朋之间的交往是黄庭坚这一期间作内容的基本面向,而贯穿其中的是谪居心态的演进之迹。由此形成的凄婉、疏快、豪荡与自然等多种审美品质,则拓展了山谷的内容,丰富了山谷的风格。
赵德坤
关键词:黄庭坚词创作
抗战旧体诗创作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
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御外辱的奋战征程,汇聚着浓厚热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现代语境中的古典文学样式,抗战旧体诗自觉承续诗史传统,坚持与抗战进程同声共气,映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衍进之路:在统一性与共生历史逻辑中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31-1937年)、在创新性与现代国族意识中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转型(1937-1941年)、在和平性与人类命运视野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41-1945年)。抗战旧体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书写,是抗战旧体诗围绕先进社会思想文化进行自我审视与自我更新的自觉尝试,也为新时代文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作道路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践方法与审美范式。
邱婕
关键词:旧体诗词
端木蕻良旧体诗创作
端木蕻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中,一直被视为新文学家,但其在创作生涯中留下了大量旧体诗,且这些旧体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极具研究价值。然而在研究端木蕻良的旧体诗时又不能完全与端木蕻良的新思想、新文学完全割裂,故...
武嘉欣
关键词:端木蕻良旧体诗词红楼梦题画诗诗学观念
苏轼创作歌曲在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舞台表演》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苏轼作为宋代文学巨匠,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作也为后世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苏轼创作歌曲融入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舞台表演》课程体系中,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舞台表现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古典诗的理解与鉴赏。本文通过对苏轼创作歌曲的分析,探讨其在高职音乐表演专业《舞台表演》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高职音乐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赵博
关键词:苏轼词
“两个结合”视野下的中华古体诗创作研究
2024年
语言是文化传承核心性的载体。当下社会中存在的语用能力降低问题,不仅阻碍有效信息的交流,长此以往也将会影响民族文化传承,不利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推进中华古体诗创作,在摹习经典诗作品的过程中,将新融入传统文学形式,能够为解决“穷”问题提供有益借鉴。在“两个结合”的视野下研究中华古体诗的当代价值、创作机理、发展动力,会获得许多新的发现。优秀的诗作品是声音、形象、意蕴的完美结合,体现出汉字特有的声、韵、调,是汉语的“母语境界”的集中彰显。中国传统文论“修辞立其诚”的命题,厘清了达此境界的路径,但未能解决其动力性的问题,而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提供了答案。当代古体诗创作中将新语入诗,是把当下时代的“热”放入格律熔炉中加以“淬火”。这一重要的语“实践”,推动了当代汉语的发展,在网络用语带来强力冲击、数字虚拟写作方兴未艾等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
孙书文
宋代青创作刍议
2024年
,在不同时期曾称心、清辞、绿章,是道教斋醮仪式中使用的一种奏告文书。青起源于唐代,最终定型于宋代并达到了一个繁荣的阶段。文章以宋代青为研究对象,探析宋代青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宋代青的内容包含了宋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具体涉及到了自然现象、节日庆祝、祭奠亡灵和祈福消灾等。宋代青作为散文中的一种,在艺术特色上与前代相比展现出新的特色,包括化用文学经典、手法多样、感情真挚、议论化倾向等。宋代青不仅是道教文化产物的一部分,亦是宋型文化的缩影,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
马菡婷
关键词:宋代艺术特色

相关作者

李遇春
作品数:264被引量:455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旧体诗词 旧体诗 小说 长篇小说 文学
刘尊明
作品数:114被引量:388H指数:9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研究主题:词调 次韵 宋词 宋代 词学研究
陈煜斓
作品数:38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闽南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歌词 歌词创作 现代歌词 文化取向 艺术个性
王德兵
作品数:29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戏曲 叶燮 《原诗》 朱蕴山 诗词创作
汪建新
作品数:74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研究主题: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 独领风骚 诗词创作 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