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8篇“ 译介活动“的相关文章
- 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译介活动与接受倾向
- 2024年
-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中国文化著作和文学作品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行旅已近百年,译入语文化语境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了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与接受。本文从文化语境、意识形态、政治背景等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入手,归纳出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接受倾向经历了从重视哲学典籍和诗歌、关注革命文学和政治论著到广泛摄取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主要流变,并总结了阿拉伯世界对中国文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译介活动特点及影响。
- 沈翊清
- 关键词:阿拉伯世界
- 19世纪早期传教士中医海外译介活动考察--以马礼逊《华英字典》为中心
- 2024年
-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19世纪早期来华传教士马礼逊编撰的《华英字典》是世界上首部汉英英汉词典,译介了中国政治、历史、地理、宗教、医药等方面的内容,堪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通过《华英字典》文本内的中医译介概况、译介动因、译介特色及译介影响等内容探讨马礼逊的中医海外译介活动,以期为当代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 刘帅帅朱慧莲
- 关键词:传教士马礼逊
- 论鲁迅译介活动对《白光》文本生成的影响
- 2024年
- 鲁迅、江口涣、爱罗先珂三位作家之间存在清晰的影响链条。鲁迅的短篇小说《白光》化用了江口涣短篇小说《峡谷的夜》的文学形象以及爱罗先珂童话《池边》的故事情节,而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东方杂志》为这一时期的鲁迅提供了译介、创作平台。历来学界多从“批判科举制度”等角度来把握《白光》的文本价值,而忽视了《东方杂志》刊登《白光》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是鲁迅对域外文学资源的创化更新。
- 杨雅涵
- 关键词:《白光》爱罗先珂《东方杂志》
- “场域—资本”理论视角下林语堂译介活动和传播研究
- 2024年
- 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译介的典范,本文主要考察权力场域和资本作用对林语堂作品译介传播的影响,剖析在特定权力背景下林语堂译介的作品和传播特征。林语堂的译介活动体现了各类资本的共生与互动,对彼时中国文化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为新时代中国文化对外译介提供了现代性阐释。
- 马立己
- 关键词:场域资本社会学
- 文化传播与翻译策略选择——以吴经熊在《天下月刊》的译介活动为例
- 2024年
- 20世纪上半叶,法学家兼翻译家吴经熊逆“西学东渐”潮流而动,组织创办《天下月刊》并刊发中国古代典籍《道德经》英译本和大量古典诗歌英译作品,积极向西方宣传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以翻译家吴经熊为研究对象,剖析特定社会背景下吴经熊作为杰出翻译家在时代语境中的选择决策的动态过程,分析影响其译者身份生成、译介选材、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以期为翻译家研究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参考。
- 张雅宁段峰
- 关键词:翻译家研究吴经熊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话剧译介活动研究
- 话剧译介活动是中国对于西方文学译介活动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话剧作为舶来品,对于中国话剧的产生、发展、形成中国民族化的话剧的影响尤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关西方话剧舞台艺术理论和话剧研究专...
- 闫山丽
- 汉学家高葆真《红楼梦》译介活动探析
- 2023年
- 汉学家高葆真的《红楼梦》译介活动反映出英语世界对《红楼梦》的认识日益走向深化,是二十世纪《红楼梦》全译本出现的先声。高葆真在《新中国评论》发表有《“红楼”的秘密》一文,还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红楼梦》,并借用《红楼梦》及《红楼复梦》认识中国人的宗教观念。此外,他还注意到当时的红学研究及《红楼梦》的续书,并翻译了续书《红楼复梦》的部分内容。高葆真的《红楼梦》译介活动在《红楼梦》对外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郑中求
- 关键词:红楼梦译介
- 秘鲁汉学家吉叶墨的汉学译介活动考论被引量:1
- 2023年
- 吉叶墨是拉丁美洲汉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及历史译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吉叶墨不仅译介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歌,而且还选编并译介了首部由拉美学者完成的中国古典文学选集,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学在西班牙语世界的传播。此外,他还与中国的出版社合作,完成了多部与中国文化、历史相关的译著及专著。吉叶墨以其汉学译著及专著为载体,极大推动了中国形象在拉美的传播,他也因此成为推动中拉人文交流的重要使者。
- 王晓阳
- 关键词:汉学翻译研究
- 周作人早期文学观念中的“新传奇主义”——以五四时期的译介活动为线索
- 2023年
- 周作人1917-1919年编译的《近代欧洲文学史》讲义稿向中国输入了“新传奇主义”这一概念。他将“新传奇主义”放在写实主义的延长线上加以理解,视之为浪漫主义与写实主义两股思潮不断演进最终实现调和的结果。在新文学的理论建设阶段,周作人没有直接倡导新传奇主义,而是以写实为出发点间接做到了传奇主义与写实主义的调和一致。在同一时期的译著《点滴》中,周作人则以“旧瓶装新酒”的西方文学作品为新文学提供了“新传奇主义”的典范。
- 李紫璇
- 朱光潜美学译介活动研究 1949-1966
- 本书通过考察朱光潜在1949年到1966年间的美学译介活动,探讨他在这一期间如何通过翻译、引进和诠释外部美学资源,来厘清自己新中国成立前的美学思想,帮助建设新中国的美学学科,建立起自己新的实践美学理论,以及建构一种人道主...
- 孔维恒
相关作者
- 何绍斌

- 作品数:24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海事大学
- 研究主题:翻译研究 译介学 翻译学 译介活动 文学
- 赵少峰

- 作品数:47被引量:66H指数:6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
- 研究主题:太平洋岛国 译介 太平洋岛屿 史学交流 一带一路
- 黄燚

- 作品数:10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外语系
- 研究主题:译介活动 英语专业 文化 软实力 案例教学法
- 袁素平

- 作品数:19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视域 生态翻译学 文化视野 高职院校 课程体系构建
- 戴拥军

- 作品数:22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英译 翻译策略 术语翻译 术语英译 平行语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