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4篇“ 试验性蓄水“的相关文章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试验性蓄水生态效应分析
2024年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作为淮河中游的关键水利枢纽,在提升区域防洪标准、优化水资源配置及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文章通过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临淮岗试验性蓄水,综合分析了工程在生态效应、水资源管理和环境调控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开展河湖连通研究、水利工程联合调度和完善运行管理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俞仕毅
关键词:临淮岗工程生态效应
临淮岗工程试验性蓄水期间控制运行方案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控制淮河干流洪水的关键工程和提高淮河中游防洪标准的战略工程,在重要规划及文件中,均对临淮岗工程提出了在确保防洪安全和不影响排涝的前提下,可兼顾洪水资源利用,发挥其综合效益的要求。临淮岗工程试验性蓄水在高水位差工况下泄水涉及防洪、抗旱、航运、堤防、沿河码头、滩地种植和其他工农业活动,蓄水期间对深浅孔闸控制运行按照泄水满足时效、安全以及调度要求进行方案研究。
李君廷
关键词:临淮岗蓄水
白鹤滩库区首次试验性蓄水库岸滑坡预测研究
薛正海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长江上游来水来沙变化被引量:10
2022年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水库上游水沙条件进一步发生变化,导致三峡入库水沙过程和组成发生改变,研究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入库水沙变化对研究库区冲淤特改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实测水沙资料,对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上游来水来沙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受上游溪洛渡、向家坝水库相继蓄水运行影响,金沙江干流来沙显著减少,导致三峡入库(朱沱+北碚+武隆)泥沙由2003—2012年年均的2.03亿t减至2013—2020年的0.87亿t;区间支流来沙占比增大,且主要集中在年内几场暴雨洪水输沙过程中。岷沱江、嘉陵江流域成为三峡入库泥沙主要产区,金沙江来沙占寸滩站沙量的比重仅为1.8%。受上游水库拦沙影响,仅粒径很细的冲泻质才能被水流挟带下泄,三峡入库粗颗粒泥沙含量有所减少,2008—2020年寸滩站粗颗粒泥沙含量由1987—2002年、2003—2007年的10.3%、7.1%减少至4.5%。
杨成刚李圣伟董炳江
关键词:三峡水库长江上游试验性蓄水水沙变化
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库区河床冲淤特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以来入库沙量大幅减少,水库冲淤特与论证阶段成果存在一定差异。针对这一问题,基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库区航道泥沙原型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进出库水沙特、库区泥沙冲淤变化以及泥沙淤积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入库沙量较预期大幅减少;2)淤积主要集中在清溪场以下的常年回水区,淤积量多、淤积强度大的河段主要是常年回水区的开阔与分汊河段;3)泥沙淤积呈现主槽淤平和以一侧淤积为主的不对称淤积的特点。
刘辛愉邵伟峰苏丽王涛
关键词:泥沙冲淤淤积量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实时预报调度关键技术
本书全面梳理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水文情势的新变化、实时预报调度中面临的新需求及实时预报调度过程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系统分析三峡水库上下游洪水特,对实时预报方法与关键技术、入出库流量计算方法与代表及三峡水库调洪计算方...
程海云
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后库区水质时空变化规律被引量:10
2022年
为了研究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运行后的库区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基于2008~2019年三峡库区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水质质量指数(WQI)综合评估法分析了三峡库区蓄水后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上游总磷、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现象大于下游;2008~2019年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浓度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2016年是干流总磷浓度变化的突变节点,干流的总磷浓度在2016年之后有显著下降趋势;三峡库区干支流水质质量指数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支流水质质量指数整体低于干流,丰水期水质质量指数低于枯、平水期。研究成果可以为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张漫张万顺张潇郭平李崇明
关键词:水质特征时空分异三峡库区
175m试验性蓄水后三峡水库湖北库区重要支流消落带植物群落特征
以三峡水库湖北库区11条重要支流消落带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5—6月和2017年5—6月对区域内3个不同海拔段的植物群落进行样方调查,研究消落带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植物和植物生活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共调...
胡莲张志永张三峰杨晴袁玉洁郑志伟丁庆秋
关键词:三峡水库湖北库区消落带植物群落
文献传递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变化被引量:5
2020年
为进一步了解2008年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的变化及趋势,在1956~2007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7年的实测资料,详细分析了在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荆江三口年均径流量、月均流量以及断流天数等各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三峡工程的调蓄作用日渐稳定,同时由于上游来水偏少,使得三口各个口门的冲淤变化不大;荆江三口的分流比基本保持小幅度并大致同步的下降变化。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中游水资源规划治理及江湖关系深入研究等提供参考。
魏轩刘瑜胡家彬
关键词:分流比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综合管理的总结及思考被引量:3
2020年
在梳理2008—2018年三峡水库综合管理的水库调度运行管理、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水库资源管理、航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蓄水影响处理、应急管理、监测与科研、巡库工作与专项检查等十项管理与协调工作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三峡水库综合管理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张业刚
关键词:三峡水库综合管理

相关作者

郑守仁
作品数:56被引量:28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研究主题:三峡工程 环境保护 三峡水利枢纽 试验性蓄水 水库
万成炎
作品数:153被引量:908H指数:16
供职机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三峡水库 小江 浮游植物 三峡库区 消落带
张志永
作品数:73被引量:407H指数:13
供职机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三峡水库 消落带 三峡库区 小江 植物群落
郑志伟
作品数:100被引量:349H指数:12
供职机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三峡水库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小江 支流
胡莲
作品数:134被引量:447H指数:12
供职机构: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研究主题:三峡水库 浮游植物 小江 水生生物 消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