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27篇“ 语言沟通“的相关文章
“双向认知、合力育人”下的“做中评”探索实践——幼儿保育专业学生语言沟通素养测评研究
2025年
语言沟通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技能及社会文化规则的理解。在职业教育领域,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本研究以幼儿保育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双向认知、合力育人”理念,旨在提高学生在真实职业场景中的沟通能力。
陈怡莺
关键词:语言沟通能力社会交往合力育人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在小儿护理中,针对肢体语言沟通的效果展开探讨。方法 本次对象为我院就诊患儿126例,时间范围2023年1月~2024年5月。采用均等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落实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落实肢体语言沟通方案,评定各组别的护理效果。结果 (1)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的恐惧、哭闹和烦躁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2)研究组患儿休息、情绪管理、用药和身体检查依从性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3)研究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3.23%比对照组低,家属护理满意度98.39%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落实肢体语言沟通干预方案,可促进患儿心理状态改善、依从性提高,同时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可以大力推广应用。
杜洋芳
关键词:小儿护理心理状态
小儿肺炎护理中运用肢体语言沟通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5年
分析肺炎患儿护理中,行肢体语言沟通干预的作用。方法 样本采集例数:82;采集样本:肺炎患儿;样本采集时间范围:2023.6.1(起始)-2024.5.31(截止)。82例患儿,1:1划分至A、B组(随机数表,41例/组),分别行常规护理、肢体语言沟通。统计各项护理指标。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情绪安抚、用药指导、服务态度、环境管理、沟通技巧、操作技能、安全管理),均A组B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A组80.49%(33/41)语言沟通可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儿依从性,缩短其康复时间,得到患儿家属认可。
王玉兰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质量住院时间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探讨
2025年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探讨。方法 对临床参与临床医护研究的小儿进行护理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肢体语言沟通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综合护理依从率、满意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疼痛感病症指标显著降低,可推广。结论 肢体语言沟通方式可提升小儿护理效果,患儿的护理结果较好,可推广。
王帆
关键词:小儿护理
个性化护理和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
2025年
探讨个性化护理和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 本研究以2023年4月-2024年3月为研究期,108名在此期住院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肢体语言交流结合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对护理的依从性、护理的有效性、病人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儿童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而且在完全不依从性与完全依从性上有显著性差别,治疗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比对照组的71.0%有所提高(P均<0.05)。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与身体语言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治疗依从性,并使父母感到满意。
赵新艳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讨
2025年
观察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患儿50例(2023年1月至12月),随机分为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的观察组(25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身体恢复时间短,负性情绪评分改善好,家长满意度高,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能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身体恢复,改善患儿负性情绪,且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借鉴。
麦彩情
关键词:小儿护理
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语言沟通与心理护理分析
2025年
对精神疾病患者(女性),选择康复护理模式,并融入语言沟通+心理干预方案,分析其临床作用。方法 于研究范围中,完成观察对象选取,人数共计52名,均为精神疾病患者,且同属女性,在随机数表分组后,应用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结果 经干预影响,相较于对照组,结果、病情状态与社会功能的评定中,观察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 在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联合语言沟通与心理干预措施具有较好的效果。
王焕
关键词:女性精神疾病康复护理语言沟通心理护理
语言沟通与分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评估以化疗治疗白血病患儿时配合语言沟通、分级护理联合措施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参考组30例、研究组30例,参考组患儿化疗期间辅以常规护理,以此为前提,研究组患儿辅以语言沟通与分级护理,对患儿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化疗依从性、不良反应、社会支持展开评估。结果 研究组患儿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儿化疗依从性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口腔感染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儿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白血病化疗患儿实施语言沟通护理和分级护理,可明显缓解负性心理,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升化疗依从性,提高社会支持性。
廖柳叶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分级护理语言沟通社会支持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语言沟通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主要围绕在医院内为精神科病人提供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心理干预以及语言沟通的运用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方法 根据此项研究的内容和目的,选取了80例患者,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其分为两个组,对照组采用原来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采用了心理干预和语言交流,比较了两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工作成效和病情的处理。结论 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时,有效地利用心理干预和语言交流,对改善护理工作和提高患者的病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优越性。
黄慧尹菁夏云
关键词:心理干预语言沟通精神科护理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5年
分析焦虑症(AD)护理中,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的实施价值。方法 纳入82例AD病例(均为本院精神科收治),以上病例采集时间:2023.6.1(起始病例采集时间节点)-2024.6.30(截止病例采集时间节点)。采集病例随机分组(1:1):A组、B组,前者常规护理,后者增加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对照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焦虑评分(SAS、HAMA)、精神症状评分(NOSIE)、生活质量(SF-36),护理前统计,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统计,SAS、HAMA评分,均A组>B组;NOSIE、SF-36评分,均A组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实施价值确切,能够减轻AD病例焦虑程度与精神症状,促进其生活品质提升,患者认可度高,可推广。
艾兰兰
关键词:语言沟通心理护理焦虑症精神症状患者满意度

相关作者

刘均娥
作品数:163被引量:3,005H指数:3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癌患者 护理 乳腺肿瘤 护士
尹绪彪
作品数:45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研究主题:民航 大学生 汉语 新媒体 客舱
陈卓铭
作品数:350被引量:1,585H指数:2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失语症 语言障碍 康复 语言 脑卒中
张华楠
作品数:7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静脉输液 满意度 小儿静脉输液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周黎
作品数:11被引量:1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仰卧位 经皮肾镜碎石术 手术配合与护理 术中护理 术前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