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7篇“ 课程学分“的相关文章
国外学分银行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启示
2025年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MOOCs)的普及,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的深度应用,使得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文章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特点,对比分析了美国和欧洲的学分银行体系,总结了当前学分认定的实践现状、主要挑战及学分银行模式的适用性,提出了规范学分认定流程、构建多方协同机制、完善标准化学分认定体系以及持续优化相关政策是提升认定效率的关键路径。
刘小忠胡文伟罗祎格
关键词:学分银行学分认定高职院校教育改革
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一体化建设研究
2025年
高质量推动我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是扩大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和实现高等教育深度变革的有力手段。文章主要针对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一体化建设展开研究,先是分析了国家学分互认政策落地的迫切需求以及个性化学习、学习型社会建设对学分互认的内在要求;随后,从先进教育理念、严格质量管理、多重主体协同三个方面阐述了学分互认一体化建设的内在逻辑;最后,提出了包括打造课程共享平台、科学规划互认标准、成立课程管理中心、系统规划服务机制在内的具体建设路径,旨在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一体化建设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
刘洋刘利
关键词:高校学分互认
学徒制订单班模式下企业实践与专业课程学分互换研究——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2025年
文章探讨了学徒制订单班模式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企业实践与专业课程学分互换的机制。通过分析学分互换的理论基础,研究设计了学分互换框架与实施策略,包括框架构建原则、企业实践课程开发与认证、学分互换标准与流程,以及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旨在提升教育质量与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曾令艳郭燕平邵晓娟
关键词:专业课程学分互换
专项任务与课程学分互换研究——以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为例
2024年
为彰显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实战型教学”特色,鼓励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发展,解决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因参与信息安全专业专项任务而导致课程学习时间不足、课程学分损失等问题,提出了信息安全专业专项任务和课程学分互换研究机制。结合学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发展现状和教育政策,对信息安全专项任务的种类、专项任务的成果和学分认定标准、学分互换标准和算法等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实施方案。将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运用于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专项任务的开展中,成立专项任务学分评定委员会,推动信息安全专项任务学分认定与互换制度有效实施,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个性化育人理念,创新“技能与学分融通”的高职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学分制教学发展。
潘赟陈双喜傅新杰高春芳张厚君
关键词:信息安全学分认定学分互换
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的多重困厄、运行机制和实践进路被引量:2
2024年
高质量推动我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是扩大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和实现高等教育深度变革的有力手段。近年来我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在探索发展中还存在着课程质量保证机制未建立、学分互认操作模式不健全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分互认的参与主体可以学分为基点,构建学分互认的课程质量保障机制、学分认定和转变标准机制以及科学的服务机制。以上述设想为参照,浙江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构建了“建设—运行—评价”的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多维度多层次的学分认定与转换标准体系以及“平台—机构”组成的系统化服务体系,其内在发展逻辑表现为理念引领、质量管理和主体协同。展望未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在发展中还要解决学分互认的可信性、参与性以及政策性等相关问题。
吕长生焦方瑞邵阳博
关键词:学分互认课程质量
非学历学习成果与高职专业课程学分认定和转换探索与实践
2024年
社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证书与工作业绩等非学历教育的学分认定是学分银行拓展的难点,同时也是阻碍与学历教育成果互认的堵点,而课程是学历教育专业的基本单元,打通非学历成果与学历教育课程学分认定和转换是建设学分银行和促进终身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高职建筑智慧施工技术课程为试点,通过建筑施工行业非学历成果调研,基于能力对等探索不同成果与课程转换细则,基于成果级别和内容给定课程成绩认定,系统形成课程与学历成果和非学历成果的学分认定与转换细则。试点成果对其他领域各类型成果转换具有参考价值,也对终身学习微证书和学分银行建设具有推进意义。
宁培淋王景梅
关键词:高职课程学分银行学分认定学分转换
跨校修读课程学分互认框架下《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实施的优势及策略研究
2024年
现阶段辽宁省教育厅已经启动了跨校修读学分试点工作,标志着辽宁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翻开了新篇章。作为一种资源共享的创新模式,跨校修读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也使得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了更加高效的利用和推广。本文首先分析了跨校修读课程学分互认的研究背景,随后介绍了基于跨校修读课程学分互认框架下高校教学的模式核心要素及开展思路,紧接着指出了现阶段《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跨校修读课程学分互认框架下《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模式实施的优势及策略,最后以辽东学院《英语口语》课程开展的4个学期教学的案例探讨了跨校修读课程学分互认下英语口语教学取得的成效,旨在更好地为英语口语类课程建设及其他课程的跨校修读学分教学模式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刘亚妮
关键词:学分互认英语口语课程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与机制创新被引量:1
2024年
随着在线课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开展科学的学分认定与学分管理成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课程建设与应用效益的必然要求。要满足课程用户针对学分认定的需要,必须实施全面的教学过程监控和精准的教学效果评价,以保证在线学习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文章以用户需要为指向,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的现状,构建了“过程监控”与“评价认定”共融的学分认定机制,并对机制的基本构架和运行策略进行了阐述。
马小艳刘胜利周效章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课程
世界一流高校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学位政策研究动态
2024年
本文介绍了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的国内和国外最新研究动态,同时也阐述了关于在线课程学位政策研究方面的国内和国外最新研究动态。
王长平李新灵张学玲许春蕾王建波
关键词:在线课程学分认定
大学本科课程学分弹性实施路径探析——基于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三维协同育人视角被引量:2
2023年
课程学分弹性是弹性学分制实施方式的必要补充,旨在从课程学分分级认定上给出大学本科“千人千面”的育人思路,助力学生敢于并善于自主打造“一技之长”。文章从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三维协同育人视角深入探讨了课程学分弹性的实施路径,给出了单门课程实施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级学分认定的基本思路。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推进差异化育人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尤其是要在培养计划上提升学生修课的弹性空间;二是要鼓励教师专注于打造“金课”“一流课程”,提高教师在教学、科研、竞赛指导方面的综合能力;三是要帮助学生形塑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强化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李德龙刘娇余雪杰
关键词:弹性学分制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实践教学

相关作者

李思志
作品数:32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集对分析 多目标决策 物流供应商 熵权系数 影响因素
石曙光
作品数:12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学分制 高校 教学管理 民办本科院校 学生考试成绩
邵文莎
作品数:23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开放大学
研究主题:学分银行 区块链 学分 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学习成果认证
顾培均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电视大学
研究主题:远距离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电大 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开放教育
余卫中
作品数:14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衢州第二中学
研究主题:信息技术 教研 校际协作 信息技术教师 高中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