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7889篇“ 课程论“的相关文章
- 课程论
- 《课程论》是“国家精品课程系列教材”——“课程与教学论”中的一本。内容主要包括绪论、课程的意义、课程理论基础、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课程文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领导、课程研究等。
- 靳玉乐主编
- 课程论
- 本书有如下特点:一是借助于较广的视野和较清晰的思路,勾勒出课程论研究的范围和边界;二是努力构建一个新的,较为完整的,逻辑较为严密的体系结构,这一体系结构包括课程实体,课程运作和课程研究三大快;三是对课程论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 丁念金著
- 关键词:教学理论课程
- 课程论
- 本书是继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教育学基础》出版后的一本专业基础课教材。教材共十二章,即“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课程理论史”、“第三章课程设计”、“第四章课程目标”、“第五章课程内容”、“第六章课程组织”、...
-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 关键词:课程
- 课程论
-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课程理论,包括:课程定义,课程设置、编制等;下编为课程改革,包括:教学计划、大纲,改革课程的目的等。
- 史国雅著
- 关键词:教学理论课程
- 课程论
- 王文科著
- 以中国古代课程史研究推进自主课程论知识体系建构:意义、历程、着力点
- 2025年
- 在中国自主课程论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中国古代课程史研究起着树立课程文化自信、提供史料资源库的作用。中国课程论学人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在中国古代课程史研究推进自主课程论知识体系建构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在今后的研究与推进过程中,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针对课程理论研究“西化”现象,在研究活动中站稳中国立场;针对课程理论知识体系中国元素不足现象,建设中国古代课程史料库;针对课程理论学科与话语体系不鲜明现象,凝练史料进行中国式表达;针对课程理论实践针对性不强现象,基于中国问题进行课程史专题研究。
- 李长吉
- 关键词:文化自信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 2025年
- 在全面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基于知识生产的逻辑,其构建遵循“问题意识与现象挖掘—概念创生与范畴勾勒—方法选择与路径探索”的基本理路。首先,明确课程问题与现象作为构建起点;其次,提出课程论学科体系的概念以实践问题为根本面向、以社会变革与政策引领为基本导向,课程论学术体系的概念创生注重独立性、前瞻性、规范性,课程论话语体系的概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转化西方文化概念,据此勾勒基本范畴;最后,从变革知识生产模式、倡导学术对话互鉴和促进文化自觉自信三个层面探索中国课程论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
- 王牧华罗丽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中国特色课程论话语体系建构刍议
- 2025年
- 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成为新时代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构中国特色课程论话语体系既是时代使命亟需,也是当前中国课程论话语深化研究迫切。中国特色课程论话语体系是中国基于本土社会需要和特定的理念,在课程领域核心价值、本体功能、政策部署和内在属性等方面提出的系统性思想,是由标识性概念、核心目标、实践机制等话语相互作用而形构的话语复合体,是话语主体的中国在讲述自己课程故事时采用的话语模式、话语风格与话语结构。剖析发现中国课程论话语供给不足表现在,先天性“中国”话语不足、过程性“自主”话语不足和国际性“学术”话语不足三大现实问题,其建构应凸显政治立场、实践立场和原创立场三大立场定位,以中国特色为引领努力推进中国课程论话语体系建构,要强调中国立场和国际表达,加快中国自主课程论知识体系建设。
- 周仕德
- 关键词:课程论话语体系中国立场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科支撑:德育论与课程论被引量:2
- 2024年
- 俞国良教授指出,“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基础研究的属性,又具有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可能属于基础应用研究的范畴,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交叉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多学科融合研究及其研究范式的变革,将为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2024年1月起,“主编访谈”栏目邀请俞教授畅谈心理健康教育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学科支撑,以期推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研究程序的完整性、研究结果的规范性、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 俞国良何妍
- 关键词:学科支撑德育论课程与教学论
- 中国第一部课程论论纲《己丑课程》探析
- 2024年
- 南宋儒学大师吕祖谦编辑的《己丑课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部课程论论纲。该论纲和吕祖谦有关“课程”一词的其他论述,使得吕祖谦的课程概念与朱熹相比更为立体、丰满。学习研究吕祖谦的课程思想有助于当今学术界对有关本土化课程概念、内涵的理解。以《己丑课程》为个案文本,发现强调“整暇”课程编辑技术的吕祖谦课程内容选择遵循如下四个原则:经主史辅的儒家化修身框架;“实”理“实”用的师述化“儒效”(任务)清单;循序渐进的纲领性学习指南;“整”“暇”兼备的技术化编排风格。
- 贾志国
- 关键词:吕祖谦课程理论
相关作者
- 廖哲勋

- 作品数:48被引量:66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课程论 中小学课程 学科课程 课程
- 钟启泉

- 作品数:468被引量:12,374H指数:59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教师 基础教育 课堂教学 应试教育
- 吴刚平

- 作品数:162被引量:3,040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教师 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 靳玉乐

- 作品数:359被引量:5,586H指数:37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课程 教师 基础教育 课程实施
- 朱丹

- 作品数:31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语文教育 哲学审视 课程论 语文 应用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