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篇“ 谐音仿拟“的相关文章
谐音仿重构言语现象探微被引量:3
2020年
谐音仿重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言语现象,与谐音双关不同,主要表现在:谐音关涉体的隐现不同;所关涉的事物各异;形成的结构和语义表现有别。谐音仿重构言语形成的新构式一般与原构式的结构关系相同,很多则与原构式的结构关系不同。其语义在原构式语义的映衬下,能够切情、切境、切合语用意图地予以生动、形象地表达,表现为三种情形:置换、增补、改变。这种言语现象生成的基础是:自觉的元语用意识;独特的语用环境;凸显的语用功能:即陌生化吸引眼球,凸显化促人体味,奇异化喷发语言张力。
李军华郭定芹
关键词:谐音仿拟言语行为
公共话语中的谐音仿模因被引量:9
2019年
公共话语模因是社会公共领域内流传的语言模因。模因宿主在元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模仿、复制,从公共话语的各个层面表征出各种各样变体。在元信息基础上的模仿可以分别是话语在形、音、义方面的仿变异。本文作为语言模因与公共话语研究系列之一,着重讨论模仿元信息发音或声调而形成的谐音仿模因及其种种变异,研究它们的分类、应用、传播以及形成动因。全文主要分以下部分进行讨论:先介绍什么是公共话语,然后谈论仿、parody和语言模因的区别;探讨谐音仿模因及变异类别,最后评议谐音仿模因的传播动因与社会效果。
何自然
关键词:公共话语仿拟语言模因
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下汉语商业广告中谐音仿的认知研究
谐音仿广泛应用于汉语商业广告中,凭借其新颖、生动和经济的语言表达,将商品的卖点信息传递给听众,吸引并促使其发出购买行为。尽管语言学家们从修辞学、心理学以及语用学视角,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研究且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定义、...
彭九元
关键词:汉语表达商业广告谐音仿拟
文献传递
谐音仿广告受众记忆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谐音仿广告在当前广告营销中应用广泛,本研究通过试验设计采用量化的方法揭示了其他认知干扰对谐音仿广告记忆效果的影响作用,表明谐音仿广告相较非谐音仿广告具有记忆效果上的优越性,同时,还从回忆和再认两个维度对谐音仿广告之间细微差异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该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广告设计者的业务实践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彭凯李智
关键词:记忆实证研究
从构式语法看汉语谐音仿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谐音仿现象,生成的谐音仿,有的符合语言生成一般规则,如:任人唯“钱”;有的完全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则,如:“蒜”你狠,此类仿语既改变了结构的常规匹配关系,又改变了语义的常规匹配关系。本文主要从构式语...
彭星星
关键词:谐音仿拟原语构式语法
成语谐音仿广告词理解的认知阐释被引量:6
2008年
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完形趋向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出发,重新审视成语谐音仿广告词。这一尝试性分析揭示了该类广告词理解的认知过程,扩展了这两个理论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同时也为解释这类广告词广受青睐的深层原因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空间,从而丰富了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
黄漓江
关键词:谐音仿拟概念合成理论
谐音仿的认知机理——谐音仿研究的新进路被引量:28
2007年
"仿"指的是故意模仿某一既有的语言表达形式来表达另外的意思;"谐音仿"只涉及同音或近音异义的模仿谐音仿的运用涉及两个文本:一个是显性的,通过谐音仿而成,在话语中出现,称为"仿语";另一个是隐性的,不在话语中出现,但可为交际者感知,称为"原语"。原语同仿语有自主-依附配对的关系。谐音仿认知机理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i)隐性的原语文本在谐音仿生成之初是如何运作的;(ii)隐性的原语是如何"趁势连用"到显性的仿语去的。仿明显地体现了语言运用的意向性特征,其理解是基于心理模型知识结构中对事物的相邻/相似关系的把握而进行的常规推理达成的。
黄缅
关键词:谐音仿拟
谐音仿广告词浅谈被引量:3
1995年
现代生活已与广告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众多的广告中,运用谐音仿修辞手法创作的广告词却格外地引人注目。本文试从语音联系、语义联系和独特的作用等方面谈谈这类广告词。
曹石珠
关键词:广告效应修辞手法龙牡壮骨冲剂
谐音中的语义重构现象分析
2024年
汉语凭借其“表意文字”、同音语素多等特点,在谐音词的产生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对汉语谐音的运用屡见不鲜,相关研究也十分丰富,但谐音中的语义重构现象却很少被提及。该文从语义重构的修辞学分类、典型重构模式的变体和语用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分析不同谐音修辞引发的语义重构的特点,并试图建立不同因素影响下谐音承转类语义重构变体的归类模型。语义的重构以汉字不分词连写的特点为基础,通过改变语音连结的紧密程度实现对原语义的消解,最终结合句子内部或外部语境完成重构。这种形式容易模仿且具有能产性、娱乐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高瑜泽
关键词:谐音双关谐音仿拟语境
“尊嘟假嘟”探源
2024年
“尊嘟假嘟”为新兴网络用语,属基础疑问语“真的假的”的变体,属谐音仿现象,其内在生成机制为心理模型的常规关系推理,并受交际的意向性特征影响。“真的假的”是原语,“尊嘟假嘟”为其仿语,二者通过“自主-依存”的关系框架完成推衍。但“尊嘟假嘟”一语也在交际的意向性特征的影响下打破了“真的假的”所限定的构式和语用规则,完成了语言创新。
张静涵
关键词:谐音仿拟

相关作者

何自然
作品数:93被引量:7,303H指数:36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语用学 语言模因 模因 模因论 语用功能
彭星星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构式语法 谐音仿拟 汉语 原语 现代汉语
黄漓江
作品数:1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成语 概念合成理论 广告词 谐音仿拟
李军华
作品数:36被引量:159H指数:6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委婉语 言语行为 社会 社会语言学 现代汉语
郭定芹
作品数:25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翻译 涉外 学分制 模块教学 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