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7篇“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的相关文章
谷胱甘肽S-转移酶{1}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1}1(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1}1,GST{1}1)rs1695基因多态性与晚期胃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XELOX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102例晚期胃癌患者,均接受XELOX方案化疗,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MALDI-TOF)的方法明确GST{1}1 rs1695基因分型,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部位、ECOG-{1}S评分、TNM分期)及GST{1}1 rs1695基因分型对患者化疗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及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1}FS)的影响。结果:102例患者中,GST{1}1 rs1695 AA基因型、AG基因型、GG基因型所占例数分别为73例(71.6%)、27例(26.5%)、2例(2.0%),携带变异基因型GG/AG化疗ORR高于野生基因型AA(69.0%vs 43.8%,{1}=0.022),且携带变异基因型GG/AG患者{1}FS比野生基因型AA更长[6.1个月(95%CI:5.2~7.0)vs 5.1个月(95%CI:4.6~5.6),{1}=0.028]。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均与化疗疗效无关,但肿瘤分化程度及TNM分期与{1}FS有关({1}均<0.05)。Cox回归显示,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GST{1}1 rs1695是影响{1}FS的独立因素。结论:GST{1}1 rs1695基因型与晚期胃癌患者XELOX方案化疗疗效密切相关,测定GST{1}1 rs1695基因型可以为晚期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董宁宁韩磊
关键词:晚期胃癌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单核苷酸多态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1}1基因甲基化在前列腺癌发生、诊治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谷胱甘肽S-转移酶(G{1}Ts)是一个家族,可催化多种亲电物质的细胞内解毒,包括许多外源物质和致癌物质,其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1}TP1)分布最广泛。G{1}TP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高甲基化常常导致基因的转录抑制,进而引起G{1}TP1基因沉默,使其功能表达失调,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G{1}TP1基因甲基化在前列腺癌组织和非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G{1}TP1基因去甲基化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前列腺癌的治疗靶点。G{1}TP1基因高甲基化还与前列腺癌的复发有关,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
朱勇杨德林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
谷胱甘肽S-转移酶{1}1对小鼠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调控作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1}1(GST{1}1)对小鼠路易斯肺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shRNA干扰表达慢病毒和阴性对照病毒分别感染路易斯肺癌(LLC)细胞,并筛选出稳转株;应用RT-{1}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LLC细胞GST{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验证敲低效果;使用细胞增殖检测(CCK-8)法检测照射后细胞活力;使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照射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照射后细胞的凋亡水平。构建荷瘤小鼠并进行照射,检测照射后肿瘤体积变化;TUNEL染色检测照射后肿瘤细胞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照射后肿瘤内CD4+CD8+T细胞数量。结果RT-{1}CR和WB结果显示shRNA慢病毒干扰后,GST{1}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下调GST{1}1能降低照射后细胞活力及克隆形成能力,并提高照射后细胞凋亡率。GST{1}1敲低组荷瘤小鼠照射后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肿瘤凋亡水平高于对照组,肿瘤内浸润CD4+CD8+T细胞数量亦高于对照组。结论下调GST{1}1能够显著增加LLC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增加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的浸润。
梁延杰张沛杜乐辉马娜雷霄韩亚楠赵鑫尧曲宝林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P1肺癌细胞系
干涉谷胱甘肽S-转移酶{1}1加重辐射诱导的肺细胞损伤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1}-转移酶P1(G{1}TP1)与放射性肺损伤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人正常肺上皮细胞系(BEA{1}-2B)细胞,针对G{1}TP1 mRNA序列设计筛选两条有效的RNA干扰;转染后为实验组(siRNA-1、siRNA-2),转染阴性对照siRNA者为阴性对照组(NC)。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G{1}TP1蛋白表达;1-氯-2,4-二硝基苯(CDNB)检测G{1}T{12}的活性;DCFH-DA探针孵育,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MFI);Annexin-v/PI染料孵育,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绘制生长曲线;WB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指标。结果照射后活性氧检测MFI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高(6774.66±399.60∶8759.00±256.96∶9 967.67±735.11,P<0.05)。实验组凋亡细胞比例较阴性对照组高(12.3±1.16∶17.38±1.65∶22.88±1.20,P<0.05);MTT法测吸光度(A)值实验组较阴性对照组低;实验组EMT程度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干涉肺上皮细胞G{1}TP1蛋白表达,照射后会提高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凋亡细胞比例,并进一步降低细胞增殖速率,此外肺上皮细胞的EMT发生更加显著。G{1}TP1蛋白含量下降可能导致辐射诱导肺细胞损伤加重,并促进EMT发生。
贺琦多马娜杜乐辉杨陟华王易龙孙泽文俞伟黄祥朱茂祥曲宝林
关键词:氧化应激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
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1和{1}P1与中国北方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肺功能表型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E{1}HX)1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1}1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1}D)易感性及其肺功能表型的影响。方法 310例中国北方汉族CO{1}D患者和20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肺功能表型测定,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法对E{1}HX1和GST{1}1两个基因的1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和直线回归分析分别在显性、隐性和加性遗传模型下明确13个SN{1}s与CO{1}D易感性及其肺功能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E{1}HX11SN{1}位点(rs3766934)和GST{1}11SN{1}位点(rs36211088)的等位基因分布在CO{1}D组和对照组中有明显差别({1}<0.05);(2)经过年龄、性别和吸烟指数的校正,并经Bonferroni多重检验后未发现与CO{1}D易感性显著相关的SN{1}s位点;(3)E{1}HX1的rs3766934及GST{1}1的rs36211088分别与较高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明显相关({1}_(Bon)<0.05);E{1}HX1上的rs3766934和rs3738040分别与较高的FEV1/用力肺活量(FVC)显著相关({1}_(Bon)<0.05);(4)单体型分析发现E{1}HX1的2个单体型及GST{1}11个单体型分别与CO{1}D易感性相关({1}_(specific)<0.05);E{1}HX1的4个单体型及GST{1}11个单体型分别与基线FEV1和FEV1/FVC显著相关({1}<0.05)。其中相关性最强的单体型中包含有前述与CO{1}D易感和肺功能表型相关的阳性位点。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中E{1}HX1和GST{1}1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肺功能表型相关。
安立林英翔张鸿逯勇张曙华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遗传学
谷胱甘肽S-转移酶{1}1 Ile(105)Val基因多态性与河南回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1}转移酶P1(G{1}TP1)Ile(105)Val基因多态性与河南回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及门诊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排除COPD、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者)和COPD组,均为河南回族患者,每组50例。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链反应检测两组患者G{1}TP1基因型。结果两组患者G{1}TP1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患者G{1}TP1第5外显子105位G等位基因频率[26.0%(26/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4.0%(1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1}TP1 5号外显子G等位基因为河南回族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
安海燕杨潘印朱茜文张亚平赵晓风丁新芳徐婵婵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回族疾病易感性
肺癌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1}1(GST{1}1)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研究并探讨肺癌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1}1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于20111月~2014年2月期间,采集80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比较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GST{1}1高表达率和表达水平。根据GST{1}1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低表达组,比较不同GST{1}1表达水平患者的3年生存率,并明确GST{1}1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肺癌组织的GST{1}1高表达率、GST{1}1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1}<0.05);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1}<0.05);经相关性分析,GST{1}1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呈负相关。结论谷胱甘肽S-转移酶{1}1在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与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可作为肺癌预后的预测指标。
马超楠周楠楠马威陈娜
关键词:肺癌谷胱甘肽S-转移酶P1预后
谷胱甘肽S-转移酶{1}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1}1(GST{1}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1}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新生儿科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患有B{1}D的早产儿60例为B{1}D组(其中男38例,女22例),及同期入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NICU无肺部疾病的早产儿9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63例,女36例)。釆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1}CR-RFL{1})检测GST{1}1基因多态性。结果两组GST{1}1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y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两组GST{1}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5)。两组男性GST{1}1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05)。结论 GST{1}1基因多态性与B{1}D易感性无关。
齐倩胡晓琳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P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疾病易感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1}1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人群乳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GST{1}1(rs1695)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人群乳腺癌的易感性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聚合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1}CR-RFL{1})技术,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广西地区230例乳腺癌患...
孔震
关键词:乳腺癌单核苷酸多态性GSTP1基因遗传易感性代谢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1}1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1}1(GST{1}1)基因多态性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入组晚期结直肠癌病人71例,采用m FOLFOX6方案化疗,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确定GST{1}1 rs1695基因型,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型对客观有效率的影响,Kaplan-Mer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对数秩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疾病进展时间的差异。结果携带GST{1}1 rs1695 AA基因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客观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60.8%vs.30.0%,{1}=0.0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携带GST{1}1 rs1695 AA基因型患者疾病进展时间显著长于AG/AA基因型[8.1(95%CI:7.1-9.1)months vs.3.8(95%CI:0.3-7.3)months,{1}=0.001]。结论GST{1}1基因型与晚期结直肠患者m FOLFOX6方案化疗疗效密切相关,了解GST{1}1基因型可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韩磊董宁宁
关键词:结直肠癌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多态性化学治疗

相关作者

陈志芳
作品数:81被引量:418H指数:1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宫颈癌 维吾尔族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内膜异位症 宫颈癌患者
冯建飞
作品数:38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患儿 再生障碍性贫血 干细胞因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NA合成
朱绍先
作品数:16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T1基因多态性 GSTM1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再生障碍性贫血 易感性
张利
作品数:11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GSTM1 T1基因多态性 GSTT1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再生障碍性贫血
王笑峰
作品数:80被引量:470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 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