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篇“ 贝尔氏麻痹“的相关文章
- 名中医张沛霖少阳经验穴为主治疗风热型急性期贝尔氏麻痹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名中医张沛霖少阳经验取穴为主针药结合治疗风热型急性期贝尔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云南省中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偏向于病毒感染的风热型急性期贝尔氏麻痹患者7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2组均给予复方板蓝根片、清开灵胶囊、甲钴胺口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名中医张沛霖少阳经经验取穴为主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收治日、就诊日)和治疗7次后、14次后、21次后面神经损伤评分、H-B分级变化,统计2组治疗7次后、14次后、21次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随治疗时间延长,2组患者面部损伤评分均逐渐降低,H-B分级均逐渐改善,组内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14次后、21次后治疗组面部损伤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H-B分级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疗14次、21次后的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28/35)比55.9%(19/34),97.1%(34/35)比85.3%(29/34),P均<0.05]。结论张沛霖名中医少阳经经验取穴为主联合药物治疗偏向于病毒性感染的风热型急性期贝尔氏麻痹疗效优于常规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面神经损伤和H-B分级。
- 余晓燕曹娟娟张建梅刘自力马坤琴石天爱
- 关键词:贝尔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
- 乳突刺骨术、面部拨针与经筋刺法并用对贝尔氏麻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乳突刺骨术、面部拨针与经筋刺法并用对贝尔氏麻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2023年5月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贝尔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治疗方法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联合乳突刺骨术、面部拨针与经筋刺法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面神经功能、面部功能损害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面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面部功能损害评分总分(33.67±2.29)分低于对照组(40.31±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8,P<0.05)。结论乳突刺骨术、面部拨针与经筋刺法并用对贝尔氏麻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效果,相较于单纯针刺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 滕治江
- 关键词:贝尔氏麻痹经筋刺法
- 热敏灸结合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型贝尔氏麻痹的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热敏灸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急性期风热侵袭型贝尔氏麻痹的疗效情况,评定此法治疗前后与常规针刺法的疗效差异,探讨热敏灸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本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存在的不足,为临床治疗本病拓展新思路,提供一种新的简便易行的治疗...
- 方俊海
- 关键词:热敏灸耳尖放血贝尔氏麻痹风热
- 健、患侧交替针刺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麻痹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交替针刺健侧与患侧治疗急性期风热型贝尔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急性期交替针刺健侧与患侧35例)和对照组(常规针刺35例),对两组患者在治疗第7、15、25次就H-B分级和面部损伤程度评分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观察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7、15次两种治疗方法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25次,两组间的面部评分、H-B分级、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期采取健、患侧交替针刺是治疗风热型的优势方法,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患侧腧穴。
- 李永芝彭华刘国玲刘自力
- 关键词:风热证健侧患侧
- 石学敏院士针刺治疗贝尔氏麻痹被引量:17
- 2021年
- 贝尔氏麻痹又称"面瘫"。根据面瘫经筋病候特点,石学敏院士创立"经筋刺法",提出针刺治疗面瘫选穴以面部取穴为主,针对面部瘫痪肌群确立以经筋透刺和经筋排刺为主的治疗方法。主穴为:阳白四透、地仓与颊车之间阳明经筋排刺、太阳透颊车、太阳透地仓。所选穴位均是手、足三阳经经筋循行于面部的要穴。该刺法可以鼓舞阳经经气,健培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散瘀通经活络,使得面部经筋得以充养,缺损神经功能得以修复。针对患者因面瘫导致的情志不舒,石学敏院士指出,应以解郁除烦为法则,选取百会、印堂、太冲、内关等穴以开窍醒脑、理气解郁、宁心调神。
- 王建文
- 关键词:贝尔氏麻痹面瘫
- 针刺配合刺血法治疗血瘀型贝尔氏麻痹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治疗组(常规针刺和刺血法)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治疗血瘀型贝尔氏麻痹后遗症的优势疗法,为进一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刺血法(口...
- 彭潇婵
- 关键词:血瘀型刺血法
- 文献传递
- 灵龟八法择时取穴针刺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麻痹的临床研究
-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方法,比较灵龟八法择时取穴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麻痹风热型的差异,通过观察临床疗效指标(面部损伤评分、H-B分级)对比评价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72例病患。按照36例为一组随机分配,记为治...
- 梁汇溪
- 关键词:灵龟八法风热证
- 文献传递
- 患侧浅刺法配合名老中医经验取穴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 目的:根据张沛霖名老中医治疗面瘫的经验,对比观察患侧局部浅刺法配合张沛霖少阳经为主经验取穴和常规针刺治疗风热证贝尔氏麻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筛选出风热证面瘫急性期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疗法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
- 余晓燕
- 关键词:贝尔氏麻痹风热证急性期少阳经
- 文献传递
- 潘畅主任中医师治疗贝尔氏麻痹经验被引量:1
- 2019年
- 潘畅主任中医师认为贝尔氏麻痹多在气血不足基础上外感风寒发病.其经验方面瘫散具有活血通络、益气温阳、祛风散寒之功效,临床上治疗贝尔氏麻痹疗效显著.
- 张利张玉瑛
- 关键词:贝尔氏麻痹
- 基于“少阳为枢”理论针刺治疗急性期风热型贝尔氏麻痹的临床研究
- 目的:在“少阳为枢”的理论指导下,观察以张沛霖名老中医少阳经经验穴为主针刺和常规针刺(阳明经取穴为主)两种方法治疗急性期风热型贝尔氏麻痹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收集辨证属风热型贝尔...
- 刘方
- 关键词:贝尔氏麻痹急性期风热型少阳经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于炎冰

- 作品数:506被引量:1,290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 减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
- 张黎

- 作品数:486被引量:1,424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肌痉挛 显微血管 减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
- 张国志

- 作品数:82被引量:184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下颌骨 髁状突 大白鼠 外科手术 髁状突颈部骨折
- 陈田钢

- 作品数:6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贝尔氏麻痹 急性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 周围性面瘫 《灵枢》
- 刘自力

- 作品数:60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针灸疗法 周围性面瘫 验案 中医药 针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