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9篇“ 财产属性“的相关文章
企业数据财产属性的区分判定——基于私人财产权证成标准的研究
2024年
私人财产权的证成标准包括“是物”“劳动”“功效”三个构成要件。数据有“内容-个别数据”“内容-集合数据”“形式-个别数据”“形式-集合数据”四种含义。“内容-集合数据”不具有独立性,“形式-个别数据”与“形式-集合数据”既无独立性也无有用性,“内容-个别数据”中的个人数据不具有可分离性,故而上述四者均不符合“是物”要件,不仅不构成企业的私人财产,而且也不构成任何意义上的财产。从社会效果的角度看,“内容-个别数据”中的事实数据不适合由企业排他性支配,因此事实数据不符合“功效”要件,不构成企业的私人财产。事实数据属于共同财产,任何主体均有利用它的自由。除了“内容-个别数据”中的智力成果数据,企业生产的任何意义上的数据均不可能构成其私人财产,不应予以财产法的保护。企业生产的数据作为其竞争优势的组成部分,属于企业的竞争利益范畴,应当得到竞争法的保护。
于柏华
关键词:企业数据财产属性财产理论私人财产权
NFT的财产属性探究
2024年
NFT 本质是对数字资产或实体资产在区块链上的所有权表达,由此带来的价值锚定和资产确权功能可以极大地提高资产的流通效率,活化各类资产,促进资产数字化和数字资产化。自从国内“NFT 侵权第一案” 以来,NFT 的法律不确定性一直制约着 NFT 数字作品市场发展与创新。因此必须明确 NFT 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权才能保护和促进这个新兴市场的发展。文章首先明确定义 NFT 为非同质化的区块链数字资产,其次,基于 NFT 的底层技术逻辑分析其特征,对比我国及普通法系的财产权客体一般判断标准得出 NFT 具备财产的特征,最后明晰 NFT 具有加密资产的内涵和金融属性的外延,而仅就 NFT 的内涵而言,NFT 应属于所有权客体并采用物权的保护路径进行充分的保护。
张群星
关键词:NFT财产属性所有权客体区块链
商业数据保护的实践反思与立法展望——基于数据信息财产属性的保护路径构想被引量:7
2024年
当前盛极一时的数据确权研究与波澜不惊的数据保护实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并明显地在各说各话。理论上的数据确权必要性并未转化为实践中的现实紧迫性,理论上的完美性未必能够有效地解决实践问题。当前数据实践毕竟刚刚展开,系统的理想化的数据确权体系构建仍然是一种远期的愿景,现行的数据保护路径则是更具实操性的理性选择。数据保护与知识产权有高度近似的类比点,基于信息财产保护的既有路径适于纳入知识产权法框架体系,并特别契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额头汗水说”底层逻辑。当前的数据反不正当竞争裁判融确权于保护之中,基本满足了数据实践需求,但实践发展迅速,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中设置数据保护专条,创设更有确定性和可预见性的专门规则,构建定位于类权利和弱权利的数据保护制度。
孔祥俊
关键词:商业数据反不正当竞争法
个人信息:从财产属性到公共利益属性——基于信息产权制度构成理论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不断凸显,在个人信息人格权基础上明确个人信息财产属性并以此确立个人信息财产制度的观点层出不穷。然而,个人信息具有不同于知识产权客体的特殊属性,劳动财产理论、人格权财产理论以及经济激励理论等信息产权构成理论并不能成为构建个人信息财产制度的基础。产权制度注重个体支配而淡化了个人信息的公共利益属性,不仅难以激发企业的内在驱动力,还限制了信息主体人格自由发展,并由此催生新型不平等关系。个人信息保护应侧重于公共利益考量,涵盖“公共人格属性”和“公共产品属性”两部分,前者为人格属性的升华,后者则为财产属性的本质。公共利益属性内涵下的个人信息保护应以正义原则为指引配置权益,回归法律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正义价值。一方面,法律应当在信息主体人格权益优位保护的前提下确保信息企业无偿且平等地获取个人信息,事前个人信息保护可类比环境治理,以技术规范信息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为修复公众对数字环境之信任,个人信息事后司法救济应采取民主途径,并将信息处理者的制造权益风险与其举证责任相关联。群体性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与信息处理者的信息利用二者并非处于对立面,个人信息的公共利益属性也表明,双方可据之促成共善发展。
张继红吴祖豪
关键词:财产属性正义原则
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之争
2023年
“双方约定以360个以太坊币抵偿债务,但实际交付的是米奥币,上述行为损害了公序良俗,应认定为无效……”在湖南省宁乡市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宁乡市人民法院一审以被告已经偿还了虚拟货币为由,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则改判认为,虚拟货币抵债这种行为损害了公序良俗,应认定为无效。
刘希平
关键词:公序良俗虚拟货币财产属性民间借贷纠纷驳回改判
论非同质化通证的数据财产属性被引量:6
2023年
非同质化通证(NFT)的财产价值实存性已经得到广泛承认,然而目前对于NFT的私法财产属性存在多种观点,证券、数字货币和虚拟财产财产归类均展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在数据和信息融合的大前提下,NFT只是权益凭证,考虑到其价值由其所映射权益决定,而非来源于NFT本身,所以NFT本质上是一组由数据文件和数据内容构成的数据,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的财产权利状态,支持权利人的财产权表达,具备了个人数据的特征。但也要注意到,个人数据概念之于NFT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有必要创设更为广泛的个体数据概念来更好地容纳NFT及其附属权益,并保留其理论上的开放性。
陈志刚
关键词:NFT财产属性区块链
农村彩礼转移中的财产属性叠加与关系政治被引量:1
2023年
既有研究主要把彩礼放在“男方—女方”、“母家庭—子家庭”或“社会—家庭”等二元结构内展开研究,较少将其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进行研究,尤其是新形势下彩礼转移的新变化及其社会意涵。研究发现:农村彩礼转移路径逐渐延长,具体表现为彩礼从男方家庭转移到女方家庭,再从女方家庭转移到小家庭。当彩礼转移到女方家庭的时候,彩礼自带的男方家庭财产属性和附加的女方家庭财产属性就会叠加在一起。财产属性叠加模糊了彩礼的财产归属,这给女方家庭、男方家庭和小家庭索取彩礼都提供了比较大的空间,从而在彩礼转移过程中形成了十分微妙的关系政治。当彩礼最终从男方家庭转移到小家庭的时候,男方家庭、女方家庭和小家庭三者之间最终会达到一种较为均衡的关系状态。
苏运勋
关键词:彩礼财产属性娘家
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认定及司法保护
吴昭慧
人力资本财产属性分析--以夫妻关系为视角
2022年
目前民法典只是规定了离婚时可以给予家事付出较多一方补偿,但人力资本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争议很大。夫妻关系中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属于非物质资本,是人们有意识投资的产物,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体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收益分配为核心的资本产权关系,当然属于财产的范畴。高学历学位和专业执照的取得,以及职业声望的提升均是人力资本增加的典型情况。
张凡
关键词:夫妻共同财产人力资本财产属性夫妻关系职业声望
论个人信息权益的财产属性被引量:31
2022年
个人信息权益是天然内置财产属性的人格权益。人格权益专属个人,需要先将财产属性从人格权益中释放、质变,通过修正"公开权"的非正义性缺陷,将个人信息的财产属性从人格权益中分离出来,使人格权益落入"不可让与"的严格保护范畴,财产权益落入"可让与"的自由流通范畴并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个人信息的财产权益实现前提是受"动态—有限"可让与性规则限制;数据生产理论下,个人可实现个人数据、个人数据集合汇集性处理上的有限财产权益,以"消极为主,积极为辅"的方式"分享"价值创造者带来的经济利益。
向秦高富平
关键词:个人信息财产权益个人信息保护法

相关作者

欧阳梓华
作品数:77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警察学院
研究主题:公安院校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体改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 虚拟财产
王磊
作品数:26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质押 质押融资 工业园区 融资
高富平
作品数:145被引量:2,865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个人信息 物权法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法 电子商务
肖毅敏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商务法 法律 电子商务立法 电子商务 互联网
丛卓义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研究主题:非法占有目的 法定代理人 法定代理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 恶意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