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87篇“ 财务造假“的相关文章
- 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典型案例
- 2025年
- 上市公司等市场主体诚信经营、依法依规披露信息是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其中,会计、审计、法律、保荐、资产评估等中介组织通过提供专业、独立服务,发挥了重要的审核把关作用。但是,也有部分中介组织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严重不负责任甚至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破坏资本市场诚信基础,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应当依法从严惩治。
- 关键词:财务造假中介组织资产评估诚信经营
- 基于CRIME理论的财务造假防范研究
- 2025年
- 我国科创板作为注册制的试点板块,通过放宽部分上市标准的方法提高融资效率,以期扶持具有科创属性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但造假者利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以更加复杂的造假手法,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运行秩序。文章基于CRIME理论的五个维度,以泽达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具体分析其造假行为,针对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期提高投资者以及其他主体的风险意识和对类似财务造假手段的辨别能力。
- 秦诗韵
- 关键词:财务造假
- 数字金融有助于抑制企业财务造假吗
- 2025年
- 数字金融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企业财务造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财务造假,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来看:数字金融能够纠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属性错配”“领域错配”和“阶段错配”问题,从而有效抑制企业财务造假;数字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发展存在的短板,在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金融对企业财务造假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财务透明度和改善企业经营绩效抑制企业财务造假。本文不仅揭示了数字金融对企业财务造假的抑制作用,也为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和资本市场健康运行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 杨栋旭陈红琳
- 关键词:数字金融财务造假融资约束财务透明度经营绩效
- 基于GONE理论的A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 2025年
-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案例时有发生,对市场各方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此背景下,文章对A公司财务造假事件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GONE理论入手,对A公司财务造假的动机进行分析,其次对A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进行归纳,再次对A公司财务造假的后果进行阐述,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市场监管3个方面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对策。
- 高政
- 关键词:GONE理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及防范对策分析
- 2025年
-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原因,包括主观动因,如维持股价、融资需求、提高公司估值、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管理者套现动机;客观动因,如跨境证券监管难度、审计缺陷、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其次,探讨了财务造假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收入造假、成本费用造假、现金流造假等,以及这些行为对公司自身和资本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最后,提出了防范财务造假的对策,包括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加大监督和惩治力度。
- 侯方远
- 关键词:财务造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防控
- 财务造假案件视角下审计师民事责任与借鉴
- 2025年
- 近年来我国偶发的审计师出具不实审计报告事件,已引发投资者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审计师责任。文章聚焦于审计师在财务造假案件中民事责任的追责,对财务造假案件视角下的审计师鲜少涉及虚假陈述诉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约因制度与合同相对性对审计师诉讼地位的影响、审计师责任对象范围的限定性、行业监管措施对审计师诉讼风险的降低效应,提出了财务造假案件视角下的审计师民事责任对我国的启示,探索民事诉讼和解机制在审计师责任中的应用、在审计师民事责任认定中贯彻审慎原则、在审计机构及审计师民事责任判定中实践比例原则,以期为我国审计师民事责任认定提供有益的借鉴。
- 罗杰
- 关键词:财务造假限定性民事责任合同相对性诉讼风险审慎原则
- 全面注册制背景下财务造假犯罪的刑事规制
- 2025年
- 我国证券发行制度依序经历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阶段,对财务造假的监管呈现逐渐趋紧态势。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财务造假是资本市场的“毒瘤”。虚增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和在建工程是财务造假的四种主要方式,刑事立案追诉标准设定了财务造假入罪的常见行为类型。对财务造假信息载体认定要坚持实质性审查标准,包括主要财务数据的季度报表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中的财务会计报告。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是单位犯罪,原则上不处罚单位,只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构成本罪时,对其适用双罚制。确定直接责任人员时,应当充分考虑财务造假犯罪行为特点,结合法定责任和行为责任两个维度,合理划定犯罪圈,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 王振华张倩
- 关键词:财务造假信息披露
- 新会计法遏制财务造假的三大要点及三大措施
- 2025年
- 会计法是规范会计工作的基础性法律,新修改的会计法保持现行基本制度不变,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基于此次修改要点,文章从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突出强调内部控制、完善会计违法行为法律责任三方面探讨其提升财会监督效能的作用机理。贯彻实施会计法是发挥会计工作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也是打击会计违法行为,落实对财务造假“零容忍”要求的重要法治保障。为贯彻实施好新会计法,提升财会监督效能,提出以下对策:注重会计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衔接适用,完善配套制度建设;加强会计诚信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业氛围;提高会计制度实施效能,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胡明霞
- 关键词:新会计法财会监督财务造假法律责任
- 最高检发布依法从严惩治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典型案例
- 2025年
- “量身定制”审计报告、核查验证“走过场”、协助企业修改财务数据……2025年1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3件依法从严惩治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警示会计、审计、保荐、法律、资产评估等各类中介组织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彰显依法从严全链条惩治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相关犯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司法态度。
- 无
- 关键词:相关犯罪中介组织财务造假量身定制
-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以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为例
- 2025年
- 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从原来的高速增长阶段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市场上的财务造假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危害着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以及经济制度的稳定运行。为对此类财务造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2022年证监会开出首张罚单的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为例,具体分析了其进行财务造假的动因及手段,发现金正大集团之所以进行财务造假,既有外部政策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驱动。针对其虚增收入、隐瞒关联方交易等财务造假行为,提出了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外部监管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在内的四项解决措施。希望能够让其他企业引以为戒,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以后关于财务造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奚正露
- 关键词:财务造假内部控制虚增收入关联方交易
相关作者
- 李克亮

- 作品数:53被引量:153H指数:6
- 供职机构: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审计 财务造假 注册会计师 高校 会计师事务所
- 黄世忠

- 作品数:235被引量:5,201H指数:37
- 供职机构: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财务舞弊 案例分析 ESG 财务报告
- 尹平

- 作品数:56被引量:68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国际审计学院
- 研究主题:国家审计 审计机关 政府审计 审计 审计监督
- 董淑兰

- 作品数:121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责任 农业上市公司 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会计信息披露
- 刘燕

- 作品数:179被引量:1,546H指数:2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
- 研究主题:金融衍生交易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研究 生物等效性 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