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篇“ 贬谪时期“的相关文章
- 从欧阳修词作看其贬谪时期的心态
- 2024年
- 欧阳修在人们的视野中是一位散文家,但他在词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开拓作用。复杂的朝野生活及丰富的人生经历对欧阳修产生很大的影响,体现在其词作中即融入个人的政治经历与人生的悲欢离合,抒发真情实感,词的题材有所拓展。从欧阳修在贬谪时期所作的词中,可以看到乐观者的抒情与言志,作为从政者的责任与回忆,在起起落落的转迁生涯中仍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
- 黎聪聪
- 关键词:北宋贬谪心态
- 浅析《庄子》对苏轼贬谪时期人生境界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庄子》一书作为庄子思想的凝结地,给予北宋文人苏轼精神上巨大的支持,使苏轼虽接连遭受人生变故,却还能保持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齐物论”使苏轼能够换一种角度看待万事万物,从而更加宠辱不惊;“安命论”则使苏轼化解了对人生中“必然性”的悲观认识,以哲理性的思想观照宇宙人生;“逍遥论”更是使苏轼超越现实中的得失进退,用审美的眼光来审视世间百态,实现了人生的艺术化。
- 白微
- 关键词:《庄子》贬谪人生境界
- 苏轼贬谪时期茶主题的诗文精神
- 2024年
- 苏轼一生,为人光风霁月,文词潇洒豁达,但在政治上却一直南羁北宦、颠沛流离。三十余载从政路,虽曾官居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然而在新旧党派争夺之下,被大小贬黜次数竟达十数次之多。苏轼从最后的外放地詹州返回中原时,已是垂垂暮年,自嘲“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足见贬谪生涯在人生中所占比例之高,黄州、惠州、詹州三处环境越来越艰苦的外放之地,是苏轼一生中遭受贬时间最长的三处所在,也是最为重要的精神磨砺场与文学巅峰的铸就地。
- 贾超然
- 关键词:翰林学士诗文豁达
- 苏轼贬谪时期的文学创作及心态发展嬗变研究
- 杨杏芳
- 遭际与况味:苏轼贬谪时期食事诗的双重呈现
- 2023年
- 苏轼在贬谪黄州、惠州、儋州期间,常通过寄情饮食以缓解失意之苦。其食事题材诗歌多从食材、烹饪等细处反映仕途经历的跌宕坎坷,并将本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投注其中,对漫长的贬谪生涯从境遇、心态两方面进行了生动的呈现。面对贬谪生活的凄苦境遇,苏轼不断调整心态,以寄情口腹和自嘲自怡的方式舒解内心的郁结之气,在治愈内心愤懑不平的同时,又不忘赞美食材食品的味美怡人,最终达到与俗俯仰、守心和解的超然之境。
- 周潇宋京航
-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王昌龄贬谪时期的诗歌创作研究
- 2023年
- 盛唐诗人王昌龄谪居时长超过其仕途生涯的三分之二。诗人贬谪岭南、龙标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既反映了其人生经历与心态,也展现了诸多文学地理信息。基于对诗人贬谪期间诗作的分类整理,分析其诗作地理空间的文学书写,探究民俗风情、地方景观以及贬谪心态等,能够揭示地理环境与诗人创作之间双向互动关系,呈现丰富独特的文学地理学意义。
- 张雅洁
-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贬谪地理空间地理环境
- 诗人贬谪时期诗歌创作受被贬地影响情况--以李光为例
- 2022年
- 从唐建立科举制到宋重用文人,文人行列开始在朝廷占据优势﹐而贬谪则是他们政治生涯的巨大转折,谪宦们心中必然会产生“一种因正道直行横遭贬黜独处遐荒无可表白的屈辱感和悲愤感,一种因社会地位骤降为人歧视前途迷茫进退维谷的自悲感和孤独感,一种被整个社会和所属文化抛弃了的恐惧感和失落感”。
- 华杭平
- 关键词:政治生涯悲感失落感诗歌创作科举制
- 秦观贬谪时期的心态与创作被引量:1
- 2018年
- 自哲宗绍圣初年开始,秦观人生的最后七年一直处于贬谪的状态。从贬谪的性质来看属于新旧党争引起的不该贬而遭贬的负向贬谪。秦观从馆阁校勘出为杭州通判直至投荒雷州,随着新党打击力度的不断升级,放逐环境的渐趋恶化,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贬谪之初不乏佯狂,还有阿Q精神,通过修真悟道,寻求身心的超脱,但遭贬处穷和贬中忧生的双重情累终于让他不堪负重。元符三年遇赦喜赋《和渊明归去来兮》看起来有超越意识,而实际上是生命的回光返照。秦观的贬谪生涯不啻是一次漫长的文化苦旅,因为得江山之助造就了他审美心态新体验,其题材的广泛、抒情的深沉和风格的高古绝非前期所能相比。秦观贬谪时期的心态与创作虽属个案,但个体性、特殊性中寓有普遍之意义,由此可以觇见新旧朋党之争对政治生态的毒化以及元祐贬谪士人的群体命运。
- 刘勇刚
- 关键词:元祐党争贬谪生涯
- 杨慎贬谪时期的曲作研究
- 杨慎在谪滇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曲作,目前有文本可考的包括散曲集《陶情乐府》四卷、《玲珑唱和》两卷,杂剧《洞天玄记》一部。此外,还有一些观剧诗和关于散曲、剧曲的理论阐释。这些曲作由于杨慎被贬谪的人生经历具有了更为特别的价值与意...
- 鲁亚楠
- 关键词:贬谪散曲剧曲
- 文献传递
- 秦观贬谪时期崇道修真考辨被引量:1
- 2018年
- 秦观以修真为由,遣走侍妾朝华一事,学界一直有不同看法。要辨明此事缘由,则应该考察秦观贬谪期间对修道求仙的具体态度。儒释道思想贯穿秦观一生,在贬谪期间,秦观也曾一度渴望借助佛老,以求精神解脱。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经济方面的压力,还有矛盾性格的影响,秦观始终未完全崇道修真。纵观贬谪期间作品可知,秦观是在出世与入世的痛苦挣扎中,以细腻敏感的性格感悟人生,留下许多寄托身世之感的真情之作。
- 王彬
- 关键词:贬谪
相关作者
- 袁绣柏

- 作品数:12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法曲 乐府 误解 宫体诗 历史演变
- 魏雪冰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艺术特色 贬谪时期 贬谪 《文心雕龙·通变》 合文
- 孔妮妮

- 作品数:22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南宋 理学 南宋后期 真德秀 理学家
- 严宇乐

-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贬谪时期 心态 文学作品 苏辙 苏过
- 袁宝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贬谪文学 贬谪时期 江湖 庙堂 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