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81篇“ 资金配置效率“的相关文章
- 企业资金配置效率与内部治理结构研究
- 2025年
- 高效的资金配置不仅关乎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更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良好的内部治理结构为资金的有效分配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和支持。文章研究企业资金配置效率与内部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影响。文章分析了不同治理模式对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在动态市场环境中,如何通过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具体策略,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的增强。
- 章小晓
- 关键词:互动
- 双向金融开放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金融开放已步入全面深化阶段,然而在开放速度、福利效应与路线图方面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运用2001-2019年48个重要经济体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双向金融开放(资本流出端开放、资本流入端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非对称影响与传导渠道。实证结果发现:第一,提高资本流出端开放程度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发挥先提升后降低的非线性作用;第二,提高资本流入端开放程度将有效提升各经济体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第三,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发挥先提升后降低的非线性作用;第四,信贷约束渠道与金融竞争渠道均是双向金融开放影响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主要渠道。进一步的探索发现,经济体类型与金融危机的阶段性划分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发挥异质性驱动作用。本文最重要的政策建议是中国应积极推进双向资本开放,可在加快资本流入端开放的同时对资本流出端开放保持审慎态度,适当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积极改善“信贷偏向”的不平等现状。
- 刘瑶潘松李江路先锋张明
-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
- 农村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对资金配置效率影响及治理机制优化研究
- 本书基于农村商业银行“民有、国营”的现实背景,在充分解读政府部门有关农村商业银行建设的政策意见、深刻认识农村商业银行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提出在当前农村商业银行股权分散、股东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产权...
- 李红玉
- 金融周期变动与企业资金配置效率——基于现金持有视角的经验证据
- 2024年
- 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反映了其进行资金配置的能力,探讨金融周期变动与企业现金持有间的关系,对于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均具重要意义。文章以200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金融周期变动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现金持有呈现逆金融周期变化,即在金融周期上行期,企业偏向减少现金持有,并会降低现金调整速度。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周期变动主要通过融资成本、投资替代双重渠道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规模较小、成长性较高和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现金持有逆周期变化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金融周期下行期更易于增持货币资金与筹资活动现金,在增强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同时,降低企业现金持有价值。文章丰富和拓展了金融周期与企业现金持有方面的研究文献,不仅有助于学术界和实务部门更加深入理解金融周期变动的微观经济效应,也为推动企业前瞻性地制定和实施现金管理策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 赵艳平梁正一马新啸
- 关键词:金融周期融资成本现金持有
- 基于DEA分析法的河南省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评价
- 2023年
- 河南省作为一个担负粮食安全生产重任的农业大省,农业金融体系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占据了经济结构较大的比重,是推进农村经济高速增加的关键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为判断河南省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是否有效,着重以配置效率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法(BCC-DEA模型),以河南省农村地区2006—2017年的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数据为样本,选取了农村贷款余额、城镇化率、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等数据作为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河南省农村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水平较低,规模报酬虽处于递增状态,但大量的投入仍不能获得同等的产出量。提出了构建成熟的农村信贷金融体系的对策建议:信贷体系多元化创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构建竞争的信贷市场;加强金融监管,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环境;加强政府协同,抑制资金外流。
- 李若男陈瑜
- 关键词:资金配置效率农村信贷资金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山东省农业信贷担保资金配置效率研究
- “三农”是中国社会发展之基。党中央明确提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实现乡村振兴,必然离不开信贷资源支持。由于农业经济存在先天缺陷,金融机构出于趋利避害的经济考虑,往往会减少对农业农村领域的金融支持;此外,单纯依靠政府财政...
- 张焕晨
- 地方政府债务资金配置效率测算与调整方向研究
- 2023年
- 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政府债务、经济、社会公平、社会发展类数据,应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各省份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结果表明:全国平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为74.65%,说明接近26%的资金属于无效投入。北京、天津、辽宁等省份配置效率有效,在债务规模、结构和管理维度上均处于领先优势;上海、安徽、福建等省份的综合效率仍有待提高;河北、内蒙古、江苏等省份中除江苏技术效率有效外,其余省份各方面效率皆表现较差。本文根据DEA有效前沿面给予低效地区榜样学习省份,得出优化后的债务结构和规模报酬状况,判断债务结构和规模调整方向,并结合我国实际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 李程唐佳鹏
-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资金配置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 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
- 金融市场发展及金融创新催生了诸多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作为其中一种,不仅使商业银行盘活存量资产、增强流动性,而且越发受各大银行青睐。2014年始,我国大部分上市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不同规模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小部分商业银行由...
- 卢洪秀
-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资金配置效率商业银行双重差分模型
-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其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
- 在数字时代,持续迭代的数字技术与金融业务的融合愈发深入,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业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在数字金融浪潮中面临着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利差变窄成为趋势,银行间竞争加剧...
- 徐思彤
- 关键词:数字金融信贷行为
- 债务限额管理、财政资金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被引量:2
- 2023年
- 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体系的过程中,债务限额管理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约束与绩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2015年起中央政府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规模受限。本文利用2005—2018年的287个地级市层面的相关面板数据,在结合超效率DEA测算方法测算同一时期的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的基础上,采用面板回归的方法检验债务限额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多个维度来探究其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债务限额管理总体可以通过提升地方财政资金配置效率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其中对东部地级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财政压力较大的地级市能更好地减轻偿债压力,提升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并推动经济增长,对财政压力较小的地级市则作用效果不大。
- 金荣学范文卓
- 关键词:经济增长中介效应
相关作者
- 徐建军

- 作品数:55被引量:37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国际贸易 状态空间模型 中国金融发展
- 黄守宏

- 作品数:95被引量:133H指数:5
- 供职机构:国务院研究室
- 研究主题:《政府工作报告》 稳中求进 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 经济社会发展
- 罗剑朝

- 作品数:364被引量:2,648H指数:26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农户 农村金融 实证分析 农业投资 抵押融资
- 熊德平

- 作品数:136被引量:2,712H指数:20
-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研究主题: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 杨希

- 作品数:11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超效率DEA TOBIT模型 资金配置效率 实证分析 F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