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49篇“ 起搏器植入术“的相关文章
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护理衣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护理衣,涉及医疗用具领域。该起搏器植入术后康复护理衣包括上衣本体以及披风,所述上衣本体穿戴在患者的上身,所述披风可紧密穿戴在患者的上半身并披设在上衣本体外,该披风位于肩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
宋金梦刘海雲罗云
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防位移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防位移装置,涉及心脏起搏器后保护领域,包括压迫背心,压迫背心上设置有可调压迫机构,可调压迫机构包括粘附布、气压袋和拉链带,粘附布粘附在压迫背心上,粘附布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固定有两条拉链带...
郑秀芳寇红英陈慧周兰杨欢杨苘榕张良春任琪
位置可调的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位置可调的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起搏器植入处皮肤上的胸袋,胸袋中可拆卸设置有配重袋,胸袋上固连有用于将胸袋穿戴于使用者身上的穿戴部,胸袋的大小是配重袋大小的至少1.5倍,胸袋内其中一侧...
王翠郭晓萍张晓叶马彦卓许梦李薇
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袋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袋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组件和压迫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置于人体背部的弹性背心,对称设置在弹性背心上端的肩挂带,固定安装在弹性背心一侧中部的弹性带,等距安装在弹性背心另一...
张宏敏
5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
2025年
目的总结5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8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5例接受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前评估、心理护理、中护理和后观察等。结果5例患者在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后,中测试阈值、感知良好,中及后均未发生并发症,最后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史梦燕申文婷
关键词:心动过缓护理心理护理
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上腔静脉完全阻塞1例报道
2025年
本文报道1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上腔静脉完全阻塞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梳理疾病发展过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深入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腔静脉阻塞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和诊疗水平。
刘欣然马晶茹张笑男
关键词:上腔静脉综合征
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后6个月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30)与无心力衰竭组(n=50),比较两组基本资料与心功能参数,分析影响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心力衰竭组QRS时限长于非心力衰竭组,年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大于非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心力衰竭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高于非心力衰竭组,6min步行试验距离短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QRS时限、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是影响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年龄、QRS时限、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须做好高危因素患者的心力衰竭监测与预防工作。
韩超杰杨莹
关键词:心力衰竭年龄左心室功能
护理干预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及效果
2025年
探究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产生运动恐惧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于患者的护理效果影响。方法 为评估心脏起搏器后患者的运动恐惧问题,我们的研究团队从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在我院对308名患者进行了跟踪观察。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个不同的护理方式组,每个组包含154名患者。 首先,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的患者则接受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后的恐动症评分有显著的下降(P<0.05);此外,观察组中的患者在护理服务的依从性方面也表现得更好(P<0.05);观察组的心理负性情绪控制更为有效(P<0.05)。结论 在心脏起搏器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对运动的恐惧。为此,实施专门的心理护理方法对于改善这种情况至关重要。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和抵触情绪,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这种心理护理模式也极大地提升了临床护理的整体效果,显示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价值。
方寒马先莉张密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理护理
双心护理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5年
目的:观察双心护理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0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6MWD长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LVEF水平和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AS、SDS等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可改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SF-36各维度评分,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解文静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心功能负性情绪生命质量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体验与需求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和整合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为制订针对性的照护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体验及需求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3月25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40个主题,归纳形成8个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分别为症状困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逐渐适应起搏器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对外界支持系统的期望。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意识减弱,对早期运动感到恐惧,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制订积极的应对策略。
杨攀张克美张六一田鑫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相关作者

王冬梅
作品数:792被引量:1,86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冠心病 心脏再同步治疗 介入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韩雅玲
作品数:2,585被引量:6,874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荆全民
作品数:921被引量:2,667H指数:2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
吴素娟
作品数:14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
研究主题:起搏器 植入型 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头静脉
臧红云
作品数:222被引量:334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双心室 永久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