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5篇“ 超级杂交稻“的相关文章
- 两种产量水平下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被引量:1
- 2024年
- 探明不同产量水平下超级杂交稻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可为我国西南稻区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2个超级杂交稻品种(‘德优4727’‘泸优727’)和2个高产常规稻品种(‘金农丝苗’‘黄华占’)为材料,于2018—2020年在四川省德阳市(高产点)和泸州市(中产点)两个生态点进行大田和盆栽试验,研究两种产量水平下超级杂交稻氮素吸收、转运及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大田条件下不同生态点间超级杂交稻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利用特性差异显著。高产点超级杂交稻产量、氮肥偏生产力较中产点分别增加8.3%~23.2%、8.3%~23.1%。高产点超级杂交稻播种(SO)—幼穗分化(PI)、PI—齐穗(HD)阶段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吸收速率(除2018年幼穗分化—齐穗外)均高于中产点,HD—成熟(MA)阶段仍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量。高产点超级杂交稻成熟期氮素总吸收量较中产点增加15.6%~33.7%。尽管高产点超级杂交稻氮素收获指数较中产点平均增加4.6%(2018年除外),但成熟期仍有大量氮素滞留在超级杂交稻的秸秆中,造成高产点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较中产点平均减少11.3%。方差分析表明,盆栽条件下土壤、土壤×地点、土壤×品种互作对超级杂交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影响不显著。高产点盆栽超级杂交稻产量、氮素吸收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变化趋势与大田试验相似。高产点SO—PI平均温度高于中产点,HD—MA平均温度低于中产点;高产点SO—PI、PI—HD和HD—MA太阳辐射积累量(除2018年PI-HD外)均高于中产点。相关分析表明,高产点籽粒产量与PI—HD氮素吸收量、氮素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SO—PI的氮素吸收量和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中产点籽粒产量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总吸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SO—PI和HD—MA的平均温度
- 蒋鹏周兴兵周兴兵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熊洪徐富贤
-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气候因子
- 一种超级杂交稻精量播种装置和流量检测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杂交稻精量播种装置和流量检测控制方法,包括:机架,由电机一驱动的皮带设置在机架的顶面;在机架的顶面两侧设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有控制模块;种箱设置在安装板顶部;种箱内装有窝眼轮排种器;流量检测装置设置在...
- 刘彩玲李方林袁昊周智智姜萌都鑫
- 超级杂交稻玮两优8612高产的生理生态基础研究
- 最近20年来,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高产品种在特定生态区域如我国南方平原地区产量优势不易显现、年度间产量波动大等严酷现实。寻求新一代杂交稻品种在平原地区产量潜力的突破,无疑已成为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的重要...
- 胡玉婷
- 关键词:超级稻高产光合作用限速酶
- 不同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稻土壤地力的影响及农业可持续性评估
- 超级杂交水稻产量的突破为中国和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高生产力与环境可持续农业之间的内在冲突带来了挑战。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和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都威胁着农业的可持续性。以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
- 叶佳雨
-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栽培模式土壤理化性质
- 抗褐飞虱超级杂交稻新组合玮两优7713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利用抗稻瘟病优质骨干恢复系R6888与抗褐飞虱供体亲本珞扬69(含Bph6、Bph9)杂交,结合褐飞虱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出强优势抗稻瘟病抗褐飞虱恢复系华恢7713。以华恢7713与低温敏两系不育系华玮338S配组培育出抗褐飞虱杂交水稻新组合玮两优7713。该组合丰产性好、米质优、抗褐飞虱,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3年被确认为籼型两系超级稻品种,是中国首个优质抗褐飞虱国审超级稻品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刘开雨符星学陈勇邓钊李航吴亚先杨定照杨远柱秦鹏
-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抗褐飞虱选育
- 低氮条件下超级杂交稻苗期根系特征的变化及与其高氮素积累的关系被引量:1
- 2024年
- 作物根系在氮素吸收与分配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用2个根系特征具有差异的水稻品种黄华占(Huanghuazhan, HHZ,常规稻)和扬两优6号(Yangliangyou 6, YLY6,超级杂交稻),在水培条件和2个氮素浓度(低氮,lownitrogen,LN;高氮,highnitrogen,HN)处理下,研究根系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化及其与LN下氮素积累的关系。与HN处理相比, LN处理下HHZ总氮积累量显著下降了19.7%, YLY6没有显著下降;YLY6根干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分别显著增加了41.3%、57.1%、74.9%和20.6%,而HHZ没有显著变化。与HN处理相比, LN处理下YLY6的根直径和根皮层面积分别显著增加了12.4%和24.2%,而HHZ根直径和根皮层面积、中柱直径分别显著降低了12.0%、21.9%和11.4%。LN处理下,YLY6根系铵转运蛋白基因AMT2;1、AMT2;3、AMT3;1、AMT3;2的表达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95.6%、29.3%、314.9%和388.9%,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S1;1表达量增加了158.2%, HHZ中这5个基因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LN下总氮积累量与根系性状显著正相关(根厚壁组织厚度除外),与部分铵转运和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YLY6幼苗在LN下根系特征变化有利于增加氮积累。选育根系对减氮表现出有利变化的水稻品种应是绿色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途径。
- 吴宇刘磊崔克辉齐晓丽黄见良彭少兵
- 关键词:氮积累谷氨酰胺合成酶
- 优质超级杂交稻万太优美占在海南的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 2024年
- 万太优美占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制种产量高、肥料高效利用等特性。根据万太优美占在海南乐东连续3 a的制种实践,总结了其在海南高产制种的相关技术。
- 陈韦韦邓国富周维永李经成伍豪彭德马志广戴高兴
- 关键词:杂交水稻超级稻制种
- 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初探被引量:1
- 2023年
- 从2018年开始,湘乡市粮食单产、总产连年增产,粮食总产稳定在500 000 t以上,粮食生产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态势。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增产不增收、高产不优质、种粮成本高、种粮效益低、双季稻种粮积极性持续下降等问题。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益、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结合生产实际,对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 邹科文以良吴爱君周军
-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 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明施氮量对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于2020-2021年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N0:0kg/hm^(2);N1:120kg/hm^(2);N2:180kg/hm^(2);N3:240kg/hm^(2))处理下Y两优900的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差异。结果表明,Y两优900在N2处理下2年产量分别为8.77和8.82t/hm^(2),高于N0和N1处理,与N3处理差异不显著。穗数和穗粒数在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结实率在N2处理下高于其他2个处理,千粒重有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N2处理的总干物质积累量低于N3处理,但其收获指数高于N3处理。随施氮量的增加,各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逐渐降低。N2处理的氮肥籽粒生产效率和氮收获指数均高于N3处理。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中产区)下,180kg/hm^(2)施氮量有利于在保证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高产的同时,实现较高的氮肥利用率。
- 刘宇曹家林肖正午张鸣宇陈佳娜曹放波黄敏
- 关键词:施氮量超级杂交稻氮肥利用率
- 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明施氮量对四川省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泸优727和高产杂交稻内6优107为材料,在四川省汉源县(高海拔)、沐川县(中海拔)和泸县(低海拔)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225、180、150、105、0 kg/hm^(2),分别记作N1、N2、N3、N4、N0)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较大。与泸县点和沐川点相比,汉源点超级杂交稻产量分别增加62.1%和84.1%,其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齐穗前干物质、齐穗后干物质、总干物质和收获指数增加上。超级杂交稻产量对施氮量的响应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改变。汉源点和沐川点4个施氮处理间超级杂交稻产量差异不显著;泸县点N2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与N1处理相当,N3、N4处理超级杂交稻产量较N1处理分别显著降低6.7%和18.0%。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氮肥减施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与N1处理相比,N2、N3和N4处理超级杂交稻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增加6.8%~27.1%、27.9%~70.0%和37.3%~138.6%,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20.9%~25.5%、40.5%~53.6%和81.6%~118.8%。综合考虑超级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汉源点和沐川点氮肥适宜减施量为20.0%~33.3%,泸县点氮肥适宜减施量为20.0%。
- 蒋鹏罗晓莲夜明登肖洪李金荣周兴兵周兴兵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熊洪熊洪
- 关键词:超级稻施氮量纬度氮肥利用率
相关作者
- 彭既明

- 作品数:78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超级杂交稻 栽培技术 丰产工程 杂交稻种 高产栽培技术
- 马国辉

- 作品数:205被引量:1,350H指数:22
- 供职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 栽培 抗倒性
- 邓启云

- 作品数:141被引量:1,398H指数:21
- 供职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水稻 超级杂交稻 杂交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Y58S
- 邹应斌

- 作品数:385被引量:4,366H指数:34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栽培 超级杂交稻 超级稻 杂交水稻
- 袁隆平

- 作品数:267被引量:3,643H指数:32
- 供职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水稻 选育 超级杂交稻 杂种优势